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都城谣谚中的包公
2021-04-14王林飞
王林飞
(1.湖南城市学院 人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2.湘学研究院 湖南城市学院研究基地,湖南 益阳 413000)
宋代的包拯既无斐然文采,也乏显赫政绩,但他却一骑绝尘,超越同时代的名公巨卿,成为清官的楷模,被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开封有个包青天”流传千年,历久弥新。《开封府题名记》记载,北宋183位开封府尹,包拯为第93任,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包拯在开封府任职仅一年零四个月,却脱颖而出,与开封结下难解之缘,这当中谣谚的唱诵对传播包公声誉起了重要助推作用。作为北宋都城,开封在当时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这使得有关包公的谣谚能扩散至边邻四方。赵瑶丹《两宋谣谚与社会研究》部分内容简略提及了宋代开封关于包公的谣谚,[1]笔者不揣浅陋,拟在此基础上作一较为全面的探讨。
一、东京开封,包公扬名
开封古称汴梁,交通便利,宋太祖择其为京师,号东京,成为北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设置开封府:“牧、尹不常置,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导民而劝课之。中都之狱讼皆受而听焉,小事则专决,大事则禀奏。若承旨已断者,刑部、御史台无辄纠察。屏除寇盗,有奸伏则戒所隶官捕治。凡户口、赋役、道释之占京邑者,颁其禁令,会其帐籍。大礼,桥道顿递则为之使,仗内奉引则差官摄牧。”[2]权知府作为首都最高长官,掌管京城的行政、民政、司法、桥道顿递使等部门,地位的特殊使得开封府成为“一种兼具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双重性组织。”[3]皇族亲王包括宋太宗等都曾担任此职务,包公本只是这一长串名单中的普通一员,孰料成为包公演变为“司法之神”的契机。这当中,文人士大夫与市井小民创作的谣谚俗语对包公的口碑起了良好的作用,故都开封也由此深深刻上包公的印记。
(一)阎罗包老,笑比河清
包公39岁时重新出仕,在此后25年仕宦生涯中升、迁多达26次。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任职何地,都能勤政廉政,亲民爱民。他迁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成为京城开封及周边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因其刚正无私,执法严明,京城歌谣云:“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4]帝王、士大夫和普通民众都对包公称赞有加。
包公甫任开封府知府,官吏请其告知避讳。包公反问避忌何讳,群吏回答,包公祖先名字需避讳。包公义正辞严说自己没有避讳,只痛恨贪官污吏。开封府旧制,凡是告状者,都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府吏乘机敲诈勒索、营私舞弊,冤屈者因送不起钱财而告状无门。包公革除弊端,讼道畅通,百姓上告方便,可直接至公堂自陈冤屈,尽力降低司法通关节的概率。
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决定着城市的长远发展。身为开封府尹,包公在救火抗洪上体现了果断刚猛的风格。东京某巷子着火,包公紧急组织救火,一些地痞无赖相约戏耍包公,故意跑到包公前起哄,问包公是到甜水巷取水还是到苦水巷打水。包公快刀斩乱麻将其处决,使其拖延救火浑水摸鱼的诡计破产。
开封城突涨大水,包公查明原因是权贵势族侵占惠民河大量公地修建豪宅和水上乐园导致河流湮塞,屡疏不通。他即刻下令撤除花园水榭等违规建筑以疏通河道。达官贵戚在地契上造假,虚增长宽,包公开展实地核查,严厉打击权贵们胡作非为的嚣张气焰,巧取豪夺的恶行得以敛迹。包公在东京开封一战成名,“阎罗包老”的名声由此传开。
不仅如此,对于平民控告某显贵大臣依仗权势欠债不偿、企图赖账的诉讼,包公不仅批准状纸,且传呼某显贵大臣到堂上对质,促其还债。
