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浪漫最是迷人处:不似—张茂材其人其艺

2021-04-15千黛

中国书画 2021年2期
关键词:趣味艺术

◇ 千黛

张茂材先生1894年出生于山东安丘赵戈乡解戈庄。安丘乃齐鲁文化重地,凝结着历代文脉精华。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自由思想,董家庄汉墓艺术呈现的奔放高朴,孔孟先贤、公冶长、有子、郑玄、盖公等的人品文章无不成为安丘当地文士学人的滋养。

张茂材先生天资聪慧,正直不阿,又酷爱绘画。少时私塾启蒙时,他曾不顾老师的严罚,偷偷画画,情状颇似日本17世纪的画僧雪川,被绑在寺院柱子上,还用脚趾蘸着泪水画出灵动的小老鼠。一个人的才华,若加上坚毅的个性,便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改变的。茂材先生,原名孟白,字笃允。因十几岁写评述刘邦项羽的文章时,他文辞激越,称颂项羽不杀刘邦的义气,鄙薄刘邦杀功臣的不义,被老师大家赞赏,称他是“茂材”(秀才),遂以为名,时谦称茆才。从此,中国画的天地里,真有了一位特殊时期承继了中国画艺术精华的扛鼎人物,像是天定。

1916年的一天,少年气盛的张茂材与思想守旧的祖父发生了激烈矛盾,他毅然收拾了几件衣服,离家出走济南,从此独闯人生。清末民初,西方绘画观念、技术不断传入中国,而中国许多画家,尤其是肖像画家,多热衷于参用西洋画法,越来越成为时尚。初到济南的茂材先生,借着秀美的书法,先是抄讲义,后来又考入了西关高等学堂济南高等师范图画手工专修科。此后的几年里,他苦学西洋素描与水彩,打下了良好的西画底子。毕业后,他进入正谊中学担任美术教员。正是在这所学校,茂材先生给季羡林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季羡林先生《病榻杂记》中写道:“张茂材老师是六十年前我在初中读书时的图画教员,我于绘画没有才能,肯定不会给张老师留下什么印象;但是,张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却是十分深刻的:态度和蔼,循循善诱。我相信,这个美好的印象将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张茂材 洛川神味 纸本设色

张茂材 虾 纸本墨笔

后来,抗战开始,张茂材先生坚决不肯去日本人扶植的汉奸伪政府属下的学校就职,他蓄起胡须,明志抗日。特务、鬼子不罢休,不断来骚扰,让他画画。他干脆逃回了安丘老家,组织起民间组织,带领老百姓挖铁路、扒公路 被鬼子汉奸到处搜捕,他就四处流徙。在这样的辗转中,他一边积极抗日,一边开始思考:“我是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不研究自己民族的艺术?”这来自心里的声音,让他放下水彩笔,更加郑重、更加宝爱、更加自我地开始了对毛笔、对纸墨、对大写意精神的综合探求。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新中国画运动的方针是现实主义对文人画的继续革命,因此很少有人公开提倡写意了。但写意精神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基因,已深入文化人的骨髓与魂灵,总有贤者不甘心弃之如敝屣。茂才先生即是少数逆潮流而独倡写意的艺术家之一,在当年凤毛麟角。但茂材先生却因为坚持这些宝贵的写意精神,不见容于当时的学院派。即便受排斥,但后来仍被名士颇多的济南市推举为美术研究会国画组组长,茂材先生仍然是“抱着野心勃勃的态度,要在西洋画中包上民族风格,用民族艺术来同化西洋艺术”。大学不识茂老之才华,委屈他在正谊、育英、女师、一中等几所中等学校任教,他却把这些思想深植进了一批中学生的灵魂里。

四十岁以后,茂材先生总觉西画趣味淡薄,故放弃西画专攻中国画。由小写意到大写意,历二十年苦功,六十岁以后臻于成熟。从1958年退休至1963年辞世,这最终五年为其艺术创作盛期。茂材先生对写意艺术的识见,基于对整个民族艺术研究的深度。他自谓“苦书生”,以“宁做累死鬼,不做等死人”为座右铭笔耕砚田,几十年钻研诗文、书画、篆刻、戏曲 对民族艺术的综合性和相互渗透性的研究与继承,使他成为独创一格的写意花鸟画家。

