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的创新分析

2021-04-15李文军

卷宗 2021年22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管理员书籍

李文军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随着网络全面化的覆盖,各种电子阅读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子阅读和碎片阅读成为当今社会的阅读主流方式,对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电子阅读很方便,阅读时间也很灵活,但是公共图书馆中很多的功能和优势却是电子阅读无法比拟的。为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优势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满足读书爱好者的多元化需求,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应结合当前网络环境,提升图书馆图书管理的质量。

1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文献资料等以供读者阅览的专门场所,我国的图书馆起源于3000多年以前,图书馆中国保存的书籍资料涵盖了古今中外,是社会记忆的存储和传递的载体。图书管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要求对馆内藏书进行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

书籍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进步的阶梯,图书馆中收藏的图书更是各时期、各行业的精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从广义上说,图书是读者查阅信息,获得知识的重要工具,因此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若图书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则会影响借阅者的阅读感受,不能广大满足读者的知识诉求。图书管理是一项比较精细的工作,对从业者的管理性、系统性以及运筹统计等方面的知识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给图书管理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图书馆管理者应顺应时代潮流,合理借助网络工具,并将其用于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中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2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的现状

2.1 管理模式单一

图书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在我国很多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技能知识学习,能提高图书管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但是也正因为专业的学习,图书管理者的管理思路和方式都大同小异,管理模式也比较单一,对于所有的文献、资料都采用相同的管理模式,不能做到“因地制宜”使得图书的借阅,整理工作较为繁琐。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献、资料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固定单一的管理模式更不能满足这日益增长的藏书需求,容易造成图书管理工作杂乱无章。

2.2 管理理念落后

有些图书馆管理者认为藏书就跟酒一样“越陈越香”,从而导致在收集书籍时过多的偏重于出版年份比较古老的书籍的收藏,认为老旧孤本越多那么图书馆的层次就越高。这种陈旧的图书管理理念就导致图书管理者过度关注陈年老书,而忽略了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无法为科研学术提供有力的帮助。

2.3 管理团队素质低下

网络环境对专业的图书管理员创造了更多的发展契机,也对他们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员应该是能够利用各种传递载体,具有基本的情报学和计算机知识以及一定的外语基础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部分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团队专业的人员,大多数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也没有效的监管机制,图书借阅和归还记录不清,书籍摆放毫无规律给后续的借阅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2.4 服务意识欠缺

公共图书馆中引入网络信息技术,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随着网络信息的成熟发展,有些图书管理员过分依赖网络,认为图书管理工作可以通过自助来完成,便消极怠工,玩忽职守,甚至有时候自助机排队人员较多,工作人员也视而不见,忽略了对读者的服务需求[1]。同时,在顾客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进行询问书籍在何地的时候,管理人员以厌烦的态度用最模糊的语言进行回答,导致顾客因为态度问题,和管理人员进行争吵,破坏了图书馆的安静氛围,使得大多数顾客以后不愿意进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书籍。

3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的创新策略

3.1 创新管理方式,革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图书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对管理者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引作用。在现代的图书管理工作中已经结合了网络技术,但如果图书馆图书管理员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或遵循陈旧的管理理念,那么纵然在图书管理中引入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也无法发挥其最大化的价值。因此图书管理员要深刻认识到改革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这一观点,图书馆的管理负责人可以大力招聘优秀的人才进行管理,例如,可以建立一些晋升的机制,比如对表现好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职位晋升和加薪,运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热情,从而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公共图书馆内的书籍都是供人借阅的,所以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量满足读者各种各样的需求。比如在人们进行图书选购时,可以发起互联网投票和问卷调查,得出读者喜欢的阅读书籍种类,然后根据投票和问卷调查结果来合理的采购图书。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可以采用微信小程序进行推广公共图书馆的书籍,然后让广大群众去给予评价和意见,图书管理人员通过吸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评价,从而更好地去改变自己的管理模式,从而能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来公共图书馆阅读书籍。

3.2 提升职业素养,强化服务意识

在工作过程中,图书管理团队要定期进行心得交流会议,引导团队成员多进行自我检讨,改进工作态度,不断优化服务水平。图书管理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将读者的体验放在第一位,虽然网络化的管理系统给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也不能一味依赖网络技术,在保证按时完成的前提下,自己动手能完成的工作还是要人工完成,这样可以提高图书管理员对馆内藏书的了解和管理。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在醒目的位置放置电脑专门用于图书管理员的评价,让读者在借阅或归还图书时,对工作人员的服务作出评价,以此提高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强化服务意识。在人们进行阅读书籍的时候,图书管理员还可以主动的向顾客询问他们对哪一类书籍感兴趣,然后带领他们去寻找这一类书籍,这样既节省了顾客阅读的时间,也让顾客感受到了管理人员的亲切感。在这一过程中,管理团队负责人要让管理人员将图书馆中的书籍进行分类化摆放,比如说,将所有科学类的书籍摆放在一个书架上,将所有童话类的书籍摆放在一个书架上等等,这样不仅方便了管理人员,还提高了顾客寻找书籍的速度。当人们读累了的时候,图书管理人员可以提供一些茶水服务,然后让人们感觉到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比较热情,从而更愿意来这个图书馆阅读书籍。

3.3 完善管理机制,提高阅读体验

管理机制是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的灵魂,也是图书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创新管理机制时,要合理融合网络化技术以促进管理机制的完善。从馆内工作管理方面出发,可以将管理团队和图书管理员进行网络链接,监管他们在工作中是否有玩忽职守的行为,督促他们提供工作效率;从读者方面考虑,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统计功能,调研读者的切实需求并进行整合,在读者在借阅遇到疑难时,可以快速地给读者推荐合适的书籍;同时也可以在馆内安装自助导航系统,让读者能轻松快速地找到想要借阅的书籍,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2]。而且,在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图书资料的流通工作,提高书刊自恋的利用率,比如说工具书和成套的书籍不能外借,只能阅读,对于利用关系进行外借的客户,管理团队要约束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能利用一切关系或利益进行外借。对于破坏这种管理机制的人员,管理团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说当众批评或降薪的有效手段进行约束,从而让违反制度的人员进行积极的改正。运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使得当事人能有效的改正,使得顾客能遵守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机制,还能让其他管理人员吸取教训,拥有积极的、向上的态度进行工作。与此同时,图书馆的管理负责人要建立一个“多劳多得”的管理机制,促使每一位图书馆管理人员认真的、仔细的去工作。这完全完善了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机制,让不必要的错误避免发生。

4 结语

总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书等虚拟图书的盛行给实体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创新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是大势所趋。借助网络技术,做好图书管理创新工作给广大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多样化服务,发挥图书馆藏书的最大教育价值是公共图书馆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管理员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