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T在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和神经节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1-04-15刘建立
刘建立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CT 室,山东菏泽 274000
肾上腺瘤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其按照性质划分可分为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按照有无内分泌功能划分可分为非功能性肿瘤和功能性肿瘤,因此,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对肾上腺瘤的种类加以鉴别非常重要。CT 扫描检查是当前临床诊治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以往研究大多研究了肾上腺瘤CT 征象,但缺乏对肾上腺无功能腺瘤与神经节细胞瘤之间的鉴别诊断研究[1],因此,未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为了对两种疾病进行有效鉴别,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检查方法来进行诊断,该次研究方便收集2019 年1—12 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 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患者(无功能组)及25 例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患者(神经节组)的CT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分析CT 对肾上腺无功能腺瘤与神经节细胞瘤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收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 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患者(无功能组)及25 例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患者(神经节组)的CT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无功能组之中,男女之比为 18∶12;患者年龄 28~68 岁,平均年龄为(48.14±4.79)岁。在神经节组之中,男女之比为 14∶11;患者年龄 26~67 岁,平均年龄为(47.92±4.74)岁。所有患者均已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该次研究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扫描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CT 诊断。使用的仪器为256 Brilliance iCT,其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电压120 kV,电流140~1 600 mAs,层厚3 mm。检查前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所有患者均实施CT 平扫以及三期增强扫描,即进行动脉期(30~35 s)增强扫描、静脉期(60~75 s)增强扫描以及延迟期(4~5 min)增强扫描。增强扫描过程中采用非离子型碘克沙醇为对比剂,使用剂量为350 mgI/mL,通过高压注射器对患者前臂静脉进行注射,注射流率应该设置为3 mL/s,完成对比剂注射之后30~35 s 实施动脉期扫描。
图像分析方法。图像分析应该由两名专业的影像科医务人员来进行独立阅片,并进行分析及测量,将测量结果取平均值,然后再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是病灶形态。还应该选择肿瘤最大层面,对其最大径进行测量,同时将感兴趣区置于病灶实性部分,应该避开坏死、出血以及钙化等位置,应该保证将肿块的1/2~1/3 覆盖,然后分别测量出肿瘤CT 平扫以及三期增强扫描所对应的CT 值,并对肿瘤增强程度进行计算,即增强之后的最高期CT 值与平扫所得CT 值之差,并对肿瘤强化模式进行判断。根据动脉期扫描与平扫相比病灶的净增CT 值,将肿瘤CT 强化度划分为4 个层级,即无强化:CT 值<10 HU;轻度强化:CT 值在 10~20 HU之间;中度强化:CT 值在 20~40 HU;高度强化:CT 值>40 HU[2],同动脉期对比而言,延迟期CT 值如果增加10~20 HU,则该病灶则可判定为轻度延时强化,如果增加20 HU 以上,则该病灶则可判定为明显延时强化。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主要以平扫、三期增强扫描的CT 值、最大径以及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肿瘤最大径对比
神经节组最大径与无功能组相比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肿瘤最大径对比[(±s),cm]
表1 两组患者肿瘤最大径对比[(±s),cm]
组别最大径神经节组(n=25)无功能组(n=30)t 值P 值5.58±0.54 2.37±0.22 5.084<0.05
2.2 两组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CT 值对比
神经节组的平扫CT 值以及延迟期CT 值与无功能组相比均较大,且神经节组的静脉期、动脉期CT 值、增强程度与无功能组相比均较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 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 CT 值对比[(±s),HU]
表2 两组 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 CT 值对比[(±s),HU]
组别 平扫 静脉期 动脉期 延迟期 增强程度神经节组(n=25)无功能组(n=30)t 值P 值23.12±2.27 12.07±1.24 6.924<0.05 34.16±3.38 51.97±5.18 6.814<0.05 29.86±2.97 37.19±3.67 6.381<0.05 42.01±4.16 30.98±3.08 6.483<0.05 15.84±1.57 39.76±3.93 8.412<0.05
3 讨论
伴随MRI 以及CT 等检查方式不断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诊断之中,肾上腺肿瘤无论是在定性诊断还是在定位方面均得到了提升[3]。对肾上腺肿瘤采取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准确发现肿瘤的位置,并对肿瘤的性质进行区分,对肿瘤侵犯的具体范围作出把握等[4]。对于肾上腺瘤而言,其发病率大约为2%~9%[5],属于常见的一种肾上腺肿块,一般可分为非功能性和功能性腺瘤,通常情况下,功能性腺瘤相对于非功能性腺瘤较多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内分泌出现异常,且在鉴别诊断方面一般比较简单[6]。而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与交感神经系统分化存在密切关系,属于一种不常见肿瘤,一般出现在椎旁交感神经链神经节上,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与无功能腺瘤在临床表现方面并无特征性[7],所以实验室检查并不会对两种疾病的诊断有太大帮助,因此,两种疾病在诊断方面存在困难,现阶段,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对两种疾病加以鉴别诊断[8]。
两种疾病在CT 征象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可得出以下几点:①在两者的瘤体形态及大小方面,腺瘤直径通常比较小,且直径一般在3 cm 以上[9],在形态方面一般呈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比较清楚,主要是因病理上肿瘤存在纤维组织包膜。而神经节细胞瘤的直径相比之下则比较大,有研究人员表明[10],其肿瘤最大径平均可达到6.3 cm。神经节细胞瘤的形态可表现为椭圆形、水滴状以及不规则形,其病变包膜比较完整,边缘清楚,对血管形态和血流动力学不会产生影响; ②从肿瘤密度方面来讲:多数腺瘤在平扫时的密度比较均匀,当其密度处于不均匀状态时,主要是因出血、囊变等原因所致,钙化情况较为少见,并且腺瘤CT 值一般比较低[11]。而神经节细胞瘤则表现为低密度结节、肿块影,其密度比较均匀;③在强化模式方面,腺瘤动态强化曲线主要表现为骤升后骤降,而非腺瘤则表现为缓降或是平台型。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一般属于血管不丰富、缺乏血供一类的肿瘤,在CT 增强扫描时,在动脉期表现为无强化或是轻度强化,延迟期和静脉期表现为轻度或是中度强化[12]。从上述对比点来看,通过CT 检查可有效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该次研究中,神经节组的平扫CT 值、最大径、增强三期 CT 值分别为 (23.12±2.27)HU、(5.58±0.54)cm、(34.16±3.38)HU、(29.86±2.97)HU、(42.01±4.16)HU,无功能组的平扫CT 值、最大径、增强三期CT 值分别为(12.07 ±1.24)HU、(2.37 ±0.22)cm、(51.97 ±5.18)HU、(37.19±3.67)HU、(30.98±3.08)HU,神经节组的平扫 CT值、最大径以及延迟期CT 值与无功能组相比均较大,且神经节组的静脉期、动脉期CT 值与无功能组相比均较小(P<0.05)。袁芬等[13]在研究结果中表明,神经节细胞瘤组的最大径为(5.6±2.8)cm,平扫 CT 值为(23±3)HU;无功能腺瘤组最大径为(2.4±1.4)cm,平扫 CT 值为(12±7)HU,神经节细胞瘤组的最大径及平扫CT 值均高于无功能腺瘤组,这与该次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可见CT能够有效鉴别两种类型疾病。
综上所述,CT 能够对肾上腺无功能腺瘤以及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进行有效、准确的鉴别诊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