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对提高病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2021-04-15许帅盛文杰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2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微课

许帅 盛文杰

【摘要】微课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与高职高专实验类课程教学要求高度融合,有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在分析微课优势的前提下,以病理实验教学为背景,探讨微课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和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  病理实验  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2-0193-03

一、引言

病理实验教学是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很多难点,对学生操作要求较高。将微课资源应用在病理实验教学中,是解决病理实验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探索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应用途径。

二、病理实验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传统。诸多高职高专的病理实验教学过程采用传统模式,教师完成课前讲授后,由学生根据实验手册要求进行现场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形成试验报告。学生并不能亲身体验到病理实验教学的全部实验环节,对病理实验的理解终究有限;另一方面,教师也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实验情况,试验报告容易流于形式化,最终偏离病理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成功率偏低。病理实验教学需要操作动物体实验模型,学生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实验错误;由于一次病理实验教学时间长度有限,学生一旦发生实验错误,很难有弥补的时间,对后续实验步骤产生明显影响。即便教学采取课前示教方式,但是示教过程相对程式化,没有体现病理实验过程中的复杂性因素,示教实际意义不大。

三、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

(1)教学效率高。微课充分利用视频载体,记录教师进行某次教学的全部过程,例如教学活动的核心、主题、流程等等,也可以记录教学活动的知识点、疑点,使得教学过程有血有肉并更加完善。微课资源时间较短,将教学内容通过言简意赅的方式体现在视频中,整体呈现出简单实用的特征,贴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

(2)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专业教学与互联网的结合,意味着教学灵活性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微课资源的应用,则是专业教学过程与互联网融合的代表模式。一方面,诸多微课资源发布在互联网环境中;专业教学中可以广泛应用互联网环境中的教学资源,扩充教学视野。应用微课资源意味着互联网的教学价值被进一步发掘,很多辅助教学过程可以在互联网空间中完成,实现实验教学场景的扩展效应。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阶段针对性更强,有效弥补传统课前课后学习阶段中的盲目效应,教学过程不再完全拘泥于课堂。应用微课资源是突破时间空间因素桎梏的关键方式,学生对教学过程会产生更多的思考;在互联网环境的支撑下,学生学习行为更加主动。

(3)复用性优势。教学微课是可以反复播放的,以病理实验教学为代表的诸多课程教学过程存在很多难点,这些难点仅凭教师一两次的讲解可能难以理解。学生在课下环境中借助微课资源,对个人未能及时掌握的内容进行反复观看,通过多次播放讲解,逐步加深对知识难点的理解,进而全面理解课程内容。由此体现出微课资源的复用性优势,“一次制作,反复播放”,为学生深刻掌握实验教学的全部内容提供通畅的渠道。

四、微课设计制作思路

(1)贴合教学内容。设计微课的基本原则是贴合教学内容,并与实验教学的基本思路相对应。例如针对动物病理实验微课的设计,首先要介绍这次病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原理,列出病理实验中需要的工具、器材以及动物标本;随后介绍本次病理实验教学的注意事项和关键要点,并根据病理实验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作为本次病理实验教学的具体思路。

(2)指明教学主题。一次病理实验教学过程包含较多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流程,通过微课制作体现这些技术要点和关键项目,对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把握病理实验教学中的细节因素,有助于降低病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发生错误操作的概率。

(3)合理利用微课制作手段,保证微课质量。病理实验微课包括教学视频、讲解内容的多个组成部分,微课制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上述内容的教学效果,甚至整次病理实验教学课程的效果。制作的微课视频要符合画面清晰的基本原则,视频光线控制合理得当;病理实验操作涉及到很多细小的环节,微课资源需要清晰展示这些细小环节的具体操作方式,符合病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微课视频声音音量大小适中,教师口述讲解与字幕对应,学生通过字幕加深对教师讲解内容的理解程度。微课文字内容要准确得当、言簡意赅,力求通过最短的文字阐述教学内容;注意微课内容的深度以及展示方式,以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为优先选项,提升微课教学效果。另外要注意微课内容的长短,一次微课视频时间长度不宜过长,控制在7~8min为最佳状态,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时间变化规律相对应,同时促进碎片时间的利用。

