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导板在多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1-04-15张晓红
张晓红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北邯郸 056300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临床成功率与修复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而也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1]。迄今,种植义齿修复已成为有效治疗牙列缺损、缺失,恢复口腔咀嚼功能的重要方法[2]。但在种植手术过程中,特别是多牙缺失时的上颌前牙区种植会涉及诸多美学风险,多牙缺失时后牙区域种植存在骨条件较差、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等情况,种植体的准确植入对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良好骨结合的基础上,兼顾以修复为导向,微创、美观、精准的种植理念,成为广大医生追求的目标[3-4]。该研究方便选取2017 年10 月—2019 年9 月于该院进行口腔种植修复的多牙缺失患者20 例作为研究样本,着重讨论数字化导板在多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筛选出该院进行口腔种植修复的多牙缺失患者20 例,应用平行对照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 例。参照组男女例数之比为7:3;平均年龄为(53.52±18.16)岁。观察组男女例数之比为6:4;平均年龄为(56.24±15.93)岁。入选患者均为多牙缺失,开口度良好、缺牙隙有足够的合龈高度、能接受CBCT 检查。两组患者种植修复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缺牙数目、缺牙分布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2。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确认书。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照
表2 两组患者缺牙分布情况对照
1.2 方法
常规种植术前必要的辅助检查,包含血常规、血压、心电图、空腹血糖、血凝常规等。进行口腔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缺牙区域的软、硬组织解剖条件,取模、制取石膏模型,记录咬合关系、并将其准确转移至牙合架上,进行口腔颌面部锥形束 CT 扫描,制订初步治疗方案,应用相关软件模拟设计种植体的直径及长度、种植深度、种植角度等。观察组需制作放射导板,并将放射导板置入患者口中第2 次进行口腔颌面部锥形束 CT扫描,同时完成对放射导板全貌的单独扫描。整合第2次口腔颌面部锥形束 CT 扫描与放射导板单独扫描获取的影像信息并进行三维重建,从而充分了解缺牙区域骨组织的质和量、以及与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等相关信息,制定最佳种植治疗方案,确定种植体的数目、植入位点、植入深度、植入角度以及手术和修复方式。借助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作数字化导板[5],并对数字化导板实施环氧乙烷灭菌处理备用。患者术区常规消毒、铺巾隔离、局部浸润麻醉,将数字化导板置入患者口中并进行固定,在导板引导下手术,先锋钻定位,逐级扩孔备后植入种植体,取出数字化导板。若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超过35 Ncm,安置愈合基台,否则安置覆盖螺丝,并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
种植一期术后两组患者均需再次进行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 扫描,并对手术前、后的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 影像配准比较,测量术后种植体的实际植入位置与术前设计位置的相关参数:植入角度、植入深度、植体底部及植体肩部位置的误差值,观察、对比其种植的精准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观察
入选的20 例患者共计植入种植体83 颗,其中参照组共计植入种植体42 颗,种植体的实际植入位置与术前模拟设计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观察组共计植入种植体41 颗,种植体的实际植入位置与术前模拟设计位置基本一致。全部种植体均呈现良好的骨结合,且未发生边缘骨吸收、松动、脱落等不良状况。
2.2 两组患者的种植体测量精准度对照
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的角度误差、植入深度误差、种植体底部误差、种植体肩部误差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测量精准度对比[(±s),mm]
表3 两组的测量精准度对比[(±s),mm]
组别 角度误差 植入深度误差 种植体底部误差种植体肩部误差参照组(n=42)观察组(n=41)t 值P 值9.08±3.29 4.38±1.48 8.358 0.001 0.76±0.35 0.50±0.32 3.530 0.001 2.34±0.83 1.54±0.56 5.135 0.001 2.12±0.34 1.24±0.52 9.147 0.001
3 讨论
在种植手术中,其目标是将种植体植入到理想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骨量、确保不伤及相邻的重要组织结构。传统的牙种植技术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积累,自由手操作术中很难精准地把控种植体的植入位置,还将增加手术过程中损伤邻近重要解剖结构的风险,甚至会使后期修复难以实现预期效果。特别是多牙缺失时的上颌前牙区种植,会涉及诸多美学风险,多牙缺失区的后牙区种植位点,若术前对种植区局部骨质、骨量评估不准确,则会导致种植体植入位置的偏差[5]。同时,避让切牙管、下颌神经管、上颌窦等特殊解剖结构也增加了手术的技术敏感性与复杂性,种植体的准确植入对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现代口腔种植的理念是以修复为导向,要求种植体的植入位置能够保证修复体获得最佳的功能和美观效果,并有利于种植体的长期稳定。种植导板作为这一理念的载体,在术前设计与手术操作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6]。由于CAD 和CAM 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导板开始在口腔种植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数字化种植导板是首先在获得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的基础上,由专业的种植软件设计,利用工业成型技术加工而成。外科导板作为种植手术最终信息的载体,将种植医生的设计思路通过手术导板的精确定位和引导赋予实。术前将收集到的患者相关信息整合研判后设计手术方案,包括种植位点、方向、深度等,并把这些信息转移到一个载体,帮助在手术过程精确定位减少手术误差。通过精准测量缺牙区域牙槽骨的质和量以及与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实现颌骨中种植体位置的优化,从而实现骨量的充分利用,减少骨增量手术频次,降低手术风险以及对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进而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数字化导板作为种植导向信息的载体,不仅帮助医生引导辅助完成种植、将设计的种植体精确定位于颌骨内,为后期修复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提供保证。而且由于术者可将种植的整体设计可视化地展示给患者及患者家属,使医患沟通更加直观,提升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及依赖度。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使医技沟通更加方便,有助于获得最终的理修复效果。有研究指出[7],在多牙缺失种植中应用数字化导板技术辅助种植修复,有助于降低手术难度,简化种植修复流程,而精准植入种植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种植体位置不当而引发的种植体周围炎、边缘骨吸收、种植体暴露、骨壁侧穿等不良反应。该研究发现,参照组种植体的实际植入位置与术前模拟设计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观察组种植体的实际植入位置与术前模拟设计位置基本一致。全部种植体均呈现良好的骨结合,且未发生边缘骨吸收、松动、脱落等不良状况。相关研究证实[8],经传统自由手种植技术处理后,植入的角度误差为(10.22±2.34)mm,植入深度误差为 (0.80±0.27)mm,种植体底部误差为(2.66±0.81)mm,而应用数字化种植外科导板辅助完成种植体植入,植入的角度误差、植入深度误差、种植体底 部 误 差 分 别 为 (4.39±1.28)mm、(0.61±0.29)mm、(1.49±0.57)mm。两种植入方式对照差异显著,且后者更佳。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在该次研究中,参照组的角度误差、植入深度误差、种植体底部误差、种植体肩部误差分别为 (9.08±3.29)mm、(0.76±0.35)mm、(2.34±0.83)mm、(2.12±0.34)mm,观察组分别为(4.38±1.48)mm、(0.50±0.32)mm、(1.54±0.56)mm、(1.24±0.52)mm。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
综上所述,在多牙缺失种植修复中应用数字化导板辅助引导手术,有助于提高颌骨中种植体三维位置的精准度,从而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