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高校学生评教问卷设计分析与启示

2021-04-15赵凌梅王越昕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

赵凌梅 王越昕

【摘要】本文在概述了日本高校学生评教情况基础上,广泛收集日本高校学生评教问卷,总结了日本高校评教问卷的总体特征,例如日本高校的学生评教问卷设计中不仅评“教”,也评“学”,评“设施设备”,评“教学大纲与课程的关联性”等等。此外,本文还总结了日本高校的学生评教问卷中针对不同学科设计的不同问卷,以为我国高校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评教改革和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资料和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日本高校  学生评教  问卷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158-03

一、日本高校学生评教现状

学生评教制度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在美国兴起,日本最初导入该制度的学校是国际基督教大学于1974年开始实施此制度,其次是东洋大學,于1984年开始实施,但是这时候的评教制度还未大范围开展,日本真正较大规模开展学生评教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例如国际基督教大学、多摩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私立大学都在1990年左右开始有组织地实施学生评教(安岡,2005)。

随着1991年日本文部省“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之后,日本高校在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随后,日本文部省又在2012年的中央教育审议会中提出“学士力”这一概念,即在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素质。为了配合这一目标,日本各高校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改善、成绩和评价方法的改革等,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改善目标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学生评教制度的强化和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日本大部分高校都定期实施学生评教,并向教师、学生以及社会民主公开其结果。日本高校的学生评教体系逐渐成熟,并在问卷设置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而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学生评教的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如别敦荣、孟凡(2007)曾指出,我国高校开展学生评教工作的时间不长,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学生代人评教、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评教结果被误用、制度设计存在漏洞等问题①。因此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学生评教改革也是高校教学质量改革的重要课题。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广泛收集日本高校学生评教问卷,考察其共性与个性,聚焦于以下两个问题点:(1)日本高校学生评教问卷设计的整体特征和问卷设计中的主要内容;(2)针对不同学科或课程,日本高校进行了怎样的问卷设计。通过对这两点的分析,为我国高校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评教改革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二、日本高校学生评教问卷设计特征

日本高校官方网站或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大多有关于学生评教统计情况的公示,例如北海道大学针对2020学年度的学生评教结果,发布了《2020年度全校教育科目学生评课报告书》,在该报告中指出,每位教师需要从他们在2020年教授的课程中选择一门或多门合适的课程,并将结果提交给学校。问卷从各学科关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查:(1)授课内容;(2)教学方法、教师的行为 ;(3)学生出席率和听课积极性;(4)教学效果。日本东北大学则在《2020年度第一学期学生评课实施结果报告书》中指出,该校学生评教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出席率;(2)听课态度;(3)预复习情况;(4)授课内容;(5)教师讲解;(6)上课进度;(7)板书等授课资料;(8)成绩评价方法的说明;(9)教学大纲的实行;(10)是否符合全校教育科目的标准;(11)知识技能;(12)综合评价等。

日本各所高校在学生评教的问卷设计上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整体而言,问卷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出席率和自主学习情况;教学大纲与课程关联情况;教师授课态度及教学质量;教室和设备的物理情况等。具体而言,日本文部省公布的关于日本高校学生评教情况的统计资料②显示,日本高校学生评教问卷内容多由以下内容构成:课程出席情况;对待课程的态度(学习意愿等);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情况;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学大纲与实际课程的关系;对课程的兴趣和关注度;课程是否容易理解;课程的深度;教师对课程的热情和投入情况;教师的讲话方式,声音大小;辅助资料的质量;教师对学生意见及问题的回应情况;教室、空调等物理设备的情况;黑板,录像机,投影仪等设备的使用情况等。

从文部省的统计数据以及各高校公布的问卷来看,日本高校学生评教的问卷设计有以下特征:

首先,重视教学大纲的作用。日本的大学一般在学校官网上公开教学大纲,以便于学生查看。教学大纲贯穿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在选课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教学大纲来对课程进行一个初步认识,从而选择自己更想修读的课程;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大纲清楚教师的课程安排,以便更好地掌握课程进度;在复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大纲来复习课程内容,达到不遗漏知识点。大多数日本大学都会在问卷中的教学内容部分向学生提问教学是否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以及询问学生在选课之前是否认真阅读教学大纲,这可以看出日本的大学对于教学大纲的重视程度。

第二,重视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日本高校在问卷中多数会问及学生的课前、课后学习情况,以及其对课程的出席率与上课的积极度。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一方面可以多维度考察课程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客观评价问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来讲,如果学生无一次缺席课堂,那他对课程以及教学的理解度就高,也容易使得学生的满意度变高。除此之外,将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还会根据课堂人数的多少区分评教结果。例如,南学(2004)曾指出其在松山大学2002年下半学期开课的292个班级进行调查,发现听课人数与课程评教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课程人数越多,评教也就越低。因此,日本高校的学生评教不只单纯评“教”,同时也注重评学生之“学”。

第三,日本高校的学生评教问卷重视授课环境等硬件设施的调研。日本的大学在设置问卷时大致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法、学生自身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这几方面进行设计。其中一个特点是问卷中会对硬件设施进行调查。例如会向学生提问老师展示的板书和PPT、资料等是否清晰易看,教室环境是否整洁有序,空调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等。这些硬件设备的保障对于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而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满意度的调研,也对学校整备教学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每所学校的问卷设计也有不同的个性化问题。例如,有些学校的问卷中也会设问教师对于成绩评定是否有详细的说明,通过教师向学生就成绩评定做出详细的说明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成绩的顾虑,确保成绩评定的公平性。