包公天性峭直严肃,立朝刚毅,鲜有笑脸,人称“包希仁笑比黄河清”。初任开封府尹,胥吏列队将陈年案牍文书扔给包公,想给包公一个下马威,顺便试探其严明的底线。包公严格依法处理,责无旁贷,从此胥吏不敢弄事,文书也变得简明扼要。“天府虽称浩穰,然事之所以繁者,亦多吏所为,本朝称治天府,以孝肃为最者,得省事之要故也。”[5]都城开封人稠物穰,事情繁复琐碎,活跃着一批狡狯奸诈的胥吏。包公化繁为简,治理得井井有条,阎罗包老,实至名归。
(二)中丞称职,包弹有声
宋代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设御史中丞一人为御史台长,别以知杂御史一人为副,其他御史若干名。宋代御史俸禄微薄,以致御史台中流行着“聚厅向火,分厅吃食”之语。[6]15宋神宗熙宁以前,御史台极少贬斥,即使被追责外放,多是平出,很快又召回朝堂。御史台因事免职,依然谨慎小心,理政齐家无不尽心尽力。后来台官旋进旋退,贬谪复还者甚少,但吏习成风,不敢松懈。开封官治事大体上与外州相似,督察按举必绳以法,往往加以笞责。所以开封府尹罢官,胥吏一律甩手不管,甚至欺侮免职官员。时称“孝顺御史台,忤逆开封府”。[7]
包公担任过的监察官职有:监察御史里行、右谏议大夫、监察御史、知谏院、权御史中丞。在这些岗位上,包公都能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兴利除弊。据杨国宜《包拯集编年校补》统计,包公的180多篇奏议,有55篇指责了本朝人物,被指名道姓进行批评的有64人之多。
包公任御史中丞时以身作则,自奉清廉。敢于揭露腐败弊端,狠刹歪风邪气,有六弹张尧佐、七弹王逵之举。张贵妃想让伯父张尧佐担任宣徽使,朝议未通过。张贵妃不断提醒,迫使仁宗降旨。包公义愤填膺,慷慨陈词,唾沫飞到仁宗脸上。仁宗只得收回成命,还埋怨张贵妃:“你只管要宣徽使,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中丞?”[8]于是京城士大夫齐称包公为“真中丞”。
嘉祐年间,富韩公为宰相,欧阳公在翰林,包孝肃公为御史中丞,胡翼之侍讲在大学,皆极天下之望。一时士大夫相语曰:富公真宰相,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遂有四真之目。[9]
包公以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精神与当朝宰相、文坛盟主、理学先驱同时跻身“嘉祐四真”。
当时还有诗歌反映这种情况。包拯担任中丞,积极有为,恪尽职守。杨蟠赋诗,尾联云:“时论已兼言责重,莫教天下笑虚名。”[10]诗中引用汉朝薛宣执法严明,丙吉、魏相为政宽平的事例,勉励包公担当重任,做名副其实的谏官。
“包弹”一词最初出自李商隐《杂纂·不达时宜》:“筵上包弹品味”。“包弹”有指摘、批评、责备、挑剔之意。“义主贬损。”[11]唐末五代成为民间通用词语。
到了宋代,“包弹”一词增添了新的内容。包拯为御史台官,“严毅不恕,朝列有过,必须弹击,故言事无瑕疵者,曰没包弹。”[12]当时东京开封有两条谚语,即“司马家”与“包弹”。讥刺心术不正者,就说“你是司马家!”看到失误犯错者,就说“有包弹!”[13]47-48这样“包弹”就与包公产生了关联,特指包公的评点,而且是负面评价。
(三)徇私贪污,司马包家
包公担任谏官时,关心民瘼,议论朝政得失。任职开封府尹,令行禁止,天下称“包待制”,又号为“包家”。市井小民与田野农夫,见徇私者就取笑:“你一个包家。”见贪污者就说:“你一个司马家。”[14]259“司马家”指司马光。
司马光温良恭俭,严于律己,无论在地方或朝廷任职都践行仁政,体恤民生。在洛阳闲居时,名望甚高。司马光再次赴京上任,“都人奔趋竞观,即以相公目之,左右拥塞,马至不能行。及谒时相于私第,市人登树骑屋窥瞰之。隶卒或止之,曰:‘吾非望而君,愿一识司马公耳。’至于呵叱不退,而屋瓦为之碎,树枝为之折。”[15]民众夹道欢迎,造成交通拥堵,齐声喊道:“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2]10767可见,司马光深受民众爱戴,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交通并不便利、通讯极其落后的宋代,“包家”和“司马家”两个词汇一出现,就迅速从都城开封传往各地,成为当时的流行语。文人士子、市井小民、山野村夫、黄发垂髫都用包家和司马家来讥刺贪赃枉法者。
苏东坡《独乐园》诗云:“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京城贪污不才者,民众嘲笑道:“你好个司马家。”[16]文彦博派人侦察辽国情况时,亲见伶人表演类似节目,司马光清廉声誉北传至辽国。