五、与病理实验教学的结合路径

(1)在课前预习中应用微课。疾病实验模型的复制并非易事,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动物死亡现象,延误病理实验的宝贵时间。病理实验面对的疾病实验模型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操作过程中不多加注意,则会因为操作失误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传统分组病理实验过程中经常发生实验结果大相径庭的显现,原因就在于学生操作的不规范性,也使得病理实验教学质量“打折”。由此可见病理实验教学中的“示教”作用,在“示教”过程借助微课资源,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给予精确指导,促进病理实验成功率的提升。病理实验教师在掌握实验课程要点的前提下,将病理实验过程制作为微课,将实验操作中的关键点、重点以及易错点体现在微课资源中,并在病理实验教学群组中共享。微课资源播放方便,播放载体类型较多;学生可以将群组中的病理实验微课资源下载到手机中,随时随地观看教师布置的微课资源,真正实现微课资源与病理实验教学的完美贴合,病理实验“示教”过程更加灵活,“示教”效果明显提升。以肺水肿实验教学为例,这一实验的难点在于小白鼠心肺的取出,如果完整取出小白鼠心肺方可保证实验的成功。教师借助微课资源清晰展示心肺取出实验过程,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反复揣摩小白鼠心肺取出实验的要点和操作窍门,并在实际病理实验中注意这些事项。

(2)教学方案中应用微课。病理实验课程的根本因素在于实验设计方案,通过设计方案体现病理实验教学的思路。若要实现优质病理实验教学效果,需要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做好病理实验教学的相关准备。关于病理实验教学课程,需要自主制备实验模型,设定实验思路和方法,按照实验方法合适使用实验模型资源。病理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动物实验教学,学生在动物实验微课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动物品种并准备实验用具,同时做好实验过程中的药物准备,一般情况下使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也可以根据病理实验微课的指导,选择家兔作为实验模型。微课资源中展示了动物病理实验的过程和原理,学生按照微课资源的提示,自主进行动物病理实验,并通过自主性的实验教学锻炼个人学科能力,对学科的兴趣也在逐步提升。一次完整的动物病理实验,涉及到动物麻醉、插管、药物配制等多个环节,同时包含记录仪器、医学仪器的使用;学生借助精细化的仪器,观察实验材料的物理变化,通过解剖验证实验材料的机理,个人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注重与临床现象的结合。关于病理实验教学与临床环境的结合,同样发挥微课资源的作用。以探索肺水肿现象教学过程为例,教学开始之初播放一段微课资源,展示实验肺水肿的临床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建立对肺水肿临床现象的初步认识,实现病理教学的“入门”效果,对肺水肿的发展机制形成初步认识。在认识肺水肿病理的基础上,进入到病情详细教学阶段,通过对病情的观察和判断,认识到肺水肿病情的详细特征,进而引导学生对肺水肿病情进行详细分析。此过程中巧妙应用微课资源,教师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准备一段肺水肿患者的视频信息,着重展示肺水肿患者在临床状态下表现出的症状特征,并引导学生开展思考。为保证学生思考的有效性,教师在该阶段中采用设问方式,确保学生思维方向正确。例如教师结合微课资源采用常规的“三段论”问题模式,首先要求学生总结病人的改变点,由此思考发生改变的机理,最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这种问题。与此同时将“三段论”问题融合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寻问题的最佳解决思路。完成病理实验后针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形成自己的临床病理分析结果;随后由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结果,结合肺水肿病理实验,得出导致肺水肿的临床原因。

