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4-15蒋扬方兴保

中外医疗 2021年2期
关键词:肝胆肠梗阻病死率

蒋扬,方兴保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云南曲靖 655000

对于人体肝脏而言,因为体积大并且供血丰富,从而较易呈现出破裂出血以及外伤性损伤现象。对于肝胆外伤患者疾病表现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代谢异常、生理功能降低以及体温降低等方面[1]。临床针对肝胆外科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以手术方式运用较为普遍,但是常规方式的实施,呈现出较长手术时长以及复杂步骤特点,从而患者表现出内环境紊乱概率较为显著,并且对患者造成的功能性损伤不可估量[2]。在此种情形下,损伤控制手术方式获得广泛运用,以使得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综合表现获得显著提升。其对于患者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手术时长表现出的正性影响显著,并同时将病死率、肺部感染率、凝血障碍率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率显著降低,可显著提升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综合表现。该次研究将该院2016 年7 月—2019 年4 月收治的74 例肝胆外科疾病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 探析损伤控制手术方式运用可行性,以实现肝胆外科疾病患者有效预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74 例肝胆外科疾病患者数字采取奇偶法分组;治疗组(37 例):女 18 例,男 19 例;年龄 22~69 岁,平均为(45.15±4.39)岁。对照组(37 例):女 17 例,男 20 例;年龄 23~71 岁,平均为(45.17±4.43)岁。纳入标准:①患者疾病类型主要集中于胆囊损伤以及肝破裂两方面; ②受伤诱因主要集中于尖物刺伤以及交通事故等方面; ③患者与家属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表现出其他脏器损伤;②表现出重度精神障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 通过对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病情状况加以了解,合理展开肝脏修补手术或者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如需对患者展开肝脏切除或者胆囊摘除术治疗,则需要完成手术后将腹腔关闭并展开引流操作。于重症病房将患者转入,就其生命体征以及病情状况密切观察,合理展开复苏治疗干预。治疗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方式完成肝胆外科疾病治疗: 对于入院后肝胆外科疾病患者,合理展开腹部探查操作,并且准备少量平衡盐液对患者进行干预,以对其机体基本需求量加以维持,针对内环境稳定性做出保证。如患者表现出肝脏血管断裂情况,则合理采用修补或者结扎术对出血量进行有效控制;针对因为游离组织而呈现出污染情况,需要做到及时处理;如患者表现出脾破裂现象,则合理展开切除术治疗,对止血快速性做出保证,不对患者展开血管修补术治疗;如患者呈现出腹部大血管破裂现象,则合理展开血管修补术治疗; 如果患者因为盆骨骨折呈现出血管出血现象,则需将其血压水平有效降低后,合理展开腹部动脉修复手术治疗。于重症监护病房将患者转入合理展开复苏治疗。就患者系列生命体征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完成1~3 d 治疗后,对患者合理展开第2次确定性手术治疗,将腹腔填充物清除,针对手术过程中易忽略损伤加以认真分析,并且对应做好具体检查工作。针对受损脏器合理展开重建或者修复治疗,以使患者生存率获得提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的疗效数据、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手术时长、病死率、肺部感染率、凝血障碍率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同治疗前比较,患者凝血障碍、粘连性肠梗阻以及肺部感染获得显著缓解,程度≥70%;好转:同治疗前比较,患者凝血障碍、粘连性肠梗阻以及肺部感染获得缓解,50%≤程度≤69%;无效:同治疗前比较,患者凝血障碍、粘连性肠梗阻以及肺部感染获得缓解,程度≤49%[3]。

1.5 统计方法

数据通过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胆外科疾病疗效数据

治疗组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疗效数据(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胆外科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数据对比[n(%)]

2.2 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手术时长

治疗组肝胆外科疾病患者住院费用 (10.17±3.49)万元少于对照组 (20.08±2.15) 万元明显,住院天数(26.15±5.21)d、手术时长(101.25±26.42)min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56.45±6.79)d、(203.49±28.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6、21.535、16.115,P<0.05)。

2.3 病死率、肺部感染率、凝血障碍率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率

治疗组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病死率(2.70%)、肺部感染率(5.41%)、凝血障碍率(2.70%)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率 (2.70%) 均低于对照组 (16.22%、27.03%、24.32%、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病死率、肺部感染率、凝血障碍率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率临床对比[n(%)]

3 讨论

肝胆外科损伤作为腹部损伤性急症之一,存在较高概率使患者呈现出生理功能紊乱以及机体代谢异常现象,更为严重会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现象出现,使患者死亡率显著增加。其诱因主要集中于高处坠落、交通事故以及利器损伤等方面。在患者呈现出肝胆外科损伤同时,往往合并表现出暂时性休克以及大量出血等系列症状,所以确定有效方法展开肝胆外科疾病患者及时性治疗意义显著[4-6]。

针对肝胆外科疾病患者在实施损伤控制手术治疗期间,需分3 个阶段展开:①对于入院后的肝胆外科疾病患者合理展开应急手术治疗,对于血管大量出血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就其严重受损位置加以充分明确对应完成有效干预; ②完成手术后于重症监护病房将患者有效转入,对应展开复苏治疗,以使患者机体状况获得改善[7-8];③观察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病症状况获得有效改善后,准备对其展开二次手术治疗。最终确保于3个阶段完成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后,可确保患者的腹腔污染以及出血情况获得及时有效处理,为肝胆外科疾病患者术后康复可以做出充分保证。此外,损伤控制性手术方式的合理运用,可将肝胆疾病患者手术成功率显著提升,将并发症概率显著降低,最终获得更为显著肝胆外科疾病综合治疗效果,对其病症改善以及预后水平显著提升发挥显著价值[9]。

该次研究发现,治疗组肝胆外科疾病患者手术时长 (101.25±26.42)min 短于对照组 (203.49±28.13)min(P<0.05);治疗组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病死率(2.70%)、肺部感染率(5.41%)均低于对照组(16.22%、27.03%)(P<0.05),同高智浩[10]在《探讨重症肝胆外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一文中表现出一致研究结论,此文中观察组手术时间 (62.52±6.25)min 少于对照组 (90.26±9.26)min 明显,病死率(17.78%)以及感染率(11.11%)均低于对照组46.67%以及28.89%尤为明显,进一步说明损伤控制手术方式运用于肝胆外科疾病治疗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损伤控制手术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使得肝胆外科疾病患者获得可靠整体手术效果,对于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手术时长表现出的正性影响显著,并同时将病死率、肺部感染率、凝血障碍率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率显著降低,最终实现肝胆外科疾病患者有效预后。

猜你喜欢

肝胆肠梗阻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