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实践的演进历程与现实启示
——兼论其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义

2021-04-15胡博成朱忆天

广西社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党党史中国共产党

胡博成,朱忆天

(华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1]。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历史的编撰、研究和教育,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和以史为鉴的历史典故,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历史滋养。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历史教育始终是其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中国共产党重视历史学习和教育,既是党的优秀传统,也是保证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毛泽东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3]。

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重视历史教育,发挥历史教育的资政育人功能,引导全党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方略,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伟大工程建设,对保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出发点,梳理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实践的演进历程和基本经验,得出对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义,是以历史教育深化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化认识“三大规律”,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现实必然要求。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实践的演进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任务的政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历史国情相结合的实践进程中,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历史具有连接过去、当下和未来的重要功能,通过历史教育,中国共产党可以获得掌握历史、把握当下和指引未来发展的锁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实践,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深深根植于中国发展的具体历史语境,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历史教育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教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实践与革命活动密切相关。一是历史教育紧密围绕革命斗争的需要开展,将历史教育的意义上升到关系革命成败、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高度。为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毛泽东倡导党员干部学习历史以更好地推动革命事业发展,在1938年10月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他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4]。这一论述奠定了历史教育在党内政治学习内容中的重要地位,为夺取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需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借鉴以及对中国革命现实的深刻理解。二是开展历史教育的目的是认识基本国情,全党要在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革命运动的顺利发展。坚持理论和现实、历史和逻辑相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符合中国实际革命道路的重要指导原则。陈云指出,“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的情况,不然也就不能规定当前的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5]。面对党内各类非无产阶级思想对革命斗争的影响,为提高全党马克思列宁理论水平,克服教条主义影响,毛泽东发起了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全力引导全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对避免革命运动重复教条主义错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三是历史教育内容着重强调中外革命史和中国近代史、党史教育的结合。学习国内外历史是开展革命运动的需要,只有实事求是地学习国内外革命史,才能为民主革命的开展提供历史经验参考。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批评了党内机械运用和认识国内外历史的现实情况,“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6]。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教育

尽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实践处于曲折发展阶段,但总体是立足从革命向建设转变的实际,紧密围绕社会主义建设活动展开的。一是历史教育内容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突出历史教育与毛泽东思想学习相结合。“学习党的历史的基本材料,应当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主要著作。”[7]毛泽东具有深厚的历史理论功底,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时加强学习毛泽东各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利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入了解党的历史、近代以来的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而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集中力量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历史教育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服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针对苏共“二十大”暴露出的问题,毛泽东号召全党重点加强历史学习,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转变。一大批优秀的小说、电影、话剧等文艺作品,在党的历史教育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总结并强化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入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以史为鉴,学习但不照搬,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历史教育的重要经验。这一时期重点在不断总结苏联以及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在反思苏共“二十大”基础上,毛泽东深入总结和反思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先后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文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确立做了重要基础探索。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教育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历史教育实践是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展开的。一是高度重视党史、国史教育,引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特别重视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问题评价,指导参与审议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决议起草过程中,他号召全党学习历史,加强党史和国史的学习教育。“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8]二是高度重视青少年群体的历史教育。改革开放后,西方社会思潮对青少年群体思想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侵蚀,20世纪80年代末青年学生群体因思想波动引发了影响较大的风波,邓小平在深度反思青少年历史教育基础上,指出“我们要改变这种引导不力的软弱状态,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来教育青年”[9]。历史事实证明,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历史教育是极端重要的事情,重视各个年龄阶段推进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是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障社会主义稳序发展的重要基础。三是重视历史教育资政育人功能的发挥,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立足改革开放反思近代以来的落后挨打历史,为更好地引导人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提出近代列强侵略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10],总结历史是为了统一思想,引导大家一致向前看。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体,通过历史学习汲取经验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职责所在。总之,开展历史学习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途径”[11]。

