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止血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2021-04-15李俭想余克董平安陈爽
李俭想,余克,董平安,陈爽
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手术室 (广东佛山 528244)
四肢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外伤所致。患者需立即接受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会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及预后。手术是临床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常用方法,但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必须使用止血设备,以往临床上多采用气压止血带进行止血,但止血带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患者出现水肿、疼痛、血管损伤等并发症[1-3]。近年来,电动止血仪被逐渐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电动止血仪是一种新型的智能仪器,具有操作简单、控制难度小、止血效果好等优势,且可根据压力表测定止血压力,科学性更强。虽然电动止血仪的使用优势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配合手术室护理干预,以保障操作的规范性,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动止血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0~67岁,平均(42.51±2.23)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1~69岁,平均(42.68±2.4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1)入院后均接受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四肢骨折;(2)均无手术禁忌证,无麻醉禁忌证和麻醉药物过敏史;(3)临床资料完整,自愿接受手术,术前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1)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向患者介绍关于四肢骨折手术方法和电动止血仪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使用安慰和鼓励性的语言激励患者,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肯定;(2)术中调整好手术室的温度,主动询问患者对手术室温度的感受,并用毛毯遮盖裸露部位,保持体温,积极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3)术后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引流管和输液管,避免发生堵塞,待患者清醒后,与其积极沟通,告知其手术结果,并对患者的表现予以肯定。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电动止血仪(郑州阳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ZXY100-2)进行干预:使用前,检查仪器的接头,并排净止血带中的空气,常规消毒;缚扎部位选择上肢肱骨上1/3段、下肢股骨中上1/3段,缚扎松紧度以可插入一指为宜;上肢压力设定为300 mmHg(1 mmHg=0.133 kPa),时间<60 min;下肢压力设定为600 mmHg,时间≤90 min。
1.3 临床评价
(1)准确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患肢肿胀、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2)记录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评估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4]进行评价,根据问卷得分判定满意度等级,总分10分,0~3分为非常满意,4~6分为满意,7~10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四肢骨折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骨折类型,包括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四肢骨折患者在骨折后易出现肢体变形、肢体疼痛、出血等症状,若不及时予以治疗,则会影响患者的患肢功能和生命质量。目前,手术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法,但四肢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且术中出血量较大,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增加了手术治疗风险。对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而言,需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式,同时还需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和整体性较强的护理干预,最大限度保障手术顺利进行[5-7]。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电动止血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且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短,说明电动止血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可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预后效果更理想;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主观上对电动止血仪、手术室护理干预是持认可态度的,这对于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医院良好形象和口碑的树立均有积极的意义。电动止血仪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容易控制、止血效果好,可智能控制缚扎的松紧度,进而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8];电动止血仪能够压迫肢端血流,暂时阻断血流,阻止创面出血,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正常操作。电动止血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保障电动止血仪使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使用电动止血仪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严格调整和掌握止血仪的气压及使用时间,在消毒前保护缚扎部位皮肤、缚扎时选择适宜的位置,充分考虑手术室温度和患者自身情况对于患肢的影响,可提升电动止血仪的止血效果;护理人员在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目的、手术方法及使用电动止血仪的操作方法和重要意义,可让患者在心理层面上对电动止血仪予以认可和接受,消除患者对手术和电动止血仪的担忧与顾虑;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让患者以更加积极的、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稳定患者术前和术中情绪,这对于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有积极的意义;护理人员在术中与医师密切配合,并为患者保暖,保护患者的隐私,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同时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9];此外,在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持续观察和监测,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术后相关注意事项,不仅可让患者及其家属准确了解术后康复方式,同时也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手术室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强的护理模式,不仅注重对患者生理层面的护理,同时更加关注患者心理层面的健康,这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加速患者身体康复、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10]。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接受电动止血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另一方面也获得了患者的认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