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冬小麦田优势杂草演替及原因概述
2021-04-15金平涛张宝强
金平涛,曹 瑛,张宝强,杨 非
(1.周至县植保植检站,陕西 周至 710400;2.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3.西安市长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长安 710100;4.蓝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蓝田 710400)
杂草是影响关中地区小麦生产的一大类有害生物,常见种类多达100余种。二十世纪70年代至今,麦田杂草优势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原主要杂草如麦瓶草成为次要杂草甚至接近消失,一些外来杂草如多花黑麦草、节节麦等成为主要杂草并呈逐年加重态势,野燕麦卷土重来等等,给麦田草害防控带来极大的困难[1]。因此,笔者对近五十年麦田优势杂草种类变化进行了回顾和调查,对其演替原因做了初步分析,旨在对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麦田杂草防控提供借鉴。
1 主要阔叶杂草发生频率变化(图1)
图1 西安地区麦田常见阔叶杂草田间频率/%
1.1 播娘蒿
亦称米蒿,播娘蒿是西安地区发生最早、分布最广的阔叶杂草。播娘蒿对阔叶除草剂敏感,易于防控,但长期单一使用某种除草剂易产生抗性(有报道称其对苯磺隆已产生抗性),2017年发生面积约17.3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5%。
1.2 猪殃殃
猪殃殃是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麦田分布较广的主要阔叶杂草之一,田间密度大,常用的阔叶除草剂对其防效略差,加之其适生性强,2017年发生面积约14.67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0%。
1.3 婆婆纳
婆婆纳是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麦田分布较广的主要阔叶杂草之一,麦田地边、田埂、沟渠等发生量大,常用阔叶除草剂对其防效略差,2017年发生面积约13.3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73%。
1.4 荠菜
荠菜是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麦田分布较广、田间密度较大的主要阔叶杂草之一,除草剂及其他农业措施易于防除,但因其种子量大、适生性强,2017年发生面积约10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55%。
1.5 麦家公
麦家公是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麦田主要阔叶杂草之一,田间密度较大,常用除草剂对其防效略差,加之其适生性强,2017年发生面积约8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4%。
1.6 遏蓝菜
遏蓝菜是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麦田分布较广的主要阔叶杂草之一,田间密度不大,对除草剂敏感,但其适生性强,2017年发生面积约4.67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5%。
1.7 麦瓶草
亦称米瓦罐,是二十世纪70年代小麦田的主要阔叶杂草之一,发生范围广,田间密度较大,因其对阔叶除草剂敏感,九十年代发生面积开始下降,目前田间极少见到。
1.8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是二十世纪70年代小麦田的主要阔叶杂草之一,发生范围较广,田间密度较大,对除草剂敏感,九十年代阔叶除草剂使用后发生面积逐年下降,目前田间极少见到。
2 主要狭叶(禾本科)杂草发生频率变化(图2)
图2 西安地区麦田常见禾本科杂草田间频率/%
2.1 多花黑麦草
亦称黑麦草,属禾本科杂草。多花黑麦草原做为牧草,于二十世纪90年代末在一些渔业养殖村组引进种植,最早在周至、长安、蓝田等区县的部分乡镇个别麦田零星发生,2000年以后迅速扩展蔓延,并取代野燕麦成为禾本科杂草第一优势种类。由于有效防除药剂较少,加之群众随意换种,机收机播,并疏于田间管理,目前多花黑麦草已遍布西安地区麦田,成为禾本科杂草第一优势种,2017年发生面积约6.67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36%。
