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4-14孙邦国
孙邦国
(中共六安市委党校,安徽 六安 237000)
学术界对县域经济的含义有多种理解,县域经济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进行资源配置、发展经济,它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广义的县域经济还包括市辖区,本文采用广义的县域经济概念。古语云:“郡县治,天下安”,这充分说明了县域的重要性,而在县域总体发展中,县域经济居于决定性地位。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必须而且要率先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六安是个农业大市,工业基础相对较弱,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研究六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必要。
1 六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俗称“皖西”,辖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四县和金安、裕安、叶集三区,以及国家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金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研究六安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包括两个开发区。
1.1 县域经济竞争力较弱,发展不均衡
2020年安徽省县域经济总量(按照GDP总量排名)20强中,六安没有一个县上榜,六安市排名第一的舒城县GDP总量比全省第二十强界首市少了近40亿元,比第一名肥西县更是少了564亿元。根据《安徽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2019年,仅有金寨县位列C 类第五名,2020年有进步,舒城县、霍邱县和裕安三县、区进入C 类前列,分列第一名、第三名和第十名。但是,总体来看,六安市县域经济竞争力是较弱的。六安市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均衡,而且差距较大以2020年为例,从GDP总量看,舒城县以 306.54亿元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裕安区和第三的金安区和舒城县的差距不大,但是第四名霍邱县比第三名金安区少了65亿元,位列最后一位的叶集区比倒数第二的霍山县少97亿元,比舒城县少237亿元。叶集总量偏小是因为设区较迟,乡、镇、街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等客观因素决定的。
1.2 人口流失,发展县域经济所需人才短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以后,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其中不乏创业创新人才,由于六安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所以这些人力资源一直在为经济发达地区服务,他们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城镇化的从业人员一般收入较高,城镇化就是巨型抽水机,不仅抽走了资金、技术,还抽走了人才,六安也不例外。每年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那些高层次人才毕业后鲜有回六安发展。留下来的人口多是老弱妇幼,不仅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做贡献,还带来了经济、教育、养老等诸多社会问题。
1.3 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县域创新能力低下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最关键要素。由于受区位、配套设施和创新环境的制约,县域很难引进高端人才,即使引进来也很难留得住。同时六安县域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滞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实验室、工作站都比较少,科技创新服务缺乏。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数量很少。创新能力低下必然导致产业层次不高。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发达地区,凡是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县域的产业竞争力必然强,例如以色列、“硅谷”和我国的深圳等地区。
1.4 县域之间合作不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缺乏
县域经济涵盖一、二、三产业及各具体部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是各种政策、要素、产业聚集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综合性经济系统,它有自身发展、壮大的规律。多年来传统的地方考核评价体系使得县域经济发展更多以竞争为导向,相邻县域之间发展缺乏协同和配合,更多表现为竞争关系,甚至会出现争抢某个招商引资项目的情况。县域发展往往以本行政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重大决策方面则局限在各自行政区划范围内,这是我国的一个普遍现象。行政壁垒阻隔了县域经济的联系和协作,负面影响较大。近年来出台的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就是要打破行政壁垒,遵循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加强区域协作。由于缺乏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区域资源共享性相对较弱,导致县域间交通基础设施联动度偏低,产业发展的协同性不足,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2 加快推进六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2.1 加快建设工业园区
2020年,六安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4.3:36.3:49.4,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小,属农业大市,工业欠发达,各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也相差无几。“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发展工业是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高起点完善规划编制。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六经济走廊建设规划,加强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编制,实现创新发展、集约发展、集聚发展、绿色发展。二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把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区域优势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探索建设产业联盟,引导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协同创新。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强链”和“补链”,完善配套产业,打造产业集聚区,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2.2 发展县域特色产业
六安市打造的绿色发展平台“一心一廊、一谷一带、一岭一库”。所谓“一心一廊、一谷一带、一岭一库”,是指六安中心城市、合六叶工业走廊、六安茶谷、淠河生态经济带、江淮果岭和西山药库,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县域经济振兴、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六大平台发展的产业是特色农业、特色工业和特色旅游业。首先,发展特色农业。要立足县域农业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农产品。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整合县域农业资源,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之路。其次,发展特色工业。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如茶产业、石斛产业、中医药产业、油茶产业等县域特色产业,通过农业和工业融合发展增强县域工业实力。再次,发展特色旅游业。结合县域旅游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旅游业。要做强做大红色旅游,吸引域外游客前来旅游消费,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做足青山、绿水文章。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拉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3 广纳县域创新创业人才
人才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县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就是各方面人才汇聚高地,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在新时代要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吸纳返乡创业人员,返乡务工人员,他们在外地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掌握了较高的技能。新乡贤是发展县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让他们发挥作用,服务家乡。对于大学毕业生回乡创新创业要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在购房、创业启动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培育创新创业生态,鼓励创新创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失败。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县域经济发展赋能,“互联网+”在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当地劳动力有,特别是互网业务能力的提升,形成线上线下的双向支撑和互促发展局面。
2.4 促进民营经济振兴
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民营经济是一支重要力量。六安市出台了《关于六安市返乡创业工程的实施意见》,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两大平台建设,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加速扩张、结构不断优化、活力持续增强、对外开放活跃、社会贡献突出”的特点。六安一直是劳动力输出大市,以前倡导“劳务经济”、“离乡经济”,现在要鼓励和支持在外创业者携带资金、技术、经验等资源返乡创业创新,发展回乡经济。发展回乡经济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较好选择,县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畅通回乡渠道,引导支持回乡经济发展,推动形成遍地“开花结果”的回乡创新创业潮,促进民营经济新一轮大发展。
2.5 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衔接
我国正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这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一是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县域间协同发展新机制。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抢抓建设新农村和扩大内需的机遇,打通制约县域间要素、资源、技术等流通的“堵点”和“瘀点”,畅通经济循环。二是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三是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坚持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避免“有城无产”的空城和“有产无城”的现象出现。推进产业和城镇空间、人口就业等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在更深层次上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