(四)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历史教育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历史教育实践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现实需要,是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活动载体。一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清醒剂”和“营养液”,要充分发挥好历史教育的功能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作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2]。二是强调历史教育与理论学习的结合。基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价值意义,习近平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13]。三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在社会转型发展时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影响了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认知。为更好地回应党的历史教育目的是“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14],需要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中华民族文明史、近代斗争史、党的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史都是人民群众书写的历史,习近平精准地把握了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流,为党的历史教育开展指明了价值和方向所在。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实践的基本经验

在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历史教育实践,全面提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素养,为保证完成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历史任务发挥重要引导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开展历史教育实践的进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立足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提炼。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开展历史教育实践的根本原则

党的领导是开展历史教育实践的根本原则,是巩固历史教育实践教育效果的根本前提保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5]历史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历史教育实践中根本原则,是历史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党的领导为历史教育实践提供了组织支持,确保了历史教育的正确方向。在党的领导下,历史教育实践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前进。革命时期的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以及各种形式的夜校、中小学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级党校、社科院、高等院校、军事院校以及各层级的中小学学校,是承担党的历史教育活动的主体性组织。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观点和路线贯穿历史教育的始终,坚持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历史的书写者,保证历史教育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系统的历史教育学习对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觉悟,凝聚全党共识具有重要作用。邓小平曾指出延安整风运动对统一思想的重要意义,“凡是研究了一下党史的人,一定会深感整风的重要的”[16]。党的历史教育目的是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求,在统一全党思想认识、提升党的战斗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党史教育和研究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亦是党的历史教育的重要经验。

(二)提升党员和群众的理论素养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党员和群众的理论素养。一切历史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一方面,以组织化的形式开展历史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理论素养,为促进社会物质文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将转化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是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通过历史教育加强党员和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从主体角度提升党员和群众的理论素养,有助于发挥群众在促进社会物质发展方面的革命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历史教育,提升党员和群众理论素养,有助于引导其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价值观。毛泽东在其讲话和报告中善于引经据典,借助众多农民战争的历史典故,教育党员和群众要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不同形式的历史教育活动,全面提升了党员和群众的素养。革命时期农民文化素养水平较低,通过讲习所和通俗易懂的歌谣,以生活化的话语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历史教育,有力引导农民认识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教育实践围绕“三大规律”展开,提升了党员和群众的理论水平,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追求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三)紧密围绕主要任务开展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核心内容

党的历史教育实践内容变化,深刻地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不同,因而历史教育内容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教育实践主要围绕革命形势和革命运动开展。当时,为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史、民族史和国外革命史的教育。如延安整风运动,正是在党史教育过程中纠正党内的教条主义的教育活动。党的七大是党开展历史教育活动的盛会,毛泽东、朱德以及刘少奇等党政领导人的发言报告对党的历史和中国历史作了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解析,为革命胜利后的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历史教育实践紧密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展开,特别注重汲取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不断深化探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历史教育主要围绕近现代历史、党史教育开展,引导深化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同。进入新时代,党的历史教育活动结合新时代“强起来”的历史任务,密切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拓展历史教育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的开展,目的是不断推进党的伟大工程建设,从而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建设提供领导保障。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实践的现实启示——兼论其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教育实践中积累的历史经验,是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财富。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结合时代发展和世界格局变化,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守正创新,在历史经验的传承与与时俱进的发展密切结合基础上,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形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历史滋养,是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实践的核心目的所在。

(一)要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守正创新

读史知兴衰、鉴荣辱,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实践不仅对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起到历史镜鉴作用,还为创新历史教育理念和方法提供历史土壤。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历史教育经验,可以为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经验和方法支持,进而提高党员和群众的历史素养。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通过有针对性的党史学习教育来提升党员和群众思想觉悟,成为新时代统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问题。加强理论学习是党开展历史教育的重要目的,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传承优秀的历史教育经验,不断强化历史教育和理论学习的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即推动历史教育的守正与创新是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遵循。