明代何孟春《余冬录》记载“包家”和“司马家”两个词语在明代依然很流行,用来表达民众对徇私贪污者的痛恨。清代顾张思《土风录》记述了由“包家”和“司马家”两个反语词汇产生了“老包”一词,专指包庇纵容或奉承讨好他人者。包拯和司马光都具有直言敢谏、廉明公正的精神,余风遗响,泽被后世。
(四)包公无亏,宋祁有憾
仁宗嘉祐年间,翰林院很多人被提拔到中央政府任职。包拯为三司使,宋祁守郑州,二公风力名次最著人望而不见用。东京开封传出谣谚:“拔队为参政,成群作副枢。亏他包省主,闷杀宋尚书。”[17]参政,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副枢,枢密院副使,枢密院是掌管国家军事的机构。宋朝“以宰相主民、枢府主兵、三司主财,国家大务,莫重三者,故不得不专其职也。有正使位亚执政官,称省主;有副使位亚待制者,称省副。”[18]红杏尚书宋祁也非常郁闷。百姓制造舆论,替两人打抱不平,让朝廷感受到压力。第二年,包公升任为枢密副使,而宋祁以翰林学士承旨召。宋祁赋诗云:“梁园赋罢相如至,宣室厘残贾谊归。”称自己有司马相如、贾谊的才华,却得不到重用。
此事亦载《邵氏闻见录》,宋祁早先写有“碧云漫有三年信,明月常为两地愁”的诗句。包拯弹劾宋祁在成都多游宴,且其兄宋庠居于相位执政,不可任三司。于是宋祁不仅执政之望破灭,甚至连新任的计相之位也不能保全,再次被放外任。既不能回成都,也不能去开封,宋祁由此悲愤而没,世人认为一语成谶。
欧阳修上奏《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指责包公代任是蹊田夺牛,批评包公学问不深,缺乏考虑。在争议声中,“正人先正己、打铁自身硬”的包公就任三司使。
(五)饮人以和,刚而不愎
宋徽宗宣和年间,东京开封流传着四句反语:“寇莱公之知人则哲,王子明之将顺其美,包孝肃之饮人以和,王介甫之不言所利。”[19]寇准聪慧识人,常在真宗前指责王旦,王旦则夸赞寇准;王旦善于发掘人才,能成人之美。包公宴饮,不强人所难,和睦融洽。王安石实施变法,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指陈新法弊端;王安石回《答司马谏议书》称自己坚持变法是为天下理财。四句俗语简洁评价了四人的个性特征。
司马光曾与王安石同为群牧司判官。包公任制置使,时号清严。某日群牧司牡丹盛开,包公置酒邀请部属共同赏花。包公举酒相劝,司马光不喜喝酒,但强行一饮而尽。王安石则终席不饮,包公也不能勉强。司马光以此知王安石不能轻易屈服。
包公刚正严厉,说话直言不讳,喜欢当面驳斥僚属;但并不任性乖戾和偏狭固执,而是勇于认错,接受批评,对于僚属的合理建议,能虚心痛快地接受。吕公孺任开封府推官。一山民卖柴被盗贼夺走,山民在追赶时受伤。包拯命令鞭笞盗贼。公孺说偷盗而伤害主人,按法律不应判鞭笞。包拯认为吕公孺能坚守原则。到三司任职时,公孺为判官,包拯几乎每件事都能听从他的意见。
二、开封说包,意蕴深厚
包公忠君亲民、直言进谏、秉公执法、严厉肃贪的行径在积贫积弱的宋代引人瞩目。任职开封是包公封神、独享美名的重要转捩点,这有多方面的缘由。
(一)开封诸贤,包公独尊
北宋任职开封的名臣众多,他们都为开封的市政建设、治安管理等作出了积极贡献。与前后任开封府尹相比,包公文采并不出众、政绩并不突出。然而都城开封的文人士子与市井小民一起创作了数十首谣谚来褒扬包公的公正廉明,成为开封舆论的风向标,并融汇到京城的其它文学样式中,对开封城市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时期,开封还流传着“执政四入头”之语。当时选拔宰相参与中枢执政,大部分是从三司使、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里挑选,俗称“四入头”。包公曾被加封为龙图阁直学士,惟独缺一翰林学士。按照惯例,知开封府多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姜遵、薛奎担任开封府尹,为政清严公正,人称“姜擦子”和“薛出油”,[20]民众既尊敬又畏惧。包公担任开封尹,仁爱百姓,刚柔并济,政声卓著,令人心悦诚服。
范仲淹任职开封府,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京城肃然称治。开封城也流传着赞美范仲淹的谣谚,即“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21]325韩琦与范仲淹在抗击西夏、守卫西北立有军功,边境百姓言“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21]326范仲淹的文治武功深得人心,被宋人誉为本朝第一人。士子庶民还有“洛阳水月”及“范青天”之谣。[22]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认为:“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概不一二见,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23]德才兼备、气度恢弘、忠君报国的范仲淹是千百年间难得一见的社稷之臣。
