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疫不可松懈

2021-04-15周军

青春期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马桶餐具手套

文/周军

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疫情形势,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严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群众在居家饮食、购买烹饪冷冻食品等方面需要谨慎操作,防范病毒传播。

多人用餐,使用公筷。倡导分餐制,用公筷公勺,不要用个人餐具给别人夹菜。尽量在家做饭,少点外卖,保证果蔬充足,均衡饮食。

餐具消毒,时间要够。仅用热水烫一下无法除掉餐具上的病毒和细菌。餐具消毒时最好在沸水中煮15 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250~500 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5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选购食物,戴上手套。去市场选购冷冻生鲜,避免手部直接接触,可戴手套或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进行挑选;选购预包装冷冻冰鲜食品,要关注食品标签,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购物回家后及时洗手,洗手前不碰口鼻眼等部位。尽量选择本地食材,如果代购境外食品,要关注海关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

加工食物,生熟有别。处理食材前要洗手,确保用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果蔬生吃更要仔细清洗;蔬菜、肉类生熟分开处理;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砧板等分开存放;接触冰鲜食品后,先仔细洗手,再接触熟食或触摸其他地方。

烹饪菜肴,烧熟煮透。食物煮熟,原则上是开锅后再保持10~15 分钟,食物中心温度至少应达到70 摄氏度;少采取生吃、半生吃等方式;最好吃多少做多少,如有剩饭,应及时放进冰箱冷藏室,再次食用时充分加热;熟食不要在室温下存放超过2 小时。

此外,卫生间是家中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无论是否防疫,都应保证干净卫生。

有窗通风,没窗排气。卫生间温暖潮湿,适宜霉菌繁殖。通风是保持干燥、抑制病菌生存繁殖的最好方法。有窗的明卫需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 分钟,洗浴后应开窗或打开排气扇20 分钟以上;无窗的暗卫,应安装性能良好的排换气扇,同时打开室内门窗换气。

地漏清洁,开水消毒。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应每天用开水或消毒水消毒;低风险地区地漏非排水时应用盖子进行遮挡,并每周进行1 次消毒清洁:打开地漏,清理掉杂物,用废牙刷和清洁剂刷洗,接着将约500 毫升清水倒进排水口,然后倒入消毒液10 毫升,30 分钟后再倒入清水。

生活用品,各用各的。不共用毛巾、牙刷等生活用品,以避免交叉感染。肥皂潮湿的表面可能是细菌的繁殖地,建议选择镂空的肥皂盒,方便把水沥干,或用按压式洗手液代替肥皂。

马桶清洁,彻底刷洗。如果不谨慎使用、清洁马桶,很容易让细菌“满天飞”。建议冲水时盖上马桶盖;冲水后如有残留,应用马桶刷及时、彻底清洁;清洁时应掀起马桶圈,用洁厕剂喷淋内部,洗刷干净;马桶刷用后最好及时消毒、冲洗和挂置沥干,千万不要长期放在刷桶中,避免细菌滋生;有些家庭习惯在马桶圈上套绒布,平时迸溅的污渍、人体皮屑可能粘在上面,应注意经常换洗。

外出时,在人流密集的封闭场所,人们最有可能接触到病毒。为做好防疫,应注意以下几点:

外出戴口罩。外出打喷嚏时如果没戴口罩,需及时用手肘或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尽快将纸巾丢到带盖的垃圾桶里。去往人员密集处,可佩戴普通医用口罩;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佩戴口罩也是避免自己传播病毒给他人的关键,公共场所切忌摘口罩打喷嚏、吐痰、进食等不良行为。

乘坐公交戴手套。出行优先选择自行车或步行,既安全环保,还能满足身体活动的需求,当然,私家车也较为安全。需乘地铁或公交时,应戴好口罩、佩戴手套,避免直接触摸扶手和其他物体表面,注重出行安全。

正确洗手。洗手尽量洗到所有部位,时间要足。这几种情况尤其需要仔细洗手:咳嗽或打喷嚏用手挡后,准备食物前后,饭前饭后,如厕前后,接触他人或公共设施表面后,接触动物后,外出归来。如果没有清水,可以用75%酒精含量免洗洗手液清洗手部,同样能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猜你喜欢

马桶餐具手套
棉手套
餐具叮咚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
便便哪去了
有趣的西式餐具
床到马桶的距离
你家马桶省水么?
不用自带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