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评点主体的偏误与辨正
2021-04-14蔡燕
蔡燕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写到:“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本书了,雖《国策》《史记》都作事迹搬过去,何况《水浒传》。”[1]如今金圣叹批评的读过书之后“只记得若干事迹”的中学生多矣!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化浅阅读为深阅读呢?
评点是个好方法。所谓“评”,就是评论,或言简意赅或洋洋洒洒;所谓“点”,意即圈画标点,留下印记,突显阅读直感。
“评点法”以书面留痕的方式强化学生细读深思的意识,并引导其逐渐走向阅读自觉。再者,评点内容允许百花齐放,便于学生自由专注地读书,在感受文本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中的评点主体是中学生,他们是尚在成长中的少年,学习态度千差万别,鉴赏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引导他们避免偏误,读出真体悟,评出真感受。
一、提倡“真工夫”,避免敷衍了事
评点是相对弹性的作业。阅读的文本千变万化,评点主体也千差万别,教师不可能机械地限定学生每篇文本评点多少处,每处写多少字,圈画出哪些内容。懒散的学生就可能偷工减料,敷衍了事,应付教师。即使作出相应规定,有些学生也是随意圈画、应付了事。这需要教师仔细甄别,下真工夫,使之走上正轨。
曾经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对话·拓展》中三个短篇作品的评点,有学生反映语文作业太多了,有学生觉得语文作业太少了。有人两小时完成,有人十分钟就完成了。这固然与学生阅读的速度相关,但更多与学习态度相关,关键不在“能不能为”,而在于“愿不愿意为”。走马观花看一遍文章,可以一目十行,留下粗疏的印象,加上两句隔靴搔痒式的感叹,这样的评点不要也罢。有一个学生评点到诗歌就写“物是人非的感慨”,自鸣得意,以为找到了快速完成作业的捷径,其实是自欺自误。只有真正深入文本,才能有所得。
二、提倡“真阅读”,避免惟书是从
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不是万能的,不是至高无上的。中学生阅读教学中接触到的文本当然是中外的优秀篇目,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品也没有尽善尽美的。有些作品有时代的局限,有些作品有作家的偏好,若是对阅读书目仅仅是虔诚地仰望与聆听,那么很难培养起真正的审美的眼光。中学生需要采取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以自我的眼光,对作品表明自己的态度。
阅读作品时,不妨思考,作者说的都对吗?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没有逻辑上的缺憾,有没有情感上的偏差?如果有瑕疵,我们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这恰恰是批判性阅读的起点。比如《说木叶》这篇经典之作,林庚先生总结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其二,“木”暗示的颜色是微黄的、触觉上是干燥的。阅读时可以反推,有没有例外呢?事实上,“木欣欣以向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等句子中,“木”给人的感觉是湿润的、绿意盎然的。那么,《说木叶》这篇文章是不是就没有价值了呢?自然不是。林先生的作品是艺术精微的体验,而不是科学上毫无例外的规则。深入思考,才是“真阅读”,才能写出“真评点”。
三、提倡“真见解”,避免人云亦云
教师要引导学生评点出自己的真见解,避免人云亦云。阅读教学中评点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文本,揣摩其间的旨趣。而当代社会,各类资讯极度发达,教材及各类资料提供的阅读篇目早已不是完全新鲜的,学生很轻易就能占有教学参考资料或者网络资源,如果学生仅仅是将现有的资料“乾坤大挪移”,缺少了自己的斟酌与品味,就会被他人的看法左右,跟评点的要义背道而驰。
这部分学生是因为偷懒,让别人的头脑占据了自己的大脑,缺少思考。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新鲜感去阅读文字,才可能使他们写出鲜活的评点。
