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参与主体行为研究

2021-04-14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商家主体成本

陈 卓

(韩国又松大学,韩国 大田 34606)

近年来,我国共享经济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等。但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国内学界对共享经济参与主体的研究存在一定欠缺,共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缺乏理论支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围绕共享经济参与主体行为开展研究。

一、共享经济参与主体行为的研究思路

随着共享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城市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如以Uber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对各行业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以服务型网站爱彼迎(Airbnb)为例,其主要负责联系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和旅游人士,以此提供多样的共享住宿信息和服务给全世界用户,在不拥有住房、不新建住房的前提下,爱彼迎共享平台打造的房屋租赁酒店在全球迅速扩张,共享经济的价值可见一斑。共享单车同样属于典型的共享经济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公共场所的用户出行需要,具备短时租赁特点,现阶段我国共享单车领域的博弈已进入后半段,人们的日常出行获得了新的便利途径。[1]

共享经济已渗透多个领域,但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近年来,我国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的倒闭便属于其中典型,由此带来用户押金无法退还、二三线城市的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共享经济本质上属于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技能、数据、服务、商品共享于不同主体的经济模式,消费者可实现成本节约,商家可实现更多盈利,双方由此实现收益最大化。分析共享经济主体行为,可深入了解共享经济的机理,使共享经济发展得到有力支持。[2]

在社会和经济等学科,演化博弈理论的应用极为广泛,该理论的出发点为博弈主体有限理性,通过假定客观存在各种限制因素,理论认为博弈主体的无限理性不可能达到。演化博弈理论的诞生源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演化稳定策略,随着演化博弈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在食品安全监管、集群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分组评标专家行为、知识共享等方面均有成功应用。对于共享经济中商家和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来说,可引入演化博弈理论进行深入分析,这是由于共享经济中商家和消费者具备非完全理性特点,双方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无法完全获取对方的策略和信息,这种情况下的博弈均衡需要不断调整试探方法的双方群体完成,由此即可得到演化稳定策略。在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博弈结果分析中,传统的博弈理论基于纳什均衡的最优解展开,演化博弈理论则认为博弈的多重均衡选择会受到双方成本、价格、收益因素及均衡过程细节影响。因此,双方行为主体在共享经济中的决策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可通过演化博弈分析得到更好地了解,两类主体博弈行为的演化特征和宏观趋势也能够得到客观认识。故本文围绕共享经济参与主体行为的研究基于演化博弈展开。[3]

二、共享经济参与主体行为的研究方法——演化博弈分析

为顺利开展共享经济参与主体行为研究,本文将有针对性地建立演化博弈矩阵,并开展基于演化博弈的共享行为分析,进而了解共享经济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路径。

1.演化博弈矩阵

2.基于演化博弈的共享行为分析

为进行博弈分析,需考虑多个消费者和多个商家间的随机配对,消费者租赁共享资源、自行购买和使用资源的概率分别为x、1-x,商家提供共享资源、不提供共享资源的概率分别为y、1-y。假设x、y在演化博弈中属于时间函数,且UA、UB分别为采用租赁策略、采用不租赁策略的消费者收益,并将消费者采取混合策略的收益描述为,即可得到:

UA=y(RC-PC)+(1-y)(-Lc)

(1)

设UC、Uo分别为商家采用共享策略时的期望收益、采用不共享策略时的收益,同时设为商家采取混合策略时的收益,由此可得出:

UD=0

(2)

由此可得到消费者群体的复制动态方程,即:

(3)

为开展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开展式(3)的导数计算,可得到:

(4)

(5)

(6)

可得到可能处于稳定状态的式(6),即:

(7)

图 1 消费者和商家群体行为变化复制动态的关系

三、共享经济参与主体行为的仿真研究及研究结论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将基于共享汽车开展模拟情境的仿真分析。基于仿真分析可直观展示上文研究的实用性,本文最后的总结也为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仿真分析

为验证上文研究内容,以中低端家用共享汽车为例进行模拟情境的仿真,现实中具体情境的模拟需结合演化博弈分析共享经济主体的行为,以此完成演化博弈的结果分析和探讨。假设商家批量购车成本存在14万元/辆的成本,个人购买同品质汽车存在15~20万元/辆的成本,稍高品质汽车的个人购买成本为30~40万元/辆,按照3 600次作为自购汽车使用次数,按照50元为自购汽车单次使用的成本。结合相关实践,设定共享汽车使用起步价、平均使用一次的成本(2小时)、每小时单价分别为9.9元、40~50元、15~20元,假定商家设置45~55元浮动的平均租赁价格,因维护和保养程度的不同,商家汽车租赁存在3 000~3 200次浮动的极限使用次数,并同时考虑单次损耗成本。假设消费者每次使用汽车能够产生的效益为80元,同时存在无汽车可用情况下30元的消费者损失绝对值,以及3~7元浮动的商家运营和管理成本。汽车使用次数可基于维护和保养增加,但同时存在提高租赁成本,由此开展表1、表2所示的行为主体的演化情境模拟。

表1 行为主体(消费者)的演化情境模拟

表2 行为主体(商家)的演化情境模拟

决策主体消费者在演化博弈中是非完全理性的,在决策情境中,决策主体消费者完全掌握自身信息,但不完全掌握对方的信息,了解仅限于少量对方信息,如租赁价格、租赁方式,为保证双方主体的均衡状态达成,演化博弈的开展极为关键。

其次,分析k1=1,k2=1的情境,这种情形对应单次租赁价格与自购汽车消费者单次使用成本接近情形,由此开展深入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初始状态下,存在部分汽车共享商家和消费者以不同固定概率分别进行共享和租赁行为。

第五,分析0.5>k1>0,1>k2>0.5的情境,商家租赁成本和利润在这种情形下均较高,且消费者自购成本高,由此开展深入分析发现,演化结果与0.5>k1>0,0.5>k2>0的情境类似。

最后,分析1>k1>0.5,0.5>k2>0的情境,商家租赁利润高且消费者自购成本较高情形在此时存在,由此开展深入分析发现,演化结果与1>k1>0.5,1>k2>0.5的情境类似。

2.研究结论

共享经济中商家和消费者的行为可以通过演化博弈理论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得到收敛于两个演化稳定策略的演化过程。基于模拟情境仿真可以了解到主体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演化差别和原因。对于共享经济来说,上文中的0.5>k1>0,1>k2>0.5情境和0.5>k1>0,0.5>k2>0情境具备更好的共享效应,由于单次租赁价格远低于消费者自购汽车单次使用成本,这种情况下共享效果由此产生。基于研究,商家需基于自购汽车消费者的单次使用成本进行单次租赁的定价,以此保证单次租赁的定价更低,进而促使消费者租赁行为的产生。考虑到商家成本直接对共享行为造成影响,因此必须设法降低相关费用与成本,抛弃无法长期维持的烧钱维系模式。同时,共享经济的发展直接受到用户规模影响,为实现市场培育,快速占领市场并形成规模效应,前期应采取让渡利益方式,随后才能逐步实现成本降低。

综上所述,共享经济参与主体行为研究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更好地推进共享经济发展,规模效应对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得到重视。只有做大市场,共享经济方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猜你喜欢

商家主体成本
论碳审计主体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何谓“主体间性”
No.4 快手电商:已帮助至少50万线下商家恢复生意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