第一,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要有时代性,契合时代发展主题。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要契合政治时局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阶段,历史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革命年代的历史教育内容侧重政治动员、意识形态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教育内容不断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要紧密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和设计教学内容,不断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强起来”前进提供历史滋养。

第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紧跟社会发展现实。在社会现实发展基础上,准确无误地把握历史教育内容,是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有效性和说服力的关键。任何时期的党史学习教育内容,都要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规律。本着实事求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历史教育作用发挥的基本前提。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计党史学习教育的局部细节和内容表达,全面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效力。

第三,党史历史教育内容要有专业性,显示出专业水平。党的历史教育不同于建立在历史学科教育基础上的狭义教育,核心在提升广大党员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素养和认知能力。为此,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侧重点要有专业性,能以党的历史教育全面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素养和水平。

(二)要不断总结历史教育经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毛泽东首先提出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他在革命时期总结党史经验开展党员和干部的历史教育、总结农民战争经验教育全党,在建设时期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育全党和各族人民。习近平在同党外人士共迎2021年新春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18]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党史学习教育。

第一,加大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力度。从革命时期开始,党就高度重视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党员和群众的理论素养。为有效提升全党的历史素养和理论水平,毛泽东鼓励学者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编撰史书、编写历史教材。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历史学习教育,不仅在高校系统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来加强历史教育,而且组织大批次专家编撰一批近现代史、革命史、党史、国史等方面的史学著作,为全党和全民族开展党史教育学习提供重要文本支持。

第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运用。学以致用,历史教育实践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以历史为基本出发点,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历史教育实践的目的。只有深刻总结历史中的经验教训,才能推进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毛泽东提出,要“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19]。只有认真研究党的历史、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依托,凝聚全党共识,提高全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历史教育凝聚全党共识的代表性事件有两次:一是党的七大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澄清了建党以来若干重要历史问题,以统一全党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正确评价,澄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新时代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有力凝聚全党共识,不断提升党的战斗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方式

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实践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是加强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党成立初期,各式农民讲习所、工人俱乐部是开展历史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后期,随着党的发展壮大,各类学校和干部培训院校成为承担历史活动教育的主要场所。新中国成立后,党充分利用讲话、培训、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各类学校、党校、社科院、军事院校等在各自行业范围内开展历史教育,对全面提升党员和群众的历史素养起重要作用。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要在党的历史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历史资源、重大历史纪念活动等,与时俱进地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方式。

第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历史教育资源,不断创新党史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各式各样的历史文化遗址和红色革命基地场馆是历史活动的现实展现,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鲜活素材。为此,要加大各类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加大各类历史古迹、革命基地、博物馆等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力度,不断创新历史理论学习与体验形式,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

第二,要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节点,不断创新历史教育活动中的纪念活动形式。纪念活动主要借助特定的时间和场景开展历史教育,在深度体验历史活动中实现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把握。中国共产党历来具有通过纪念活动开展历史教育的传统,充分发挥纪念活动由表及里的方法,可以引导受教育者深度体验和感悟历史。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纪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采用座谈会、研讨会、演讲等传统形式,也可以利用新媒体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新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和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活动,在历史教育实践中发挥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第三,要充分利用好学校主阵地,不断创新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一是不断加大对高校教师的历史教育力度,利用专题教育、主旨报告等形式,强化高校教师的党史学习,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素养。二是充分挖掘和整合现有教材体系中涉及历史教育的内容,结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发挥现有教材体系涉及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作用。三是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历史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做到党史学习教育在场和在线的结合。

纵观中国共产党开展历史教育实践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党的历史教育实践中处于重要位置。党的历史教育密切关注中国发展现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推进。二是党的历史教育内容与不同历史的主要任务保持高度一致,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探索,书写了历史教育和现实发展密切结合的光辉篇章。三是历史教育是党的政治学习内容的组成部分,是党开展理论学习的重要载体,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结党的历史教育实践的演进历程和基本经验,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历史和经验支持,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猜你喜欢

全党党史中国共产党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