2.2 节节麦
俗称节节草,属禾本科杂草,节节麦于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西安地区的周至、长安和蓝田等区县,与多花黑麦草进入时间基本接近。经多年试验,防除节节麦的最有效药剂仅有甲基二磺隆,且用药方式严苛,使用不当易造成药害,发生田未能全部使用,节节麦扩展势头仍十分明显,2018年发生面积约4.67万hm2,约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5%。
2.3 野燕麦
属禾本科杂草,野燕麦是西安地区麦田发生最早的禾本科杂草。自小麦种植以来,全市平原灌区、塬区、沿山、河漫滩等各类型麦田均有发生。1985年,随着野燕枯、精恶唑禾草灵等禾本科除草剂的引进和大面积应用,同时结合后期拔除,野燕麦得以有效控制。但2000年以来,由于群众种粮积极性降低、田间管理粗放等问题,野燕麦有再次扩大趋势,2017年发生面积约5.33万hm2,约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9%。
2.4 假看麦娘
亦称蜡烛草,属禾本科杂草,假看麦娘是西安平原灌区、老稻区及河漫滩麦田的主要禾本科杂草种类,二十世纪70年代即有发生。但因其成株期植株低于小麦,易被忽视。播前深翻对其抑制作用明显,加之精恶唑禾草灵等一系列高效除草剂的有效控制,假看麦娘未造成大面积扩展蔓延和危害,2017年发生面积约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16%。
2.5 日本看麦娘
属禾本科杂草,2000年以来,日本看麦娘零星发生,因其对所有禾本科除草剂敏感,易于防除,并未形成较大危害。但近几年田间管理有所放松,日本看麦娘发生面积、程度有扩展及加重的趋势,2017年发生面积约2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11%。
2.6 看麦娘
亦称蜡烛草、棒槌草,属禾本科杂草。二十世纪70年代,西安市长安区、周至县、鄠邑区(原户县)沿山川道乡镇水稻-小麦轮作种植面积较大,约1.33万hm2,看麦娘是稻茬麦田主要杂草,阔叶杂草极少(阔叶杂草不宜在水地生长)。后因水位下降等原因,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现仅存66.67 hm2,看麦娘目前极少见到。
3 优势杂草种群演替原因分析[2~3]
3.1 优势杂草种源丰富、适生性强
优势杂草具有结果时期长、种子数量大、种子存活时间长等特点,加之其适生性极强,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对麦田优势杂草群落的组成及结构的变化有极大的影响。西安地区多花黑麦草原做为牧草(渔草)于90年代末在周至、长安、蓝田等区县的部分养殖村组引进种植,但同一时期麦田化除进展迅速,效果良好,为多花黑麦草侵入麦田提供了时机和空间,多花黑麦草现已成为西安地区危害最重的禾本科杂草,在当前的生产方式及田间管理水平下,其危害将逐年加重。
3.2 传播途径广泛多样
一般认为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传带,是植物种子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而农田杂草人为影响较大,长距离运输、大型农机具种收等活动均可造成杂草(种子)远距离传播,自留种、田间耕作、灌溉等可形成近距离传播。2019年调查走访800百个农户,小麦种子多数为种子公司或农资经销商处购买,占全部种子的77.67%,种子产地主要为陕西、河南,自留种占全部小麦种子的19.91%,是某些恶性杂草迅速扩散的主要原因。
3.3 生长环境适宜
长期单一的小麦-玉米种植模式及人工除草方式对杂草种群的稳定、数量持续增长十分有利。而80年代后期除草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得野燕麦等一些主要杂草在经过连续数年的化除后数量降至最低,甚至从主要杂草地位降至次要杂草,为播娘蒿、猪殃殃、婆婆纳、多花黑麦草、节节麦等一类种子量大、适生性极强、杂草提供了更多的生长空间及养分条件。
3.4 人为控制不力
人为控制不力是优势杂草快速扩展的主要原因。首先,群众对某些杂草辨识不清,尤其是禾本科杂草,苗期与小麦极为相似,易错失最佳防除时机。其次,一些恶性杂草防治药剂种类少(如节节麦,仅有甲基二磺隆对其有效),且施用条件严苛,易造成药害,推广难度较大。第三,长期使用同类型除草剂易导致抗性产生(如播娘蒿、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而其它除草方式研究推广较少,从而导致防效降低。第四,综合防控技术应用较少,农业防治被忽视、造成麦田杂草防除不彻底,草源连年累积,形成较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