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理与路

2021-04-14周绍宝

文化软实力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历史使命实践路径

[提 要]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育人工作相结合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从理论层面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应有之义;从历史层面看,是中国共产党关于高等教育的经验总结;从实践层面看,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现实需要。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引领青年贡献青春力量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增强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实效的路径在于树立学生党建育人理念、明确学生党建育人目标、创新学生党建育人方法、完善学生党建育人机制。

[关键词]学生党建育人;生成逻辑;历史使命;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周绍宝:贵阳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党建作为基础性工作、高校人才培养作为中心性工作都必须开创“强起来”的新局面。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Z].教党[2017]62号.高校学生党建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发展学生党员的基本单位,是直接凝聚团结青年、引领教育青年、服务激发青年的主阵地。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育人工作相结合,是创新高校基层党建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高校组织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但进一步追问,高校学生党建育人何以能结合?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面临哪些新使命?探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生成逻辑、历史使命,对于强化高校学生党组织育人职责,优化高校学生党建育人路径都将大有裨益。

一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生成逻辑

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是指在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管理过程中,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达到育人的目的。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是统一的整体,学生党建工作本身就是立德树人的过程,其背后有着深层的生成逻辑,我们可以从理论、历史、实践等三个维度进行探讨。

(一)理论维度:基层党建育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应有之义

“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吕薇洲,马凯.思想建党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法宝[J].红旗文稿,2016(13):14.,作为肩负起直接发展、教育、管理党员的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不仅具有育人的功能价值,而且有育人的根本要求。基层党建育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思想建党的直接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于人类解放事业,并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参与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国际工人协会、指导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等,并在无产阶级政党创建过程中注重对进步成员主观世界的思想改造。1847年,在创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之时,马克思、恩格斯就非常注重对同盟领导人及盟员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努力清除同盟领导人和盟员头脑内诸如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等错误认识,逐步培养科学共产主义意识。同年12月,在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明确规定盟员必须“承认共产主义”,“每一个支部对它所接受的会员的品质纯洁负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9.,这些规定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需要承担起的育人责任。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第一国际的过程中,同拉萨尔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等进行了长期斗争,及时扭转了党内错误的思想认识,培养了大量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确保了第一国际的发展方向。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列宁在俄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认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2.317.,但是“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面对这种情况,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在自身建设过程中,注重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和外部“灌输”,才能在工人階级的头脑中形成共产主义意识,达到培育先进战士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建者,在面对“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8.的社会时,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5.,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加强对党员和革命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努力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肩负起凝聚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职责,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长期受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育人的目的。

(二)历史维度:高校党建育人是中国共产党关于高等教育的经验总结

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包含在高校党建育人的命题之中,是高校党建育人的具体展开形式。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高校始终是党关注的焦点,高校党建是党开展活动的重要舞台。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历程,无不与高校培育进步青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党建育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高等教育的经验总结。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校党建在成功建设一支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基层党组织的同时,注重引领青年学生运动发展,并在学生运动中培育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意识,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通过锻炼改造,积极吸收进步青年入党。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将党建与培育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者相结合,不仅为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中国革命以及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储备了大量人才,也为中国共产党在非无产阶级群体中建党积累了宝贵经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党建的思路和方向。

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前高校党建工作有几个重要特点:一是注重党对高校的领导,如1958年9月,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一切学校应该受党的领导。二是高校党建的方向从开展民主运动转向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己任。三是高校党建活动的形式是实行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在革命教育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四是加强了高校党建工作力量,建立了学生政工队伍,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注重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参见: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然而“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左”倾思潮严重泛滥,“踢开党委闹革命”,高校党建工作遭到破坏,高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严重瘫痪,许多青年学生陷入思想上迷茫,行为上盲从的困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及时汲取文化大革期间高校党建的经验教训,落实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拨乱反正”任务,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全面加强高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高校受西方各种思潮冲击,高校基层党建突显出思想阵地失控,育人职责不明,育人方式和举措不足、不力的弱点,高校党建与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相脱节。

在199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上,强调了党对高校的领导地位,高校党建要始终围绕学校育人的中心任务来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此开启了高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之路。第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情况概述.(2007-03-01)[2021-01-15].http://www.moe.gov.cn/s78/A12/szs_lef/moe_1416/s6628/s6629/201207/t20120711_139178.html.