嘉祐三年(1058年),欧阳修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事,接任包公职务。司马光则担任开封府推官。包公以威严御下,名震开封。欧阳修简易循理,不求赫赫之誉。有人以包公之政激励欧阳修,欧阳修认为人的性格迥异,施政风格不能盲目效仿,而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欧阳修扬长避短,以宽松简明治理开封,京城井然有序而未出现散漫懈怠现象。又有人提出质疑,欧阳修回应说:“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24]包拯以威严名震京城,欧阳修以宽简誉满朝野,殊途同归,并产生了“严而思包严之道,宽而思欧宽之由”的警世名言。
南宋词人周密记录“开封府有府题名,起建隆元年居润。继而晋王、荆王而下皆在焉。独包孝肃公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深。”[25]元代文学家宋褧回忆自己在开封看见宋进士及开封府题名碑。司马光和包公名下,参观拜谒者指石成痕,约有寸深。包公与司马光皆因清廉受到民众关注。
西羌俞龙呵归顺朝廷,进宫朝觐皇帝,对押伴使说:“平生闻包中丞拯,朝廷忠臣,某既归汉,乞赐姓包。”[26]宋神宗同意其申请,赐名包顺。紧接着俞龙珂的哥哥瞎药亦率部来降,赐名包约。西羌归顺大宋,因仰慕包公忠君为民、秉公执法,改汉姓为包。包公崇拜从中原大地传播到青藏高原,以至于很多吐蕃人都以包姓为荣,对于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孝肃包公,名塞宇宙”,[27]并非虚言和夸大之词。
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或遭政敌诋毁,或为文名所掩,或成争议人物。惟包公廉洁无私,成为清官最典型的代表,说明民众亦有自己心目中的一杆秤。范仲淹与司马光声名远播,谥号为“文正”。而包公字希仁,范仲淹字希文,容易产生混淆。明代编写包公故事的俗文学作品就开始移花接木,将文正公的名号赐给包公,还让包公中了状元。
(二)君臣际遇,相得益彰
宋代统治者重文轻武,完善科举制度,通过科举,选拔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官吏。优待文人士大夫,培养士大夫气节,强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实行高俸养廉。宋代文人士大夫现实境遇的改变、社会地位的提高,直接刺激了士大夫阶层心理态势、精神面貌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当朝重用文士的国策使北宋士大夫的角色意识发生了转变,大丈夫当兼治天下,经世济民。包拯公忠体国、廉能清正的情怀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宋代君王不杀大臣言官。“秦汉以及五代,谏净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许以风闻,而无官长,风采所系,不问尊卑。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前廊庙,则宰相待罪。”[28]士大夫不用担心因言获罪。君主能够“容受谠言,养成臣下刚劲之气。朝廷一黜陟不当,一政令未便,则正论辐辏,各效其忠,虽雷霆之威不避也。”[29]士大夫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善于纳谏、敢于直言的民主和谐、言论自由的政治环境。
按制度,御史入台一百天,如未上奏议纠劾言事,需缴罚款充公,称之为“辱台钱”。仁宗时期有一御史供职三月而一言不发,将要受到处罚。某天该御史忽然写奏章上书议事,众人以为所言必是大事。结果是检举皇宫厨师做饭时,饭菜里夹有头发。辞云:“是何穆若之容,忽睹卷然之状。”[6]15御史都以正直干练举荐,这种奏议竟不追责,可见宋朝仁宗时期广开言路的程度。