另有一部分学生,评点跟着参考资料亦步亦趋,乃是源于不自信。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读看起来很高深的文本,害怕出错,害怕遭到别人的嘲笑,因而没有底气将自己新鲜的体验记录下来。久而久之,也会对教辅资料形成依赖,被牵着鼻子走。这一点,需要教师提前告知,表明评点的规则,提倡尊重自我的阅读感受,认识有过程,评点也需要修正才可能臻于完善。
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经让高一的学生在第一学期阅读《边城》《呐喊》等书目,要求写读书笔记,很多学生是以文学评论的方式完成的,有些虽然不够成熟但可圈可点,例如《论边城的乡土性》《边城中的黄狗》等篇目。学生必然要经过细致品读之后,才能选取这样新颖的角度,作出自己独特的解读。而有些篇目来自于网络,一望即知,甚至原作者的名字都列在其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评点的态度,不屈从别人的解读,相信自我的阅读认知,如果确实理解错误,纠正之后也能化为自己的精神血肉。
四、提倡“真感受”,避免思维固化
中学生在评点时,已经是具有一定知识积淀的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2],固有的观念是评点的基石,但同时也可能形成意义的遮蔽,造成鉴赏的障碍。有些学生思维固化,评点完全概念化图式化,缺少真正的鉴赏。
例如,鲁迅的作品《五猖会》,父亲逼着“我”背完书再去参加五猖会,“我”觉得索然无味,作者在反思教育方法,而有些学生却认为“文章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这是来自于学习《祝福》等课文的经验。“礼教”二字似乎成了鲁迅作品的标签,被评点者很随意地贴在了《五猖会》之上。
再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欲扬先抑,前面部分描写了阿长的一些可笑的言行,表达了鲁迅对她的悲悯、同情,后面部分表达了鲁迅对阿长的感激、怀念。但有学生评价前半部分作者对阿长“哀其不幸、怒气不争”。学生先入为主,认为鲁迅是耿直的民主斗士,对所有看起来愚昧可笑的小人物都是“哀”且“怒”,没有想到鲁迅这样铮铮铁骨的硬汉也有内心柔软的一面,真是可笑可叹!
与此相似的是,提到李白就是豪放飘逸,忽略了《相逢行》等诗篇中李白浅吟低唱的清新婉约。说起杜甫就离不开沉郁顿挫,漠视了《望岳》等作品中杜甫的豪迈情怀。将作家不同的作品概念化,以作家的共性取代对具体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这样的评点方式要不得。否则,遇到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就傻眼了。
当然,共性与个性非但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如果从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出发,再联系其他作品,形成对一个作家的整体感知,由个别到一般、以点带面,这种评点方式就可圈可点、值得赞赏。
五、提倡“真鉴赏”,避免言语粗疏
评点来自于读书时对感悟的随手记载,“我手写我心”,但是自我感受的表达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审美性。如果对文章已经理解到位了,但评点时用日常未加修饰的大话、空话、套话来表达,则未免不美,令人感觉亵渎了文本。
例如,评点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很多学生从“酒”入手来评点。有学生评点:“魏晋的人喝酒多,我们要少喝酒。”评点淡而无味,简陋粗糙。
而有些学生的评点颇具韵味:“或为了追求物我两忘,追求精神解放;或为了明哲保身,显示自己与动乱的政事无关,他们将自己的灵魂浸泡在了酒中。”再如:“在这些名士沉浸酒香之中、看似无忧无虑的外表下,我有时会惊讶地发现一颗孤独的灵魂。”语言具有抒情性、感染力。
当然,阅读教学中的评点以表达自己的理解为主,要有概括力,不可能要求所有评点者都能斐然成章,但评点是文学再创造的过程,评点者要稍稍留心于遣词造句,避免与原文天差地别、太不“般配”。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细读深思,避免评点偏误,从而主动与作者共同建构文本的可能意义,使阅读成为自觉本能,实现语文素养的自然提升,不亦乐乎?
参考文献:
[1]金圣叹.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M].长沙:岳麓书社,2015:4.
[2]冯忠良,武新春,摇梅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