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数学文化

2021-04-14刘海霞

考试周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

刘海霞

摘 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在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各学科文化和学科素养的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融入数学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还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以及数学的核心思想方法,从而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形成一种数学的思考习惯。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独立思考,并且有着更多的创新性的想法,而不仅仅局限于数学老师对数学习题和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不仅学会数学,更加能够去学会如何学习数学,了解数学的根本思想,这对于学生长远学习来看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因此,文章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数学文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

一、 引言

数学文化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潮流,在教学过程当中融入数学文化,便意味着不再是简单地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将数学的内涵和核心思想以及数学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使是能力再强的老师,所能够教给学生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一个学习能力再强的学生,其能够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因此,如何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及数学思想,是当前教育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并且数学文化不仅包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还包括数学发展史数学语言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融入数学文化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面学习数学的过程。接下来,文章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讨论。

二、 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

数学思想作为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被教育界不断地提出和重视。在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但是当前有很多数学教师并没有真正将数学思想理解透彻,甚至有些数学教师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混成一谈。思维是一个过程,数学思维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数学思维能力,就是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只是狭义的数学思想,或者说数学思想是包含数学思维的。而数学思想则是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得出的本质认知。数学思想包含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整体划归思想等。

当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注意到小学生年龄较小,所学的数学知识不多,因此所能够接触到的数学思想也较为有限。比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小学并没有学习函数,因此这个数学思想学生便无法掌握。但是其他数学思想学生都是可以学习的,比如在讲解分数的运算的时候,便可以运用化归的思想。分数是学生接触到的一个新的知识,在之前没有接触过,但是分数与小数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分数的过程中可以将小数与分数一起讲解。以小数的运算作为铺垫,以小数的运算作为引子来讲解分数的运算。将分数的运算划归成学生学过的小数运算,让学生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未知的知识,这样通过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更加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此外,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可以运用归纳和推理的思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立体图形,而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因此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如何求得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因此便可以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由每个面的面积之和来算。

三、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并且对于融入数学文化也有很大的帮助。素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一件事,所形成的一种平时的修养,也就是说已经把一件事给形成了一种习惯。数学学科素养包括数学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本学科内所应当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因此,学科素养也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数学学科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并且通过大量的数学知识积累以及训练数学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学习经验,来形成数学思维习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重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并且在解题的过程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使学生用数学的思维习惯去思考数学。其实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学生都是一个数学老师教出来的,而且都在一个教室内学习,但是有些学生可以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没有学过的,或者复杂的问题。而有些学生则不具备这种能力,老师没有想过的问题这些学生就不会做。这就是由于没有形成一种数学思維习惯,数学学科素养没有养成。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习题划分类别,每次讲题时将一类数学题拿出来讲,为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学会这一类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并且从这些方法当中去教给学生数学思维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

四、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除了数学思想和数学学科素养外,数学文化还包括数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数学家的故事等。这些内容虽然看似与数学解题毫不相干,但是这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可能都会有疑问,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数学是如何得来的?而通过了解数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便可以为学生解答这些疑问。

了解数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不仅仅可以为学生解答这些疑问,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如何得来的,这些数学知识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哪一个问题得来的,因为数学知识始终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数学知识大部分都是通过现实中的问题来的。了解数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还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比如人们在早期进行交易的时候,需要对交易的东西进行价值的计算,因此便出现了加法和减法。而随着交易的物品逐渐增多,加法和减法在计算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便出现了乘除。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如何得来的,而不至于让学生学习数学时只是学习数据的计算,对于数学的用途却一无所知。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这些伟大的数学家是如何思考的,通过这些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并且这些故事也可以为学生带来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比如高斯求和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列求和的基本概念,并且学生看到高斯在小时候便有了如此聪明的想法,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再比如阿基米德创造几何表面积和体积的求解方法,可以将立体几何求体积的部分与之相结合进行教学,在为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融入进阿基米德的想法,让学生了解到伟大的数学家的思考方式。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