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导向构建高效的高中思政课堂
2021-04-14马永英
马永英
摘 要: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提高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其中优化问题导向,切合学生学情和学生最近发展区,有效提问,让知识问题化,问题知识化,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启迪心智,锻炼思维,最终构建高效的高中思政课堂。
关键词:问题导向;基本原则;高效课堂
一、 “问题导向”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思辨性的学科,思辨也是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理性精神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太注重知识的传递和知识的机械记忆,忽略了学生思维的锻炼,这显然已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如何让高中思政课焕发生机,闪烁思辨的光芒,从而让学生爱上思政课,喜欢思考、喜欢探究?笔者认为“问题导向”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力。那什么是“问题导向”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就是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学会思考,并能将思考和发现表述出来,教师从而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脉络,它是促进学习者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第一是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以问题为教学起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师生互动;第二是以解决问题为任务驱动,目标导向性强,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方向感,在教学结束后有达标感”。但是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老师没有认真钻研教材用缺乏思维梯度的低层次问题提问学生,教学中经常出现“是不是”“对不对”“是吗”“真的吗”等伪问题,这样的问题低效又随意,缺乏思维含量,没有启发性,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或者提出的问题脱离教材过于深奥,使学生无从下手,课堂冷场,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这样的问题既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浪费了课堂时间,而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毫无意义。那什么样的问题既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又能构建高效的高中思政课堂?笔者认为必须优化问题导向,遵循正确的问题导向原则。“坚持优化问题导向,促进动态生成,富有智慧地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在问题的提出与探究中高效达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维目标”。中学思政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基础知识,更在于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善于分析问题,逐步培养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的思维品质。因此,政治教师需要在教学预设中反复研究问题提出的科学性、严密性、逻辑性,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导向的特殊功能。
二、 优化问题导向需把握基本原则
(一)尊重课程标准和教材,关注问题设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
教师在备课中要仔细研读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所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所讲课题的课标要求。对课标和教材准确理解,充分掌握,深入分析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设计好每个教学目标。厘清教材的知识体系与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拆分出重难点、易考点和易错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把不同章节、不同科目的知识点做到信手拈来,成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吃透教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考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围绕准确的教学目标创设问题,这样的问题设置才能回应教材,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以学生的三维目标为着眼点,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不是游离于教学目标”。
以《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宗旨》为例,从两位老师在情境导入时不同的问题设置,反思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如何优化问题设计的原则。教师A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将本节课的教学框题改为“如何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篇章?”课题的修改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这样的问题设置给学生误导。情境导入时课件中给出一个数字1867和一扇大门的图片,请问同学们这两个信息说明了什么?你有何感受?此问题给学生一种不知所以然的感觉,学生对此也是毫无反应,课堂陷入了沉寂。像这样的问题给人模棱两可的感觉,创设的问题脱离课本,问题设置不严谨,带有随意性,没有明确的指向,太宽泛,学生的回答陷入不着边际的猜测。而教师B的情境导入是播放“中国的朋友圈”视频后,思考两个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果?(2)我国外交取得累累硕果的原因有哪些?相比教师A的问题设置更加贴近教学目标,直切主题,提问明晰,有较强的教学指向性和针对性,既符合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调动学生的分析、概括和归纳能力,情感上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但情境导入播放的视频“中国的朋友圈”内容都是外交口水战中中国硬核式的措辞,并没有很好地展示我国外交成就,以至于创设的问题和视频内容相脱离,问题问的是有哪些外交成果?但视频中却没有体现,给学生无话可说的感觉,此时作为教学情境的视频显得画蛇添足。归根究底,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没有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要求,教材的第一目是中国外交硕果累累,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从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活动的成就。教师若要弃之而求新,也应该尊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然后有指向性和针对性地设置问题。
(二)以生为本,关注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和启发性
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如何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论是课前预设还是课中教学都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能力、知识构成、知识储备来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有梯度性、层次性的问题。哪些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就能完成,哪些知识点的完成需要老师点拨,哪些内容是学生难点,需要教师重点强调才可以完成等。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合理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问题的数量,避免教师信口开河地随意提问,这样设置问题才能在课堂中有的放矢,教学上游刃有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