三、日本高校学生评教问卷中的学科特色问题

本文通过对日本主要国公立及私立高校的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采用的问卷是全校统一的。但是,也有部分日本高校在设置问卷时按照自己的学科特色设置了不同于其他课程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确认该学科的具体情况。下面用以下几所大学来举例说明。

东洋大學作为日本最早进行学生评教的大学之一,在学院独立提问一栏,法学院和社会学院设置了与专业相关的问题③。法学院增加了两个问题:(1)学生毕业就业倾向(选项包括公务员、民间企业、研究生、其他、未定);(2)修读这个课程是否加深了你对未来职业、方向的兴趣。社会学院增加了两个问题:(1)是否花时间预复习这门课程;(2)这门课是否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该问针对用英语授课的课程以及与留学有关的课程和语言课程)。

立教大学在学院独立提问一栏,经济学院设置了与专业相关的5个问题④。以下两个问题针对基础研讨班。(1)是否提高阅读经济相关类文献的能力;(2)是否掌握撰写概要和报告的能力。以下三个问题针对信息处理入门1课程:(1)是否具备应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能力;(2)是否具备应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材料的能力;(3)是否具备从网上获取经济和统计数据相关资料的能力。

同志社大学在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学生课程评价问卷中,共有以下几个学院设置了与专业相关的问题⑤在外语教育的英语课程中,设置了与专业相关的9个问题:(1)每周花多少时间独立学习英语(不包括备课和复习);(2)以下问题如果选择“不清楚”“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请解释原因。①分配给你的班级水平是否合适,②课程材料和内容是否合适,③课堂进度是否合适,④按照学生的熟练程度分班授课是否合适;(3)听力是否有所提高;(4)口语能力是否有所提高;(5)写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6)阅读能力是否有所提高;(7)演讲发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8)对语法的理解是否因这门课而有所提高;(9)是否拓宽有关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知识。在外语教育的I.C.T. Tutorial课程中,设置了与专业相关的11个问题:(1)作业量对备考托福是否合适;(2)如果在上述问题中选择了“合适”以外的选项,请解释原因;(3)作业的内容是否适合备考托福;(4)如果在上述问题中选择了“不太合适”或“完全不合适”,请解释原因;(5)教科书、补充材料以及教学水平是否合适;(6)作业、词汇测验的数量是否适当;(7)通过学习本课程,已提升(或可能提升)以下哪些技能(可多选);(8)如果在上述问题中选择“其他”,请描述具体技能;(9)是否积极参与课程、完成作业;(10)出国留学的想法是否有所变化;(11)学习英语的想法是否有所变化。在创意日本课程中,设置了与专业相关的1个问题:本课程是否提高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在职业发展课程中,设置了与专业相关的1个问题:这个课程是否有助于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有更多的思考。在保健体育课程(实践技能专业)中,设置了与专业相关的3个问题:(1)该课程是否有助于你的健康和健身;(2)该课程是否有助于养成锻炼的习惯;(3)是否愿意继续学习这门学科的技能。在保健体育课程(理论专业)中,设置了与专业相关的2个问题:(1)该课程是否有助于你的健康和健身;(2)该课程是否有助于养成锻炼的习惯。

从以上问卷可以看出,日本的大学在设置问卷时按照自己的学科特色设置了不同于通识课程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确认该学科的具体情况。例如,同志社大学在外语教育的英语课程中,设置了与专业相关的9个问题,其中包括通过这门课程自己的听力、口语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演讲发表能力、对语法的理解是否因这门课而有所提高以及是否拓宽有关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知识等,这些问题都是从课程本身出发进行设计,使得问卷内容更贴合课程本身,这使得问卷结果也更有参考性。

四.思考与启示

在我国高校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评教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制度起步较晚,发展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也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上述对日本高校学生评教问卷的考察分析,我们看到日本高校在学生评教的问卷设计上除了注重对教师的评价,也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学习物理环境等进行评价,这些因素都对教学效果的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部分日本高校的学生评教问卷还针对不同学科进行设计,因课制宜,为课程量身打造的问卷能够有效提高问卷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注:

①别敦荣,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②https://www.mext.go.jp/a_menu/koutou/daigaku/040

52801/002.htm

③https://www.toyo.ac.jp/academics/improve/organisati?鄄

on/fdsd/survey/#2020

④https://www.rikkyo.ac.jp/about/activities/fd/qo9edr0

000005dbr-att/report15.pdf

⑤https://clf.doshisha.ac.jp/evaluation/evaluation.html

参考文献:

[1]陈佑清,陶涛.“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

[2]陈国海.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

[3]「令和2年度全学教育科目 学生による授業アンケート報告書【集計結果分析編】北海道大学高等教育推進機構

[4]安岡高志(2005)「学生の質·量を充実させるために」大阪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原子力工学専攻編『学びに成功する「よい授業」とはなにか』大阪大学出版会:111-127

[5]南学(2004)「学生による授業評価におけるクラスサイズの効果」『松山大学論集』第16号:60

[6]文部科学省(1991)『大学教育の改善について』(中央教育審議会答申)

[7]文部科学省(2011)『大学における教育内容等の改革状況について』

[8]文部科学省(2012)『たな未来を築くための大学教育の質的転換に向けて―生涯学び続け,主体的に考える力を育成する大学へ―』(中央教育審議会答申)

作者简介:

赵凌梅(1986年12月-),女,汉族,博士,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与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
学生评教促进教师教学长进
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云模型的高校学生评教方法研究
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措施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
学生评教制度下教师授课努力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主体评教结果差异现象及原因探析
高等学校学生评教问题的分析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