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在心里的碑

2009-06-11

人民周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开封府包公包拯

王 刚

那一年游开封,看到在“开封府”大门右侧的亭子里矗立着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开封府题名记碑。碑上密密麻麻镌刻着一份名单,一共一百八十三人。在北宋时代,从建隆元年至崇宁四年的一百多年里,他们是坐镇首都的历任知府。

大家的目光在石碑上逡巡,却唯独没发现包拯的名字。这时,导游指着石碑上第三排名字中间的一片空白,说:“这就是第九十三任开封知府包拯。”

为什么历任开封知府中,独独包拯的名字被人磨掉?有人问:“是不是因为包拯得罪的权贵太多,仇人出于泄愤,有意把包公的名字凿去了?”

“不是。”导游讲述了真实的来由。

原来,包公的名字是被抚摸掉的,是被历朝历代的游人百姓抚摸掉的。据说,这块开封府题名记碑的原碑,现藏于开封市博物馆,原碑上面的“包拯”二字,就已经被宋代的百姓抚摸出了深深的指痕。如今,“开封府”的这块仿碑,将古人的指痕如实复制下来了。今天的游人百姓,又将新鲜的指痕一层一层地覆盖上去,将这处凹痕磨得更新,磨得更深。

悠悠九百年,手指犹如潮汐一般,一阵阵,一遍遍涌过。思绪一下子穿透了岁月的壁垒,贯通了古今。摘自《格言》2009.5

猜你喜欢

开封府包公包拯
包公断案故事之巧断雨伞案
包公断案故事之巧断偷吃鸡蛋案
送《包公家宴》,享德育大餐
宋代的开封府
包拯智擒偷锅贼
包拯:我的好名声多亏了欧阳修
“包公”坐堂
《开封府传奇》再现“人民的包拯”
铁面无私
——包拯
“包公为什么不转世”的结构形态与叙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