茂老性喜戏曲,他所居处十亩园附近的青龙桥剧场每有戏曲演出,必请老人观评,演员也时常到十亩园请益艺术。他说:“京剧本来就是写意。哭,唱起来了;唱,哭起来了。假使哭而真哭,那就太无趣味了。”他谈到戏曲艺术“假”的技巧时说:“只要假得不背离现实,假得又有趣味,能使观众发生美感,并能感动观众劝善悔过,就假得好。”他认为“戏剧是有趣味的教育”,“写意完全是通过它的趣味来理解它的现实内容,若是仅追求形似与神似,那就不会达到写意的境地”。这句话真是写意的精髓。他给历朝历代艺术关于“形似与神似”的探讨,植入“趣味”的价值,明确了仅是“形似”或仅是“神似”都不是艺术,不是写意的艺术。茂老有一张八哥枝头的画,题款“求神不求形,求味不求神”,直接给“形、神、味”排好了它们该有的位置。

张茂材 山水 纸本墨笔

茂材先生在给学生讲课中,把自己的艺术经验概括为“删、闪、变”三个字。他说这三个字互相连属,又一步比一步难,“会画不如会删,会删不如会闪,会闪不如会变”。

“删”,即删繁就简。茂材先生的画像八大山人的作品那样,把一切杂芜的与主体形象无关的事物剔除,将一切可有可无的笔墨省去,犹如诗中之绝句,能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即“一以当十”之谓。一次,他巡视同学们画鸭子,当看到有几个同学细细地描画鸭子羽毛时,他走上讲台说:“同学们,你们画得再细,能有鸭子身上那毛细吗?就是你们能把鸭子翅膀上的羽毛画细,你们能把每一根鸭绒都画细吗?所以,画鸭子,不是鸭子多少根羽毛等着你画,是你要把许多根鸭子羽毛都吃进眼里,消化它的质感神韵,然后一笔画出就如同有了许多根。这才是国画大写意的精髓。”

张茂材 水仙 纸本设色

张茂材 八哥 纸本墨笔

“闪”,即揖让,犹如书论中的“公主担夫争道”必有揖让,主体方能突出,笔意方能通达。在茂老的画中,无论布局、行笔、落墨,都有这种“闪”的技巧。“闪”还是一种并非直叙某事某意,而假借其他事物间接地使人联想到本意的艺术技巧,即弦外之音,词外之意,“无迹之迹诗始神”。茂老主张“琴听弦外音”“诗嚼词外意”“书外有书”“无笔墨处是灵魂”,这正是中国艺术浪漫主义的传统。茂老曾画过一幅风中摇曳的芭蕉,题句“云飞天与转,风动地有声”。他不写“一日千里”之类的套句,而飞腾之意自在其中。他的联句“绿柳垂崖,高悬青帚拂地理;红莲出水,倒提朱笔点天文”,既有泉城之美,又有齐鲁豪情,雄才大略,而广为播扬。

“变”,指变法、变形、变化诸意。会变,则“随时皆得真趣味,不能言其所以然”,进入自由王国境界,但主张风格、方法“务必是自己的”。齐白石画虾已属至高,但茂材先生认为并非不能变化发展。他即尝试把虾身画以三笔概括为“S”形,大形是弯的,而每一笔却是直笔,分明是将西画的体面转换关系与国画行笔的气韵合二为一了。有一次画虾,他一边落墨,一边说:“是也?非也!非也?是也!”最后题道:“白石画虾虾多节,我学白石不画节。画节隔断胸中气,一笔完成是写意。”他曾对刘曦林先生说:“我画虾的方法是半夜在床上悟出来的。曲线要用直线来写,直线要用曲线来写,格外有劲。”此为变法之一例。谈到变化时,茂材先生常说:“做人要老实,画画不能老实。脑子一定要灵活,不要为对象所束缚。物为我师,物为我用。”茂材先生不用变法变形这样的说法,他使用“不似”这个词。他概括自己由西画转入中国画,由半工半写转入写意的过程时,是用“由形似到神似再到不似”来表述,并且认为“不似最难”。他的“不似”实际上是“不似之似”,即陈师曾所谓的“不形似”,与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黄宾虹的“不似之似为真似”本质上是一样的。