担任御史的包公经常直言不讳批判朝野,言论倾动朝野,仁宗和颜悦色接纳。近侍认为是刁难皇帝,仁宗却说:“忠鲠之言固苦口而逆耳,盖有所益也。设或无益,亦无所害,又何必拒而责之。”[30]宋仁宗雅量非凡,能容忍尖锐犀利的批评,这也是成就包公极为重要的因素。
其后,宋英宗掀起濮议之争,台谏官员大多贬黜出朝,京城流传“绝市无台官”的谚语。“然人主犹采物论,朝廷正人未尽去,公议有所属,故言事者斥逐相望,而后来者其言愈厉。”[14]510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大肆贬斥反对变法者,台谏噤若寒蝉,伶官巧妙讥刺进言,人称“台官不如伶官”。[13]59反而衬托出仁宗纳谏和包公进谏是极为难得的君臣相契。
宋仁宗仁慈宽厚,“契丹初陵中国,后来却服仁宗之德,也是慈仁之效。”[31]宋仁宗虽缺少魄力,难成大业,但深受百姓爱戴,不是一个暴戾无常的独裁专制者。
(三)城市繁华,娱乐传播
北宋京城“太平日久,人物繁阜。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方争凑,万国咸通。”[32]东京开封熙熙攘攘、歌舞升平,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大都市。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勾栏瓦肆发展,为市民阶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表演内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谣谚语言通俗易懂,造成的舆论声势范围很广,传播速度较快。宋代都城开封流传的包公谣谚很容易被文人士大夫、民间艺人吸收,在瓦舍勾栏、茶楼酒肆甚至青楼楚馆中传播。既造成了声势浩大的舆论,又扩展了包公的影响。
一是历代比拟包公者甚多。南宋马光祖担任临安尹,打击贵戚豪强,庭无留讼。人称光祖尹临安,犹如包公任职于开封。元代张庭珍任南京路总管兼开封府尹,高效断案,勤政爱民,百姓欢呼:“吾侯贤牧,其为开封,明断不阿,可当今代包拯!”[33]清代黄成元任益阳县令时明察秋毫,秉公断案,百姓称其为包孝肃再世。这类比拟、颂扬包公的谣谚代代传承,延续至今。
二是历代题咏包公的诗词、序跋、祠记和碑文等,经常引用这些俗谚典故。晚清干国良臣陶澍是湖湘经世派领军人物,身居高位,颇多政绩。其《合肥包公祠》云:“愧乏摘伏能,亦无关节到。仆仆泥涂中,应教包老笑。”[34]表达自己对包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敬佩之情。
三是评弹小说聚焦包公,不断演绎,将只言片语的俗谚编成内容丰富的包公故事。宋元话本小说写宋四公等盗贼横行,扰乱东京。直到包龙图做开封府尹,这伙贼盗才消停。“亏杀龙图包大尹,始知官好自民安。”[35]545包公成为维持京城治安的护法神。弹词、宝卷、鼓词、子弟书等也有包公平反冤狱、成为阎罗的情节。
四是吟诵包公的俗谚糅合到轻歌曼舞与杂剧传奇中,最终汇集成剧种繁复、剧目丰裕的包公戏。湖湘地区的十多类剧种都有包公剧目,邵阳、衡州、常德、零陵花鼓戏、阳剧有《阴阳错》;祁剧《避尘珠》有包公设置阴曹判案的情节等。
朱万曙先生指出,民意的推涌促进了包龙图文学形象的生成。[36]包公故事的建构、包公信仰的生成是帝王文化、士大夫文化、市民文化合力助推的结果。
谣谚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反映深刻的社会情绪,表达良好的政治愿望,促成有效的正义伸张。民谣云:“早晨是包公,中午是关公,晚上是济公。”面对腐败不公现象,民众仍企盼包公式的清官来刷新吏治。如今反腐已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制度再好,终究要靠人来执行。“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37]我们只有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人才队伍,才能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和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以及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百姓安居乐业。因而,宋代都城开封有关包公的谣谚对于当今的城市舆论管理和廉政文化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