六、微课应用效果

(1)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病理实验教学的操作属性很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则是病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病理实验教学的机能实验教学过程,需要借助疾病实验模型;通过对疾病实验模型的复制操作,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疾病的症状以及临床环境中的表现;整个过程前后联系紧密,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态度和专注度都有较高要求。为验证微课资源应用效果,将同班同学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学生的学情完全相同,其中一组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发布的病理实验微课作为课前预习,另外一组学生采用常规课前预习方式;经过验证表明课前预习观看微课的学生组,实验操作成功率100%,另一组学生的成功率只有55%。没有观看微课的学生,在肺水肿病理实验教学中问题频现,例如肺组织处理不当、肺系数偏差较大等,都对最终的实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由此可见微课“示教”的重要作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升,并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与探究精神,有效提升病理实验的“示教”效果。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病理实验教学通常采用小组实验方式,小组内部的学生分工合作,每个学生完成病理实验课程的部分步骤,但是参与到全部步骤是不现实的。将病理实验教学与微课结合,有效解决传统病理实验教学的弊端。学生在观看微课资源的前提下,应用学校提供的实验场地和实验资源进行自主实验,体验一次病理实验课程的全部环节,保证病理实验教学的全面性;学生在参与病理实验全部环节的同时,对病理实验教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病理实验教学具有较强的研究属性,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开放实验环境中进行自主实验,将本人实验过程录制为视频并上传到病理实验课程群组中;教师通过学生录制的视频,掌握学生病理实验课程的学习情况。对于优秀的学生自主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将对应的视频进行修饰处理并制作为微课资源,通过自主制作微课,实现对微课资源的更高层次使用效果。学生自主录制上传的视频都具有微课的属性,每一份自主“微课”资源,对应一名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借助学生在群组中提交的“微课”进行评价,为学生的病理实验学习过程提供意见和建议,促进病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

(3)促进教学与临床结合。病理实验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秉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理念,将实践因素融合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尤其要注重病理实验教学与临床教学的结合。通过病理实验教学完成教学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病理实验教学的能力导向。可见这种临床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为病理实验教学带来更多的实用因素和兴趣因素;微课资源的加入,则为肺水肿病理实验教学注入更多活力,有助于高职高专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也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专业思维的有效途径。

(4)实现分层教学。病理实验教学需要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的具体学情各有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对病理实验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将学生划分为多个群组,每个群组内的学生学情相近。这种对同班学生的区别对待方法,也是实行分层教学的基础,有助于教师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是对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升级。对于学习态度端正、但是在病理实验学习方面存在短板的学生,将其划分为一组,引导该组学生进行反复学习,有助于提升病理实验学习效果。高职高专学校依托微课网站建立病理实验教学互动区域,教师通过微课网站发布一次课程的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习授课内容,通过任务量化表方式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学生需要如实填写本人的病理实验微课学习情况,并将任务量化表在正式课程开始前发送到教师处。教师根据全部学生提交的任务量化表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开展针对性教学,每一组的教学内容深度以及答疑内容层次都是不同的。微课资源在其中起到关键的学生分组依据作用,是教师在课前阶段掌握学生学情的关键。

(5)提升教师水平。将微课资源渗透在病理实验教学体系中,对于教师能力的提升也是一次宝贵的契机。病理实验教学微课虽然简短,但是对教师提出了综合性更强的要求。微课制作过程中需要教研组学生的通力配合,探讨病理实验微课的制作方向和思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分组带教要求,并将病理实验课程中的共同讨论因素融合在病理实验微课中。微课制作过程也是对此前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针对此前病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在微课制作中予以解决;同时考虑到教师在课后场景中探讨病理实验课程的要求,将问题的解决分析过程融合在课后学习的微课资源中,方便教师总结一次病理实验教学的成败得失,发挥微课资源的“纠偏”作用,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并不断优化教学体系,是提升个人病理实验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借助病理实验教学微课实现教学经验共享,对专业教师团队的成长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七、结束语

病理实验教学实践性很强,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积极应用微课资源,也是高职高专病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因此要认识到微课资源的巨大价值,推动病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琳,陳皓,梁海薇,等.在高职高专病理实验教学中渗透微课的探索[J].心理月刊,2018(2):2.

[2]盛玉荣.微课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体会[J].教育,2016(5):77-77.

[3]刘起胜,曹寅生.微课在高职高专院校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心理医生,2017,23(9):259-260.

[4]陈峰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7):391-392.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