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1-04-15孙国秀
孙国秀
【摘要】语文像是学科之间的纽带,与各个学科紧密相连,学好语文对学好其他学科有一定的铺垫作用。然而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当重新审视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从内心重视,从行动实践。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以及语言思维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范围,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丰富而有意义的素材。因此教师应当有效利用课外阅读课程,有计划地组织课外阅读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重要性 部编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015-02
教材是精粹这是毋容置疑的,然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只基于教材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对教材中的内容加以延伸,做到立足教材,延伸课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阅读机会和阅读素材,拓展学生知识范围的同时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好习惯。坚持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库,还可以加强学生對语文知识的汲取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相对比较好动、浮躁,对他们而言,阅读的过程不仅是一次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次祛除浮躁、静心阅读的过程,也是一次修身养性的过程。长期坚持阅读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当量变达到质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得以提高。小学学生正处于教育的黄金阶段,教师应当起到领路人的主导作用,不断探索适合小学生的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水平。
文章就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提升的策略方法。
一、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一)学生和教师对语文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的学生包括家长和老师,普遍对语文课外阅读不够重视,未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停下脚步,去细细品尝一本好书,一篇美文。[1]当下的大环境,每个家长都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比课内时间还忙,奔波往返于各种兴趣班和才艺班之间,即使休息的缝隙,又会被广受小学生喜爱的各类电子游戏所迷恋。很难空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学校,部分教师更关注眼下教学成果以及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未能及时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鲁迅先生曾说:“读书写作如蜜蜂一样,只有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所以要读过很多书,有过很多的输入,才能有所输出。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由此可见,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而言意义非凡,家长、老师以及学生都应当重视起来,并实践之。
(二)选取的课外阅读素材与教材缺乏必要的联系
课外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外阅读的选材上理当“立足教材,延伸课外”,并且延伸课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回归课本。所以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应当基于教材的内容来选取,重视课外阅读与教材内容的结合,通过课外阅读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全面。
(三)所选的课外阅读素材无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教育处于教育的起步阶段,是各种学习习惯的养成的阶段,教师应该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兴趣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推动学生的探知欲和创造力,并对接下来的学习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选择贴合教材、贴合小学生生活实际、充满趣味的阅读素材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此外,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也要进行把握,太难的阅读材料,容易让小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知难而退,从而浇灭对阅读的热情和积极性,无法达到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
(一)重视课外阅读,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教师应当明确学生对待课外阅读、对待语文这门学科的态度,这是非常重要的。选取一些符合小学生知识水平范围内可理解的,趣味性较强的阅读素材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2]小学生通常求知欲浓厚,好奇心强,简单易懂且富含趣味性的阅读素材更容易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且容易做到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爱上阅读这件事情,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知识越丰富,求知欲越浓烈,对语文学的探索就越深入,兴趣就越浓厚,然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助力器和催化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这样的催化剂,学生对语文学习持以乐之者的态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很容易提高,教学质量随之提高。
(二)重视课外阅读,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避免枯燥乏味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应当化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和理解并通过总结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探索求知的精神,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教师不应当只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和学生阶段性看得见的成绩,而应当肩负起启迪学生智慧,开发学生阅读领域的空间的重任,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重视课外阅读,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巩固和理解
由于篇幅的关系以及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教材在编排的时候或许只是节选了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将与教材相关联的篇章作为课外阅读的部分补充进来,这样一方面扩充了学生的阅读素材,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让学生更深入地去挖掘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此外,教材内容的选取不仅全面而且综合性强,因此不会将一位作者的多篇文章同时包含进来。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和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创作风格等,进而去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去尽可能多地阅读作者的不同类型的文章去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社会背景下想要表达的心声,进而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把握,同时扩大了学生阅读的范围,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和储备。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一)烘托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
为了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营造阅读的环境,开展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说在班级设置“我爱阅读”主题的图书角,老师结合教材以及学生认知水平选取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统一放置在图书角,学生可以在阅读课或者课余时间去图书角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来阅读。另外还可以定期举行“读书漂流”的活动,鼓励学生从家中将自己最喜欢的图书带2~6本到學校,然后和自己的同桌,或者前后左右等进行交换阅读,正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不仅能促进小学生阅读的热情还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去写读后感或者阅读积累卡,上面主要包含阅读书籍名称或文章名称、作者、阅读时长、好词摘录、好句摘录、画一画、读后感想、老师评价、家长评价这样的条目,通过这些很明确的读后“作业”来明确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阅读,学生就会更加认真、更加耐心地去读,这样的阅读也更高效。
(二)重视阅读方法,巧用阅读技巧
正确的方式方法可以避免走弯路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也不例外,对于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正确阅读方法的引导,通过科学、简单易懂的阅读技巧来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方法之一,可以建议学生采用粗略阅读与精细阅读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阅读。具体做法是,拿到一本书首先从书的引言和目录进行阅读,先对整本书有一个大致范围的了解,然后从目录中先选取那些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和精读。方法之二,由简入难进行阅读,并逐步确立阅读兴趣。具体做法是,对于像《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记》等这类书目,对于小学生而言,有很多的版本可以选择,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识字水平以及层次不齐的认知水平去选取难易程度相当的版本去阅读,甚至可以优先选取简易版本,比如《中华上下五千年》,对于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可以选择太阳鸟新课标大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样的简易版本进行阅读,因为简易,简单好懂,学生会产生更多的疑问需要去进一步阅读才能解答,这样就顺利成章地让学生自发地愿意去追求下一阶段的阅读,这个阶段就可以选择写给儿童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十本,带注音,实现阅读阶梯型跨越。另外上下五千年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司马迁写《史记》,那么下一步,学生如果想探究《史记》,就可以进行写给孩子的史记全套的阅读。逐层推荐,阅读的框架逐渐扩大,知识面不断拓展,阅读兴趣越来浓厚。所以好的方法、好的技巧对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活动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文章深意,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深意,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和动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涵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黎永香.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1):1.
[2]陈卫.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