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飞自我 以“游”诱教

2021-04-15钱俊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幼儿分析教学

钱俊莉

【摘要】幼儿园最常见的活动形式是游戏,因为游戏符合当前学前儿童的阶段性特征,游戏是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最有效、最提倡的一种活动形式。而手指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中最简单方便的形式之一,引起了了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者的关注和兴趣,开始探究手指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现状和应用价值,使得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在幼儿园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

【关键词】手指游戏  幼儿  教学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125-02

近年来,手指游戏在幼儿园的应用逐渐开始普及和兴旺起来,从小班到大班的各个活动环节中,都有手指游戏的参与。手指游戏是最为简单、有趣,实施方便的游戏形式,通过手指游戏来增强手指之间的灵动性,以及指间的力量,使得手指粗大动作向手指精细动作转化,同时锻炼了多个感官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能力,是一种实践中的创新。

一、幼儿园教师应提高专业知识,促进手指游戏发展

(一)提高理论水平,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幼儿园教师应该反思自己专业知识的理论贮备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小班“奇妙的手影”中教师应如何将游戏与艺术的课程设计更加和谐,活动目标如下的设置是否合理:尝试用自己的小手变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根据手影联系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在游戏过程中感受手影的乐趣。教师根据游戏设计目标开展活动,是对幼儿的整体身心情况的把握和负责,是游戏准备充分的体现。其次,幼儿园教师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进行活动的设计,多研究其他教师成功的案例,多交流,互相观摩彼此成功的活动设计。并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手指游戏课程计划及时进行调整[1]。

(二)丰富活动素材,重视内容创新

教师可以从幼儿园规定的教材中选择优秀的作品,还可以借助实践中的需要,满足幼儿现有阶段的困惑和认知来开展手指游戏,让幼儿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成为其手指游戏创作的源泉。如手指游戏《小蚂蚁避雨》中可以让幼儿清楚明了地知道发生了什么,遇见了谁,它们都是如何避雨的,最后小蚂蚁选择了什么东西来避雨,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编,问幼儿小蚂蚁还会遇见哪个小动物,它们可以怎样避雨,然后编成儿歌,丰富手指游戏素材。同时教师可以将歌谣与绘画相结合,让幼儿将自己脑海里的小蚂蚁形象画出来或者鼓励幼儿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出整个故事的情节,使素材更加丰富多彩[2]。

(三)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是处于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思维、动作、行为紧密联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行为还没有区分开来,更适于在玩的过程接受知识,感知世界,并且喜欢模仿。所以,教师选择的内容材料时,要了解幼儿,以幼儿的发展程度和知识贮备情况为基础。如在指印游戏“好看的仙人掌”准备阶段,教师应在提供的数量上,类型的丰富程度上下工夫,如游戏道具,仙人掌的图片、视频等,用这些材料辅助,并且提供实物进行观察,暗示幼儿通过观察仙人掌并和提供图片进行发挥,鼓励幼儿边观察边创作[3]。而大班的幼儿对事物喜欢穷根究底,求知欲高,教师在手指游戏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幼儿发展抽象思维,学会掌握和运用已有的游戏感悟。

二、幼儿园促进手指游戏资源开发,孕育本园特色

(一)多方面发展,进行适宜的设计与改编

首先幼儿园应成立手指游戏研究组,传递手指游戏对幼儿成长过程的意义与价值,鼓励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并支持和带动幼儿玩手指游戏。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大中小班所有的教材中合适的,带有现代教育涵义的手指游戏,和研究组成员进行研讨和归纳,并进行改编,提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新奇的活动形式。家长可以利用现代化工具网络、视频等各个渠道,与幼儿一起学习拍摄,参与其中。同时每周在班级内开展手指游戏展示平台,鼓励幼儿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手指游戏学会并在幼儿园展示,教给其他的小朋友。教师过程中将有教育价值的、可行性强的进行记录。在选择时要注意与幼儿园教学要求相统一。使手指游戏与幼儿园课程融合过程中的求同存异,突出园本的特色,发展手指游戏的地方特质和园本课程

