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2021-04-15陈贵全

卷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肥力播种量田间管理

陈贵全

(河南省夏邑县骆集乡政府,河南 商丘 476400)

1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优选良种。小麦在进行种植前,需要种植者高度重视选种工作,以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选种时,种植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种子发芽率。选种前,先将小麦种子的水分控制在要求范围内,然后需要种植者做好详细的种子测试鉴定工作。播种前,先进行晒种,以防止种子出现发霉情况,提高防虫效果。可选择在晴天,将小麦种子均匀地摊在席子上,不要直接摊在水泥或柏油路面上,防止因地面度太高对种子造成烫伤。席子的厚度在10~15厘米为宜,白天注意翻动,夜晚堆起并盖好,晒种2~3天即可。在完成小麦晒种以后,还需要做好发芽率测定工作,明确小麦播种量。播种时,应根据当地的农业气象指标,做好气候预测工作,小麦播种量应控制在7~8公斤。

2)平整土地。为了提升小麦的整体产量,还需要做好平整土地工作,为小麦生长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平整土地时,需要将整地和施肥结合进行。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地肥力。肥沃的土壤有助于小麦的生长,因此需要严格遵循技术开展施肥工作,以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在进行整地的过程中,需要亩施优质有机肥在3000公斤以上。如果缺乏农家肥,可以采用玉米、小麦秸秆还田的方式进行施肥。种植者需要完善测土配方工作,对于中高肥力地块,施磷酸二铵20公斤、基肥亩施尿素10公~15公斤、硫酸锌1~2公斤、磷酸钾15~20公斤。仔细翻整土地,为小麦壮苗创造更加优质土壤环境,整地的基础要求为平整、均匀、松紧。深耕应在25厘米左右,做好耕前粗平,耕后复平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存在墒沟伏脊情况。均匀指的是肥力均匀、墒情均匀。松紧,通常来讲是指松紧适度,上松下实,没有架空暗栏、无漏耕漏耙等情况。

3)适时适量播种。在小麦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相关种植人员加大对种子前期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在对种子进行挑选时,应选择颗粒饱满和健康完整的种子,去除破损和干瘪的种子,以充分保证种子所具有的均匀度和完整度。其次,在种植前还需要对种子做好拌药和包衣处理,避免发生病虫危害的现象,使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明显的提升,并提高小麦的种植质量。具体药剂可以选用甲基托布津或者五氯硝基苯,以小麦种子用量的3%作为比例来进行拌种,并将拌好的种子堆闷3h。为了确保小麦幼苗能够更好的生长,需要适时适量地进行播种。具体来说,在进行播种前,首先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播种期,一般小麦的播种期为每年11月的上半月,在11月1—15日每推迟2~3d播种,便需要增加一定的播种量,以此来进一步确保播种的适时适量。与此同时,相关种植人员还需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来确定具体的播种量,对于肥力水平中上的地块,小麦播种量应不超过300万粒/hm2;而对于肥力水平低的小麦田,其播种量应不低于224万粒/hm2。在进行小麦播种时,可以采用机械化播种方式,但在机械化播种前,应先根据其技术要点对播种量和深度进行有效调整。一般情况下,小麦种子的入土深度通常保持在3~5cm之间,这样一来可以确保种子不暴露在土壤表面,并能够在土壤中顺利发芽和茁壮生长。

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升小麦产量的关键性环节。若不能有效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将会影响小麦的产量,甚至造成大量减产现象。因此,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种植人员首先需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加强对小麦的日常管理;一旦发现相关的病虫害现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防治。另外,种植人员应结合小麦的生长特点来合理地选择相关防治技术,确保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小麦常见的病害包括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等,这些病害主要集中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小麦常见的虫害包括麦蚜、黏虫等,这些虫害与病害的发生期具有很大的重合度,应选用合适的药剂对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2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管理对策

1)重视政策扶持。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管理及推广应用当中,需足够的资金保障,针对政府部门,政策扶持的同时应划拨相应的资金,以此为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保障。除此之外,栽培种植技术水平的有效提高,同样需有关服务的支持,有效改善小麦栽培种植的整体环境。开展推广应用工作期间,也因重视对资金渠道的有效扩展,对招商引资的关键作用予以充分重视,鼓励农业有关企业参与到推广应用工作之中,为小麦栽培种植提供更为适宜的环境,从而使小麦栽培种植的产品与品质得到切实提升。

2)做好技术示范。为有利于推广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关部门需要根据地区具体发展情况,位于小麦种植地区组织技术应用示范工作,选择部分农户加入到示范应用,做好技术示范,通过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小麦栽培种植,为推广应用奠定重要基础。除此之外,可组织农户深入示范区域参考了解,专业技术人员仔细讲解,提高农户对高产栽培技术认识,使农户更加愿意主动应用此项技术,推广应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3)提高宣传力度。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存在紧密联系,所以,建立科学系统的推广体系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和作用。推广体系建立时,应对各级政府部门、农业机构或企业以及农户等具体责任进行充分明确,并加强各方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优质服务,为推广应用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此外,高产栽培技术的全面有效推广应用,应重视同示范户之间紧密联系,示范户对推广应用工作具有促进和帮助作用,为宣传推广奠定重要基础。

4)做好田间管理。小麦田间管理包括多个方面,小麦种植方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护及小麦生长养护等等。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要想提高小麦的产量与品质,田间管理同样十分重要,高效的田间管理有利于调节小麦生长、加强病虫害防护,有利于给小麦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优化小麦田间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小麦植株生长中,科学施肥,根据小麦长势追加氮肥,追加氮肥量控制在55%~75%之间,这样可是小麦麦穗饱满、茎叶挺拔,同一单位面积可容纳更多的麦穗数量。待到小麦扬花期,在光合作用下,促使小麦生长更加茁壮。这样有利于提高小麦麦粒中的蛋白质含量,提升小麦质量,真正实现小麦的高产优质。二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中,运用药剂、田间调节及施微肥等都是促进小麦增产的有效措施。做好田间除草工作,在播种前,及时清理干净麦田间的杂草,相关种植人员可使用少量的化学药剂进行田间除草,此时的杂草量少、抗药性弱,使用药剂可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三是时刻关注小麦长势,记录小麦的田间生长状态,在小麦返青期,一旦发现小麦生长速度过快,就应当喷洒相应的药物抑制其生长,使小麦保持正常生长速度,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变,农业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小麦更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与人们的日常饮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今,人们对小麦的生产质量和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需要有效地推广和普及相关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有效地运用和推广相关栽培技术,能够体现出对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视,并有效地提升小麦的产量和效益。通过合理地运用小麦栽培技术,可以更好地响应“三农”政策,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有效落实科技兴农战略,使农户的经济收入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肥力播种量田间管理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生物肥力将成为我国土壤修复的主要方式
长期不同施肥对赤红壤稻田区肥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