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学运用策略研究

2021-04-14杨映

考试周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分享道德与法治探究

杨映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究与分享”栏目承载了教材教学活动主体,是教材为师生教与学精心搭建的“脚手架”。该栏目在教材设置和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可以根据栏目思维拓展、情境探讨、完善信息、行动导向等主要类型深入研究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探究;分享;教学

一、 “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设置意图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即经过深入探讨和反复研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美国国家科学院1996年发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探究定义为:为解决某一问题,通过使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解决方案和结果預测,以及交流这一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意在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矛盾、困难、疑惑,学会反思、分享个体经历和感悟,构建个人知识与情感的认知体系,有针对性地通过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调用已有生活经验,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有所感悟,在感悟中有所成长,为个人成长提供实践指导。

二、 “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主要类型

从设置布局看,“探究与分享”栏目是教材各小栏目的重点。在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018年12月第2版)四个单元八课二十个框题中,“探究与分享”栏目共出现88次,是六个小栏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栏目。在各个单元各个框题中,“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布局不均,最少的有两个,最多达到6个,主要布局4个。“探究与分享”栏目设置在正文位置,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对栏目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基础上理解知识、在情感体验中内化知识,为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打好基础,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从呈现形式看,“探究与分享”栏目多以“活动+问题”的形式呈现,内容丰富多彩,如读图分析、材料分析、填空辨析、小组活动等,依靠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思考,在探究与分享中掌握道德伦理、心理健康、法律法规、国情时事等知识,逐渐形成优良品质。

从设计类型看,“探究与分享”栏目类型大致可划分为思维拓展类、情境探讨类、完善信息类和行动导向类四种。

第一,思维拓展类,主要侧重于对一种或几种不同的、相冲突的观点进行思考、辨析与探讨。例如,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中对“我是学生,税收与我无关”和“税收关系你我他”两种观点的看法。本活动通过两种观点的辨析,探讨税收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第二,情境探讨类,主要侧重于教材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针对情境和问题进行自主思考或小组探讨并发表意见。例如,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中的情景设计“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角色展开讨论,以理性精神分析处理纠纷方式的恰当与否,帮助学生树立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意识。

第三,完善信息类,即通过留白的方式,将关键信息呈现给学生后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后补充完善空白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和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例如,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三框“基本政治制度”中的“请查阅资料,完善下列表格,并向同学介绍”,让学生基本了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演进过程,从具体事例中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的,进而认同和拥护中国这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四,行动导向类,主要侧重于学生通过行为努力达到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养成,是将课堂知识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重要环节。例如,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二框“加强宪法监督”中的“请试着创作表达学习宪法心得的作品”。此活动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参与宪法宣传活动后表达对中国宪法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促使学生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三、 “探究与分享”栏目存在的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特别注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体验获得知识,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经过笔者对“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育实践后,发现“探究与分享”栏目无论是设置上还是教学中均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材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既是教师的授课之本,也是学生的学习之本。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在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

1. “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数量设置过多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框题下设置的“探究与分享”栏目少则两个,多则五个。从整体上看,过多的“探究与分享”栏目缺乏综合性,容易导致教学的碎片化,减低栏目的教学实效性。从实操性看,过多的“探究与分享”栏目容易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导致课堂教学时间更加紧迫,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对栏目进行删减或合并,由于各地区教师的业务水平不一,如此操作可能会使“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学价值不能充分体现。

2. “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内容缺乏主题性

“探究与分享”栏目是每一课题中教学主题的重要承载方式,应与教学主题紧密相连,互通互融。然而,部分课题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为了使前后内容过渡自然,或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辨析课题中的重要知识点,“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背景材料或设问会与教学主体缺乏匹配度,这样对学生来说,容易导致思维混乱,不利于其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能力;对教师而言,容易增加教师的备课强度,不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和践行“探究与分享”栏目。

3. “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深度缺乏分级

猜你喜欢

分享道德与法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孩子,我们慢慢来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