张茂材与弟子们

经过长期的潜心钻研,茂材先生年愈长愈熟稔中华传统文化艺术飘逸简练的高古旨趣,推崇自王维、苏轼、米芾、青藤、八大、石涛一脉,讲求艺术家“诗书画刻唱弹歌舞”的综合修养。他与同辈好友李苦禅关友声于希宁等不断切磋共研,补益并创造了“推陈出新”“þ不似ÿ的浪漫”“它我有无”“删、闪、变”“名利与艺术关系”“写实与写意关系”等艺术理念与用笔技法,在20世纪上半期西学东渐民族艺术生态略见脆弱的环境下,实属难能可贵。比如“推陈出新”,即传统与出新的关系,茂材先生1961年就说:“推是推动,推敲,推选,推择之言,而不是推除的意思。”

茂材先生说:

留白留余味。

洗练传神。

于无声处听惊雷。

低头,古人,古人;抬头,自己,自己。

琴听弦外音,诗嚼词外意,字观全幅精神,画赏糊涂笔。

有笔墨处是表现,无笔墨处是灵魂。趣味,在有意无意之间,有意者是空间,无意者是笔墨。

…………

这些高质地的艺术见解,是朴素的真谛。茂材先生是一位浪漫型的艺术家,他追求的是“不似之似”,是一种一气呵成,敢于使某些部位含混,使艺术整体效果如泻如注的气韵表达,是写意的至高要求。

张茂材先生艺品高逸,人品更难能可贵。他一生坚持“苦与恒”“宁做累死鬼”“士到饿死不说贫”“万恶懒为首”“艺术一追名利就俗”“胸无得失心常态”等信条,他自己是如此做的,也是如此告诫学生的,希望他们能真挚纯粹地热爱艺术。张茂材先生刚直不阿,无论在任何社会状况、艺术潮流中,都决计不低头不失去自我。1986年,中国美术馆举办张茂材遗作展,于希宁先生曾为书写前言,称先生“有第一等学识,有第一等襟怀,有第一等艺术”,是对张茂材先生人品艺品最恰当的评定。此外,艺术家刘开渠、王合内、李桦、吕蒙、尹瘦石、潘絜兹、周韶华、杨之光、刘文西、周思聪、胡一川、涂克、黄苗子、郁风、金维诺等,都曾在济南看过茂老的遗作展,对张茂材先生的书画艺术表达了由衷的赞赏。

1963年,张茂材先生病重住院,却仍眷顾着他的弟子们。他深心殷殷地写过一句诗:“青灯不羡前程远白发欣看后辈贤。”这是他的肺腑之言。“爱徒胜子”的张茂材先生,桃李天下、人才辈出,如季羡林、宋平、阴法鲁、黑伯龙、单应桂、齐辛民、王广才、刘曦林、胡正彬、王占山、谢家道、刘国瑞 可以欣慰的是,如今他所影响过的许多学生,也在影响着教育着他们的学生。通过他的论文《民族艺术的写实与写意》,通过为他整理论艺画语、编著画传,通过传播他的诗书画印作品,弘扬着意象美学的中华文脉不朽。

张茂材 茆材书画(白)

张茂材 金石乐叟(白)

张茂材 茆材之印(白)

张茂材 老人牧羊(白)

张茂材 渠丘张大(白)

张茂材 茆材读碑(白)

猜你喜欢

趣味艺术
纸的艺术
趣味连连连
趣味阅兵
午睡的趣味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