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童话般美丽
2021-04-14李镇西
编者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用自己的全部教育实践去探求“真正的教育”,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强调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我们特邀请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来谈谈他心中“真正的教育”。
在写下这个浪漫的题目时,我听到了一个极为残酷的消息——
四川泸州某小区的一名小学生迫于种种压力跳楼自杀了,离开之前还留下一封遗书。他写道:“我活得太累了,你们希望我从小便如同成人一般……我早已绝望。现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会儿……”
一个孩子,还是吹肥皂泡的年龄,按说不应该懂得什么叫“绝望”,然而他“如同成人一般”,确实被逼到绝望的境地。而他的愿望,不过是“能多睡一会儿”!
这样的孩子绝非个例。据《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儿童自杀率居世界前列。从近年各类儿童自杀的案件中就可以看出,这恐怖的数据是存在的。
当然,比起我国两亿名在校中小学生,自杀的孩子毕竟还是极个别的。可是,没自杀却同样感到绝望的恐怕就不是个别的了。或者说,没有感到绝望却感到了生活枯燥、学习乏味的学生,恐怕不少。
然而,教育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让我们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看一看吧。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回忆了他带着孩子在洒满阳光的原野上观察秋天的情景。
那是一个清晨,虽然已到十月,但树叶还没黄,时不时还有隆隆雷声,好像又回到了夏天。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学生们踏着草上闪烁的露珠,来到了他们经常去的一个山冈上,一起仰望朵朵蓬松的白云。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孩子们,看这朵云像什么?”他指着在天空飘浮着的一朵奇异云团问道。
“这是戴草帽的牧羊老爷爷,还拄着一根棍子。”一个女孩儿说,“你们看,他旁边还有羊群。前头是一只卷犄角的老绵羊,后面跟着些小羊羔……老爷爷挎着一个布袋,有什么东西还露在口袋外面。”
“这不是老爷爷。”一个男孩儿不同意,“是大雪人,就像我们冬天堆的那个雪人一样。看,他手里还拿着扫帚,头上也根本不是草帽,而是水桶。”
“不是,这不是雪人,是干草垛。”另一个孩子说,“草垛上是两个牧人拿着大叉。你们看,他们在往下扔草,下面停着一辆大车。这哪儿是老绵羊?是车。那是车辕,不是犄角……”
“这是个很大的大兔子。我梦见过这样的兔子。下面也根本不是车,而是兔子尾巴。”又一个孩子嚷嚷道。
…………
在叽叽喳喳的争论中,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张开了巨大的翅膀,飞过蓝天,飛过森林,飞向无穷的远方。然后,孩子们坐在草地上,围着苏霍姆林斯基,听他讲童话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幸福地回忆当时的情景:“我讲到远方的热带国家,讲到常年不断的夏天和奇异的星座、清澈碧蓝的大洋和风姿优美的椰林。童话在这里跟现实交织在一起,我好像开启了通向远方的窗口。讲到风土人情,讲到大洋大海,讲到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讲到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育人三部曲》第41页,毕涉芝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这样的活动,在帕夫雷什中学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常态。苏霍姆林斯基曾记录了他和孩子们在小山丘上的一次吟诗活动。那是秋天油画般美丽的原野:“隐没在果园里的村子、一望无际的田野、蓝色的山峦和林带,空气格外清澈洁净,地面上飘舞着银白色的蛛丝,蔚蓝天空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成行的候鸟。离我们所在的山丘不远,有一片丛林,林边长着一丛丛野蔷薇。我们常常去欣赏那串串绛红色的野果粒和悬挂在树枝上闪着银光的蛛丝,铭记每丛树的轮廓,眺望果园和村边的排排杨树。孩子们每天都发现一点新东西,葱绿的丛林眼看着披上深红色秋装,树叶泛映出奇妙的色彩变幻。这些发现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愉快。”(《育人三部曲》第48页,毕涉芝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如诗如画的大自然让孩子们成了诗人。拉里莎眼睛里闪出欢快的光芒,美妙的诗句脱口而出——
夜里落下露珠,
落入银白色的蛛网。
尤拉紧接着也吟了两句——
琥珀色的珠粒,
颤抖起来,
战栗起来了。
苏霍姆林斯基被孩子们的诗情感染,脱口接着吟下去——
太阳吮吸了露珠,
洗涤了银色的蛛网,
笑逐颜开的是那琥珀珠粒……
就这样,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个中年人带着一群孩子,一遍遍大声地吟诵他们新编的诗句,然后欢呼着,雀跃着……
后来,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激动地写道:“真正的思想总是饱含激情的;孩子一旦领略了语言的芳香,他的心就会激动。到田野、到公园去吧,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里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的学生成为聪慧的探索者,成为寻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我千百次地说,缺少了诗意和美感的涌流,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儿童思想的本性就要求有诗的创作。美与活跃的思想犹如阳光与花朵一般,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诗的创作始于目睹美。大自然的美能锐化知觉,激发创造性思维,使言语为个人体验所充实。”(《育人三部曲》第49页,毕涉芝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30多年前,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怦然心动: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教育啊!
(未完待续)
(本栏责编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