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生化检验技术的应用

2021-04-15李华辉

中外医疗 2021年2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生化

李华辉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德州 253000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也在不断变更,导致糖尿病患者基数近年来持续扩增,临床亟需探讨较为可靠的诊疗方案,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保证[1]。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为胰岛素分泌障碍,无法正常发挥其所具备的生物作用,进而使患者机体的代谢功能受损。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见于易饥饿、饭量骤增、体重降低等,患者发病后若没有及时得到确切的诊疗,病情持续发展会进一步损伤患者机体组织与器官[2]。现阶段临床多通过全面检测的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病情诊断,而有研究资料[3]表明,生化检验技术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且经济成本较低,检测效率较高,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负担。该次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生化检验技术的应用价值,纳入该院于2019 年6—12 月时段内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41 例为研究组,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41 名为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41 例为研究组对象,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41 名为对照组对象,纳入标准:①研究组与WHO 提出的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相符,且不存在降糖药物治疗史;②两组对象均了解并授权该次研究。排除标准:①研究组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脏器官疾病或是传染性疾病的对象;②两组合并沟通障碍、认知障碍或是精神疾病的对象;③两组哺乳期、妊娠期的对象等;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其中对照组中包含男25 例、女16 例; 年龄最小的为47岁,最大的 78 岁,平均(56.47±8.74)岁。研究组中包含男 27 例,女14 例;年龄最小的为 49 岁,最大的为 75岁,平均(55.31±7.39)岁。以两组对象可采集的一般资料进行相应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两组对象均通过全自动化生化仪器检测相关指标,即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甘油三酯以及糖耐受度。①空腹血糖检测:检测前10 h,需要禁食,摄入少量水,在早上7:30 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2 mL 静脉血,分3 次进行检测,保证数据准确,若检查结果多数显示指标超过7.0 mmol/L,表示为糖尿病。②餐后2 h 血糖检测:完成空腹血糖检测之后,可摄入适量食物,2 h 后再次检测血糖,仍为3 次,若检测结果多数显示指标超过11.10 mmol/L,表示为糖尿病。③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检测前12 h 需要禁食禁水,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2 mL 外周静脉血,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若指标超过7.0%,表示为糖尿病。④血清甘油三酯检测:检测前患者需要睡眠充足、饮食健康,检测前12 h 禁食、禁酒、禁剧烈运动,检测时取双向针,一端置入检测对象的静脉之中,一端置入真空管中,采取5 mL的静脉血,于2 h 内分离血清,4 h 内得出检测结果。⑤糖耐受度检测:检测前3 d,患者需要健康饮食,禁止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检测前1 d,夜间22∶00后需要禁食禁水,次日凌晨抽取2 mL 静脉血,检测后3 min 左右,取 75 g 葡萄糖溶液与 399 mL 水进行混合,给予检测对象服用,试验后 30 min、1 h、2 h、3 h 分别采集2 mL 静脉血进行检测;一般来说,服用葡萄糖溶液之后30 min~1 h 内,检测对象血液中所含有的葡萄糖浓度会骤升,2 h 后开始下降,最终与空腹血糖水平趋同,若检测对象服用葡萄糖溶液超过2 h 后,血糖浓度高于空腹血糖,尿糖检测结果呈现为阳性,表示糖耐量降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对象的血糖相关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以及糖耐受度。

1.4 统计方法

研究期间通过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以及糖耐受度方面呈现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mmol/L)糖耐受度(mmol/L)研究组(n=41)对照组(n=41)t 值P 值8.76±2.21 6.23±1.32 6.293<0.001 13.27±1.46 8.21±2.35 11.711<0.001 8.10±1.65 4.90±1.10 10.333<0.001 2.72±0.99 1.15±0.32 9.662<0.001 12.65±2.67 6.21±1.34 13.803<0.001

3 讨论

查阅既往临床研究资料可知,糖尿病发病因素主要在于患者机体中血糖代谢以及胰岛素分泌有明显的障碍表现。糖尿病会破坏患者机体所具备的生物作用,进而提升患者的血糖水平,若患者发病后没有及时得到确切的诊疗,极易促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若患者的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给患者多个器官、系统以及组织等造成重大破坏,例如心血管、神经以及皮肤等,最终出现多种会降低患者生命健康度,甚至影响生命安全性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或是糖尿病足等[4]。虽然目前临床尚未发现可以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时持续借助药物加以调控,可以对患者病情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命周期。而要想有效控制患者的糖尿病病情,首先需要选择有效的诊断方案,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准确检测,然后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合理调控患者的血糖水平[5]。

20 世纪50 年代后临床医学、分析化学以及生物化学等科技得到快速发展,并实现了多方位的融合,加之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临床生化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检验技术的发展,常见的包括分子生物、免疫学以及仪器分析等,至21 世纪,分子生物学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与此同时临床生化实验室检验中也逐渐融入了核酸杂交技术,有效推动了实验室相关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对检验技术的全面发展有较积极的推动作用[6]。至后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等技术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临床生化诊断方式。而有研究资料表明,生化检验技术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且经济成本较低,检测效率较高,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负担。

该次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生化检验技术的应用价值,纳入该院收治的41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接受体检的41 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空腹血糖(8.76±2.21)mmol/L、餐后 2 h 血糖(13.27±1.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0±1.65)%、甘油三酯(2.72±0.99)mmol/L、糖耐受度(12.65±2.67)mmol/L 高于对照组的 (6.23±1.32)mmol/L、(8.21±2.35)mmol/L、(4.90±1.10)%、(1.15±0.32)mmol/L、(6.21±1.34)mmol/L(P<0.05)。可见 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技术,可以明确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这与张双等[7]的研究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8.62±21.26)mmol/L、餐后 2 h 血糖(10.09±1.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4±1.25)%高于对比组的(5.41±1.17)mmol/L、(7.31±1.33 )mmol/L、(5.36±1.28)%(P<0.05),基本一致。

该次研究中通过生化检验技术,对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以及糖耐受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其中空腹血糖与餐后2 h 血糖通过氧化酶进行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能明确反映患者机体中血糖浓度的具体改变情况,有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低血糖症、高血糖症。若患者有较高的糖尿病疑似表现,通过糖耐受度检测可以进行有效判断,通过指导患者服用葡萄糖溶液,对其机体内的血糖浓度进行检测,同时以机器判定患者胰岛素分泌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接受糖耐受度检测前3 d 需要对日常饮食进行有效调整,同时禁止使用胰岛素,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8]。若患者存在明显的糖耐受度异常表现,若没有及时得到有效调控,存在向糖尿病发展的可能,对此可以指导患者的加强日常锻炼、饮食调控,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人体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糖便会产生糖化血红蛋白,此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也有利于明确患者血糖的具体情况[9];而对患者的血脂进行检测时,因三酰甘油为主要成分,所以常规情况下的状态应维持动态平衡,若浓度过高,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进而并发糖尿病,因此在临床检测中也需要做好筛查工作[10]。由此认为,通过生化检验技术对患者的血糖、血脂、糖耐受度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可以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技术,可以明确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为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后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生化
采血为何要空腹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