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堂

2021-04-15冀元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

冀元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当中,为学生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活跃程度,改变部分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刻板的印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更具效果。鉴于此,在学科教学期间,既要教师更迭自己的教学思维,从诱发和启迪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入手,为学生打造一个较为轻松且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又要对传统的学科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优化,尽量选择更为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来指导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借此来让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打造还需要教师依照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数学学习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参与情境的过程中获得别样的学习感受,切实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高质量课堂  打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175-02

课程改革尤為强调为学生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数学课堂,进而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记忆。然而,在传统学科教学思维的桎梏和作用下,多数教师对于高质量课堂的打造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更多的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学生对于一些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上,不仅所采用的学科教学手段和模式落后,很难满足新时期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需要。同时思想上的不重视,致使教师很少为学生开发和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面对此种情况,本文从五个方面来进行举例和论述:

一、更迭教学思维,为学生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当中,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有着极大的帮助。对此,在学科教学期间,需要教师转变学科教学的思维,选择更加适合现阶段学生数学课堂学习需要的方式来进行授课。

例如,在“厘米和米”一课的学科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初期,教师便借用微课的优势向学生呈现和展示了“一只小蜗牛从课桌的一端向另外一端爬行”的动画,并引导学生试着思考和回答“这只蜗牛爬行的距离也就是课桌的长度为多长?”“如果现在让你来亲自动手测量一下课桌的长度,你会利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长度的测量以及相关单位有所了解。随后,教师则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根直尺,并试着对直尺进行观察和研究,通过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发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直尺,学会该如何利用直尺来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最后,为了切实给学生打造一个较为轻松且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还就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了“正确估计”这样一个趣味性十足的数学游戏活动。在此次“正确估计”的数学游戏活动当中,由教师亲自为学生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而学生则需要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对这些物体的长度进行估计,估计最接近该物体长度的学生累积得一分,其他学生不等分,直至学生将教师所准备的所有物品的长度全部估计完毕,得分最高的学生既可获得此次趣味游戏活动的胜利。

二、增添教学内容,激起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打造,其不仅需要教师从思想上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同时还需要依照教材内容,对学科教学的手段进行创新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鉴于此,在学科教学期间,需要教师采用更能有效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兴致和动力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授课。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学科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初期,教师便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由不同形状平面图形所构成的图案,并让学生试着对图案当中的图形进行辨认,借此来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本节课知识的欲望。随后,教师则将学生进行了合理化的分组,并让学生分小组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利用比一比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高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和了解。最后,为了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的主动,教师还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组织学生举办了一次具体的“答题解惑”活动。在此次“答题解惑”活动当中,教师依照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一位农户打算开垦一块长方形的荒地来种植农作物,现已知,这块长方形荒地的长为12米,而宽为10米,如果农户想要在这块刚开垦的荒地周围围上一圈篱笆,那么,篱笆的长度是多少?”等一些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试着利用课堂所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来进行解答,从而在解题的过程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学以致用本领,切实提升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自信心。

三、创设学习情境,提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感受

很多时候,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其不仅仅需要教师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从而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致,同时还需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感,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情境的过程中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所在。

例如,在“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的学科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初期,教师便向学生呈现和展示了“22.4+32.6=?、12.5+6.2=?、32.7-14.2=?、42.2-32.6=?”等一些数学习题,让学生试着在回顾旧知的同时来进行解答和处理,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对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有所了解。随后,教师则让学生试着联系生活实际,试着举例说明现实生活当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从而在举例论述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比如,去超市购物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商品的价格上有小数,而结账时,会利用到小数的加法来计算所花费的钱数。最后,教师就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了“到超市购物”这样一个数学情境,通过让学生分别饰演去超市购买物品的顾客和超市的售货员,并模拟进行顾客从购买商品到柜台进行商品结算的整个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在参与数学情境的过程中学会该如何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切实提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感受。

四、设计计算活动,锻炼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本领

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一些数学知识内容加以灵活应用,并以此来提升学生自身的数学计算本领。对此,为了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本领,需要教师切实加强学生计算方面的练习,多为学生开发和设计一些具体的数学计算活动。

例如,在“小数乘法和除法”一课的学科教学之中,为了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本领,一方面,教师从探索计算方法入手,为学生设计了“某一农户在中秋节这一天用汽车拉了一车的西瓜到市区进行售卖,其中,每斤西瓜的定價为1.22元,已知,中秋节一天内该农户一共售卖了3500斤的西瓜,请问,该农户中秋节这一天挣了多少钱?”“小明的妈妈打算到超市去购买一些饮料,现已知,一瓶瓶装的饮料的价格为2.5元,小明的妈妈此次购买饮料一共花费了25元,请问,小明的妈妈一共购买了多少瓶的饮料?”等一些数学应用题,让学生试着利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来进行列式和计算。另一方面,教师则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开发和设计了一次具体的“快速答题”活动。在此次“快速答题”活动当中,由教师亲自给学生设计“32.5×4=?、35.5÷10=?、24.6÷6=?、12.5×24=?”等一些数学练习题,而学生则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这些数学练习题进行作答,答题速度最快且正确率最高的学生即可获得此次“快速答题”活动的胜利。

五、布置课后作业,让高质量小学数学课堂打造成为可能

在“题海战术”的影响下,一些教师会布置大量的作业来让学生完成,很显然,这样的行为不利于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筑。基于此,需要教师将课后作业布置的方式进行开放化,让学生自行去选择一些做作业的方式。

例如,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的学科教学之中,为了帮助学生扎实基础,巩固数学课堂所学,教师就本节课内容,创新和优化了课后作业的布置方式,将课后作业的布置进行了开放化处理。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教师为学生布置了“找一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适合利用课下的时间去寻找生活当中一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而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教师则为学生布置了“绘制轴对称图形”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试着通过将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或旋转,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通过学生高质量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从而让高质量小学数学课堂的打造成为可能。

总的来说,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当中,为学生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其不仅能够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状态,从被动式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同时还可以为接下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对此,在学科教学期间,既要求教师加强学生计算方面的练习,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本领入手,为学生开发和设计具体的数学计算活动。又要为学生布置形式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从而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扎实基础,巩固其数学课堂所学。

参考文献:

[1]陈艳杰.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数学高效课堂[J]. 才智,2013(14):86.

[2]黄小宏.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实践探讨[J]. 科技资讯,2015,13(4):167.

[3]林壬子. 创设课堂情境,有效提高教学效率[J]. 华夏教师,2017(23):56.

[4]张伟.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 中国新通信,2019,21(17):20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