(二)多元化发展,促进与幼儿园活动相结合

1.手指游戏引入学习活动——辅助教学设计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在最大程度上体现手指游戏的协助特点。例如,在语言领域中,可以把复杂冗长的故事,创编成手指游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加深记忆,避免了枯燥的接受过程,营造了自由自在、活力四射的氛围。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字的单双数、加减法和倒数时,可以利用手指游戏的直观性,使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绘画活动中,定期开展歌谣连环画、指印画等形式多样的手指游戏活动,使形式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宽广,增强幼儿对艺术的欣赏与喜爱。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在新年时可以和幼儿一起学习手指游戏《新年好》,在今年的新冠状病毒的防疫中,可以教给幼儿《听我说,谢谢你》手指游戏,来表达对一线人员的感谢与致敬,使幼儿学会心中有爱。

2.手指游戏融入游戏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利用手指游戏的特征制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可以使幼儿尽快融入幼儿园活动,与同伴共同玩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如例一:《打招呼》:第一段两人通过模仿表演小蚂蚁打招呼的方式(碰碰觸角点点头)来设计、商量小朋友们见面了是如何打招呼的,并相其他的小朋友表演出来,在直观环节中最考验的是幼儿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同伴相互商量、配合的勇气。例二:《拍手歌》(双人),通过双人的手指游戏,增强两个人之间的认识和相互的配合,对于幼儿来说,每个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人理解的程度和接受知识的快慢也不一样,跟着节奏相互配合,是对幼儿动作的挑战,也是对幼儿相互之间配合、理解,包容的一种考验。教师要利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更深层次的合作。

3.手指游戏引入生活活动——培养良好习惯

常言道:“一日生活皆教育。”学前儿童在园的每个时段都可以付之于教育,包括在排队、坐姿、进餐、午睡等各种零散的生活活动中。如例一《讲卫生》,通过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将手指游戏与日常生活习惯相结合,让幼儿学会了要早起,要及时刷牙,做一个干净又卫生的好孩子,使幼儿更加自觉地做好卫生习惯,但是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短时期内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情景,抓住有利教育的机会,及时进行强化,反复地提醒。同时,教师要言传身教,对于幼儿的穿衣服、入厕、翻看图书、使用工具,教师要及时利用手指游戏来强化。使幼儿对健康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和深化,及时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规范。

三、家长树立家园合作观,促进亲子关系

(一)提升自身素质,正确定位自身角色

家长的素养对幼儿的成长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幼兒的是非观念、人生态度、良好的品德与修养都是来自对家长的模仿,而提升家长的素养的关键在于家长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该互相理解。家长更应该正确认识自身角色,支持教师的工作,增加自己的知识贮备量。例如,在亲子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师的建议、要求,阅读相关的教育书籍,了解关于手指游戏的现状。同时利用幼儿园家长会、专家讲座等各种学习机会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的教育方法方式,并实践到生活中。另外,家长利用信息及时与教师联系,把教师视为平等的合作者和朋友,在家配合教师进行家庭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主动了解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幼儿做好示范和表率作用,积极帮助整理和归纳知识经验,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

(二)积极参与活动,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亲子活动是家长融入幼儿园,参与幼儿成长的重要途径,家长积极参与手指游戏活动,最重要的是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和认识到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家长自身在游戏里充当的作用。实践表明,经常不参加幼儿园活动,会影响幼儿性格的形成,对幼儿的心理创伤特别大,产生心理的自卑和巨大的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会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的形成。而亲子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舒适的环境,幼儿的多种能力能够得到激发与塑造,更乐于表现自己。家长也能直观地、有效地了解幼儿的现状和需求,客观地评价幼儿的成长状况,对幼儿有更真实的认识,才能反思自己,制定适宜的教育培养方案。所以,家长应该在“家园共育”中承担合格的角色,积极效应幼儿园号召,配合教师的工作,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4]。

四、结束语

手指游戏的玩耍过程是幼儿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经常开展手指游戏活动有利于大脑与肢体动作的联系更加频繁,配合更加默契,二者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通畅。加强幼儿教学中游戏的应用能够快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思莹.浅谈手指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9(24):154-155.

[2]李桦.手指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及价值探析[J].好家长,2019(49):99-99.

[3]曾慧.怎样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化手指游戏在幼儿活动发展中的运用[J].文学少年,2019(24):185-185.

[4]吉荣平.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促幼儿多种智能发展的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B,2019(1):55-57.

猜你喜欢

幼儿分析教学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