(三)实践维度:大学生党建育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现实要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表明高校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展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之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塑造学生政治品格,为党培育接班人的战略之举。大学生党建与育人相结合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现实要求,具体体现在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学生党建育人是围绕高校育人的中心工作来提高基层党建质量的必然选择。新时代党的建设之所以突出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部分原因在于存在“仅仅就党建抓党建、脱离中心工作抓党建、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致使一些地方党的建设成效不高,乃至存在党建“自转”“空转”“虚转”现象。参见:刘红凛.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5.。高校育人工作是高校的中心性工作,高校学生党建只有主动融入中心,才不至于使自己逐渐边缘化,弱化其自身的组织功能和组织形象。高校学生党建与育人相结合,能有效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龙头地位,有效破解党员发展、培养、管理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过程轻内容、重形式轻结果的困境,达到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的目的。

另一方面,大学生党建育人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高校育人实效的迫切需要。据统计,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都曾向党组织递交过入党申请书,青年大学生在人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在政治上、思想上有追求进步的需要。与此同时,部分学生深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精神上变得“空心”,行为上走向“偏执”,看不到未来发展的方向。高校学生党支部不仅仅要面向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开展工作,其教育对象应扩展到全体学生,应积极借助学生党建平台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入党启蒙教育等,帮助青年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助推个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党建与育人相结合,能有效發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需要指出的是,在高校育人工作中,高校党建育人起统领作用,通过党建协调各部门推动构建高校一体化育人体系,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高校育人的普遍形式和重要路径。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则是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龙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品,更是新时代高校育人水平和成效的直接体现。

二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校立德树人必须承担新使命。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不同于一般性育人,必须立足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大叙事之中,突显出党建育人的政治战略定位,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引领青年贡献青春力量的历史使命。

(一)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党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前列,创新基层党建,为推进伟大事业保驾护航。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争创世界一流,努力建设高教强国的新阶段,高校必须以学生党建育人为龙头,勇于担当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1).。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战略任务,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准确辨析时代新人的内涵特質。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肯定他们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和追求,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回信勉励当代青年 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N].人民日报,2018-05-05(01).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再一次鼓励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4.。总体来看,时代新人应具备的基本特质有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实干精神。二是要准确把握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要义。“培养时代新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44.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就是要“立育人之德”“树有德之人”,通过学生组织文化、校园文化等,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意识和共产主义信念,并引导学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为民族复兴而建功立业。

(二)在进行伟大斗争中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01).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首要标准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始终成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当前,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时刻为应对外部风险、重大挑战而进行着伟大斗争,这些风险与挑战,如西方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民族分裂主义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挑战等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方向。高校学生党建育人不同于其他育人平台,不仅要在学生党组织思想建设中完成育人,更重要的是要在政治建设中实现育人;不仅是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党的接班人;不仅需要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宗旨教育。提升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质量是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障。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要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构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面对汹涌而至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许多学生因自身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不够,缺乏辨别能力,思想上陷入迷茫。因此,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应注重马列主义的理论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用社会主义价值规范引导个人的价值取向,筑牢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二是提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保证育人的正确方向。在高校学生党建育人中要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三是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党建育人通过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等,在行动中磨炼学生意志品质,巩固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提升育人质量。

(三)在建设伟大工程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5.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认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3.在当前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必须加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党组织,高校学生党建实质上就是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来巩固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学生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需要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来实现,需要通过育人的实效来检验。另一方面,优秀的学生党员需要学生党支部来培育,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能有效提升组织形象,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实现了党建与育人的一体化,手段与目标的相统一,能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把提升学生党支部组织力作为基础。组织力是指“党的基层组织为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所表现出来的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对党组织自身、对人民群众的能力。”江家城,冠清杰.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解析、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J].党政研究,2019(07):18.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既是一种“合力”,更是一种“能力”。在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中,选配一支素质精良的学生党建干部队伍,为学生党建提供必备的物资资源,是提升组织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必要前提。二是要把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生党建文化作为突破口。高校学生党建文化是学生党组织在长期的党建活动中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包含思想观念、组织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就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学生党建文化样式。构建富有时代特色的学生党建文化,在实现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同时,有助于提升组织政治站位、凝聚组织力量、增强组织战斗力,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在实现伟大梦想中凝聚引领青年贡献青春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代表著每个中华儿女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共同期盼,是历史赋予当代青年的重大使命。“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每个人都有梦想,青年一代在实现个人梦的过程中,只有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结合,把个人聪明才智投身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中,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需要积极发挥组织优势,不断凝聚团结青年、引领教育青年、服务激发青年,让青年学生把自身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要凝聚引领青年在实现伟大梦想中贡献青春力量,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塑造学生党建的组织形象,提升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凝聚力量。高校学生党组织的社会形象,不仅靠组织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力得以建立,更多地表现出社会公众对学生党组织的情感认同。在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中,需要发挥党员学生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生群众对组织的信任度;需要改变育人的工作方式,增强育人的亲和力。只有组织形象提高了,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凝聚力量才会增强。二是强化学生党建的政治功能,提升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引领能力。当前部分青年学生深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其政治意识淡薄、人生态度消极,价值取向功利。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强化学生党建的政治保障功能,发挥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更为崇高的理想目标。三是树立学生党建的人本理念,增强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服务意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行为准则。高校学生党建育人要始终关注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迫切需要,努力提高育人的精准性,在服务学生成人成才中,激发学生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贡献出青春力量。

三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实践路径

明确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生成逻辑、历史使命能坚定工作自信、增强责任意识。为更好地完成新时代赋予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使命任务,在实践中应从树立理念、明确目标、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四个方面入手,对其实践路径进行整体思考。

