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立德树人,深耕学科特质
2021-04-14胡奎平
胡奎平
立德树人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是教育的根本方向和使命。所以新课标也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作为一门富含立德树人教育元素的人文基础学科,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立德树人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中小学学科德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德育主体的缺位,德育体验的缺失,学科特质的缺席导致学科德育弱化。究其根源,是学科学习与道德生成被分割开来,导致知行分离,德育教育脱离实际、牵强附会,收效甚微,甚至空白。所以语文德育融合势在必行。
语文学科的德育并不是教师空洞的口头说教,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融合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浙江省特级教师蒋传一说:“语文课中最成功的思想教育,是学生觉察不到老师是在进行思想教育。”这就是说要落实学科德育的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就必须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素养提升与道德智慧生成的有机统一。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尝试从下面四条路径开启语文学科立德树人与学科融合之道。
一、重构课程 务立德之本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进入教材的文本课程资源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内涵,重构诸多德育元素的语文课程自然就是立德之本。入选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文本,其中包含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担当、环保意识、生命意识等多种德育元素。如:《最后一课》弘扬的爱国主义情感;《散步》蕴含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紫藤萝瀑布》诉说的面对不幸的坚韧意志;《愚公移山》讴歌的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孟子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责任担当;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等。这些闪烁着光芒的道德元素,犹如璀璨群星,散落于语文教材之中。而这些丰富的德育内容又分散在各册及各篇具体课文之中的。上下课文之间,上下单元之间,在德育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德育实施上也没有系统的安排。这就需要教师慧心独具,善于发掘,巧于整理,大处着眼,细处落笔,重构出教材内容、德育价值、学生认知三者高度契合的课程。
以统编版七上语文教材为例,教材有五个单元,主题分别为“亲近自然、感受亲情、学习成长、人生之舟、生命之趣”。这五个单元中对应包含的道德元素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情感体验、生命思考;葆有童真、心怀感恩;修身养性、人性光芒;尊重生命、自省精神。我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自然、学习、情感、人生”四个维度宏观规划,重构出“生活情趣、成长历程、善良初心、人生思考”四个道德指向的德育系列课程,借助语文文本和隐含的德育课程,巧妙地在学生的感动点、醒悟点、分歧点、困惑点、矛盾点等节点上展开灵魂的重塑,学生借此缘文悟道,因道解文;教师相机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从而促成学生的道德生成,实现学科素养与道德智慧的共同内生。
二、丰富体验 营立德之境
没有课程支撑的学科德育是假德育,同样没有学生体验的学科德育是伪德育。
传统的德育注重口耳相传,采用文本传导灌输的方式,导致德育知行分离,育人低效。道德意识、道德观念之所以能够悄然潜入学生心里,监督学生的道德行为,这与他们的切身体验和深刻感悟是密不可分的。德育过程是一种体验过程,更是一种唤醒和内化的过程。体验是教学与德育的黏合剂,是学生道德信念生成和发展的催化剂。教学中只有引领学生体验感悟,才能触动其心灵深处,使其产生认同感,从而把抽象的道德概念、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教育目的。
教师要善于借助语文特色活动和微项目学习,营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典型的道德情景,全力打造立德的生活圈和心灵场,让学生从中体验、感悟、内化、提升,在学习、质疑、讨论、认同中实现道德的发现和内生。
我一直着力为学生打造经纬纵横,关注生活的生活圈。我尝试以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为经线,以当今热点的微项目学习为纬线,构筑语文学科德立德新网络。传统节日如中秋、重阳、元旦、端午、春节、清明、元宵等节日来临之前我会适时安排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去体验传统节日中厚重的内涵。这是我语文教学活动的传统保留项目,也就是学科融合稳定静态的经线。而最近发生的热点时事随时动态补充,进行专题研讨,或时事评论,或演讲辩论,或专题写作。二者相互勾连,互为补充,相映成趣,为语文学科德育构筑一个典型鲜活的德育场。经纬纵横,包罗万象。立德生活圈中,教材只是一隅小世界,生活却为一方大天地。
在学习了《散步》后,恰逢中秋节,我组织了一次“中秋节话亲情”相关的微项目学习。经线为中秋节日厚重内涵,纬线为“被漠视的亲情”。大家踊跃参加,其中的一个小组,专门进行“亲情”相关的课本剧表演。从剧本的素材本色取材,来源自己经历,本色呈现;到剧本文字字斟句酌,推敲琢磨;再到演员角色敲定,排练入戏;甚至到道具准备,舞台设计。孩子们亲力亲为,全身体验,倾情参与。他们演出时情感饱满、全心投入,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诠释了“亲情”,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神大餐。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深化了自身的亲情意识和责任意识,学科德育融合不着痕迹,浑然天成。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所以语文学科的德育融合不应仅局限于教材这一隅小世界,而是生活一方大天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鲜活的素材,丰富的活动,亲身的体验,入境入心,实现德育的内化和智慧的生成。
三、善用生成 觅立德之机
教学和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偶然的事情,教师要把握时机,顺势立德,妙手偶得,自有柳暗花明之妙。
记得我在上《论语十二章》《述而》这一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时,一个调皮的孩子在课堂上把手枕在脑后,做仰睡状,引起全班哄笑。我耐心询问之,他回答说:是在模仿体验“曲肱而枕之”中“枕”的姿势。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探究和立德的契机。我首先肯定了他的质疑精神,我的鼓励极大鼓舞了学生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大家就乐于思考探究。然后我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探讨“枕”的何种姿势最契合文本和作者本意,课堂立刻活跃起来了。指导学生的探究行为,借此培养学生回归文本的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经过讨论和探究,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和文章思想推断“枕”的最合理姿势应该是“枕着胳膊趴着睡”,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体验着道德的内生,他们对孔子的清贫自适的生活情趣,君子崇尚的忧乐观和安贫乐道的精神有了自己独到深切的体验,从而感受并领悟到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不断地追求道德的充实与完善,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
学科育人,根本在于激活学生潜能,健全学生个性。因而,善于创造和捕捉各种时机,尊重学生独特的、真实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人文情怀,语文学科教学和立德树人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和无穷魅力。
四、深味语言 聚立德之韵
“教育即生活,文学即人学。”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人学是生命之源,是文化之根。着眼文本,立足语言,反复诵读,深耕意蕴,品味真意,语言细微处自有大乾坤。
文章的思想内容都是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把思想内容发掘出来。诚如古人所云:“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运用有声语言的表现技巧,把握适当的停顿,适度的轻重,语调的扬抑及音色的处理,声情并茂,以声入情,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化情感体验,完成德育内生。学生的年龄和阅历决定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与领悟是有限的,特别是一些感情深沉、内涵丰富、韵味浓厚的文章,反复朗读就是最好的路径。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受到激发,撼动心灵。这样,即使是看似平常浅显易懂的文章,通过声音的感染,也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由言及意,寻言观意,以言会意,言意相合,以意育人,这才是语文学科人文本色,才是语文学科立德的“真味”。
语文学科教学立德,一定要遵循语文学科特质,结合课堂具体内容,融合德育元素,自然地在课堂教学融合立德,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应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的学科特色学习过程,明线是学科素养提升的过程,暗线就是德育素养潜滋暗长的过程。这样二者才并行不悖,才能水乳交融。自然就能达成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以心明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教育即生活[M].上海辭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