(一)树立理念,提升学生党建育人能力水平

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性思考后所形成的理性化看法和见解,它是客观事实的抽象性概括,是事物内部性质的外部表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能在高校学生党建干部队伍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升学生党建育人的工作能力和认识水平。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一是要树立“立德树人”理念。立德树人蕴含着对人才培养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73.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应重视德在人才培养中重要作用,育“有德之人”。当前部分学生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发展过程中,简单以学生成绩作为发展标准,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水平的考察,这是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高校学生党建育人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注重对学生“大德”“公德”“私德”的培育,真正把立德树人理念落到实处。二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高校的集中体现,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一方面要求学生党建育人要把促进和保障大学生成人成才作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育人活动中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另一方面,学生党建育人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育人中的主体地位,发动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中,实现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三是树立“三全育人”理念。“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要树立“三全育人”理念,必须做到充分发挥高校协同育人优势,在大学生党建活动中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的育人作用,借助课程教学、党校党课、学生管理、实践活动等平台构建立体化育人格局。

(二)明确目标,激励学生党建育人砥砺前行

目标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在一定时期内开展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检验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成效的标尺。明确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目标,可为学生党建育人凝聚力量,并激励组织成员在育人实践活动中朝着预设方向砥砺前行。

确认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目标,应立足于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并在学生党建独特的育人实践中进行确证。基于此,我们认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方面,高校学生党建育人作为高校育人体系中的一环,其基本目标也应与高校育人的目标保持一致,那就是培育履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时代新人,是高校针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现实回应,对此前文多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言。另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育人指向上不仅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还是为党培养接班人;在育人过程中既面向全体学生、还需面向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等,因此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应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根据育人对象特点而设定具体目标。如针对普通学生,学生党建育人目标应设定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青年,在育人过程中利用党建平台对学生进行世情、国情、党情教育,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如针对入学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学生党建育人目标应设定为培育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要认真履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政治理论学习质量,使其成长为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针对学生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学生党建育人目标应设定为培育忠于党和人民的共产主义战士,“育才造土,为国之本”,大学生党员今后必将成长为党之精英、国之栋梁,为此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必须注重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宗旨意识教育,在“争先创优”、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中磨炼其意志,考察其品质,并坚决把对党组织不忠的不合格党员清除出学生党员队伍。

(三)创新方法,助推学生党建育人提质增效

方法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对此,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方法比喻为过河的“桥”或“船”。创新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方法,可以提升育人质量、增强育人实效,但育人方法创新并不是一味地求变、求新,而需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并“探索新办法”参见:黄蓉生,樊新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9(02):10.,在继承中实现超越;需要在育人实践中围绕育人目标对各种教育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创新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方法,可按以下路径进行:一是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育人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是高校学生党建育人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不应把两者简单分割开来,应在“知行统一”中创造学生党建育人新方式。如高校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可适当安排社会调研课题,发挥调查研究法的育人作用,提升理论育人质量;在党员学生社会活动中,应预设活动的主题、目的,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个人撰写心得体会,并召集学生对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增强活动育人成效。二是坚持他教与自教相结合,在育人方法模式上有所突破。他教与自教相结合的方法是坚持育人主導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原则的具体表现。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在方法模式上应变“广播式”单向灌输为“交互式”双向互动,不断增强学生党建育人的效度。如在学生党员培养中采用发展性咨询法,在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采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法,在学生党建“谈心谈话”活动中采用说服教育法等,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育人实效。三是坚持虚拟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在育人方法形态上有所发展。当前移动互联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广泛运用网络虚拟技术已成常态,但在以“点对点”“键对键”的方式开展网络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一对一”“面对面”等现实教育的优势。在学生党建育人实践上应虚实结合,辨别学生思想共性与个性问题,采用团队辅导法、个人跟踪引导法等来提升育人质量效果。

(四)完善机制,促进学生党建育人有效运行

机制是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由此构建的运行方式,完善机制就是要协调优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促进保障系统有效运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要围绕育人目标,完善优化育人机制,把学生党建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为育人活动创设必备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保障,促进学生党建育人有效运行。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一是要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学生党建育人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联动,在组织结构上,应不断完善大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形成育人工作集中领导、统筹安排的局面;在育人路径上,充分发挥学生党建育人的龙头地位和先进作用,把党建元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大育人体系之中。二是要完善调节反馈机制。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应在党员发展培养、管理监督过程中对照育人目标,及时纠偏,保证育人正确航向,如坚持群众路线,通过党员学生民主评议、党建帮扶联络员制等多渠道收集反馈信息,修订完善学生党建制度,促进学生党建育人规范有序运行。三是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应完善党员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学生自评、群众参评、教师考核的三级联动考核评价机制。在学生党员发展转正环节实行公开答辩制度,引导学生党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让学生党建育人在阳光下健康运行。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历史使命实践路径
“只留清气满乾坤”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高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教育的使命研究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论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
美国政治极化的层次界定与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