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和爱尔兰研究型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服务*

2021-04-14宋家梅白如江

图书馆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术活动馆藏学术

宋家梅,王 芳,白如江

0 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数字工具、数据平台成为科研人员在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下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这种需求也驱动着越来越多数字技术的产生和科研服务机构数字服务、数据服务的迅猛发展,基于数字化工具、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挖掘、知识组织、扩散的数字学术(Digital Scholarship)逐渐得到认可与重视。近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日益重视数字学术支持,数字学术服务(Digital Scholarship Services,DSSs)是服务创新方向之一。国外高校图书馆纷纷通过组建数字学术团队、设立相关支持部门和专项基金等为用户提供数字学术支持。我国高校图书馆处于数字学术服务的初步探索阶段,服务方式不够多元、服务内容不够深入[1]。国内针对加拿大[2]、美国[3]、北美[4]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模式、数字学术中心/空间构建、数字学术支持人员设置等开展了调研。英国作为数字学术的起源地,数字学术发展早,比较成熟,但一直不是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研究的重地。英国研究型图书馆协会(Research Libraries UK,RLUK),包含来自于英国和爱尔兰两国的37个成员馆,是当地最重要的研究型图书馆合作组织[5],其在倡导与推广数字学术服务理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7月,RLUK发布成员馆对数字学术支持的调查报告《数字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角色》(Digital scholarship and the role of the research library)[6],揭示了其数字学术服务现状,反映的信息客观全面。本文分析该报告,揭示RLUK成员馆数字学术服务的性质与范围、基础设施、技能与资金需求,以及成员馆之间未来可开展的合作等,对指导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1 调查报告概况及特点

1.1 调查报告概况

《数字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角色》旨在了解RLUK成员馆对数字学术支持的调查结果,揭示研究型图书馆在机构内外支持数字学术活动的角色,以及RLUK成员馆在未来可联合行动的潜在领域。2016 年,北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ARL)对124个成员馆的数字学术支持情况进行调查,发布《SPEC Kit 350:支持数字学术》 (SPEC Kit 350:Supporting Digital Scholarship)[7]。 2018年,爱尔兰高校与国家图书馆联盟(Consortium of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CONUL)对研究图书馆与机构的数字学术支持情况进行调查,发布《数字学术调查2018:初步发现》(Digital Scholarship Survey 2018:Initial Findings)[8]。本次RLUK数字学术支持调查与前面两项的调查内容基本保持一致,调查问卷主要是围绕19种数字学术活动进行提问,即GIS与数字成图、模拟材料数字化/成像、数字馆藏制作、元数据创建、数字保存、数字策展与管理、3D建模和打印、统计分析/支持、数字展览、项目规划、数字出版、项目管理、计算文本分析/支持、界面设计和/或可用性、可视化、数据库开发、技术维护、内容编码、数字学术软件开发。这与ARL 与CONUL调查者的划分是一致的。调查问卷包含42 个实质性问题和45 个子问题,分为8 个主题:服务/支持、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组织架构与地点、工作人员技能、合作伙伴关系、资金来源、服务评估、馆藏的数字转型。前7个主题为数学学术服务相关问题,第8个主题为馆藏资源数字转型的相关问题。

2019年2月25 日RLUK面向数字学术网络(Digital Scholarship Network,DSN)与特色馆藏领导网(SpecialCollectionsLeadershipNetwork,SCLN)发放数字学术支持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前7 个主题面向DSN 成员馆开放,第8 个主题只面向SCLN 成员馆开放。截至2019 年4 月12 日,30个RLUK成员馆对调查作出回应,回应率为81%。

1.2 调查报告特点

(1)内容详实全面。《数字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角色》共78页,包括执行摘要、简介与背景、调查结果、备注、参考文献、附录。调查结果部分包括问卷8个主题的调查结果、研究图书馆的未来、RLUK在数字学术支持方面的作用等内容。备注部分包括:报告内容的补充说明、相关文章、调查数据等。参考文献部分包括:ARL、CONUL相关数字学术调查报告、RLUK战略计划等。附录部分包括:附录一“RLUK数字学术调查问卷:整理结果”;附录二为调查问卷原文。该调查报告有助于全面了解RLUK成员馆数字馆藏建设现状、数字学术服务现状等。

(2)基于国际对比视角。本次调查问卷有7个主题:服务/支持、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组织架构与地点、工作人员技能、合作伙伴关系、资金来源、数字学术服务评估,与2016年ARL、2018年CONUL开展的数字学术服务调查是相同的。报告首先总结了本次RLUK成员馆在数字学术支持方面的调查结果,在此基础上将本次调查结果与之前的两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说明。本次调查不仅提供了一次探索RLUK成员馆数字学术服务内容与性质的机会,还有助于了解国际研究型图书馆间支持馆内外数字学术活动的差距。

(3)方便用户使用。RLUK网站设置“报告”栏目(RLUK Reports)[9],提供RLUK发布的一系列报告的下载,包括年度总结、数字人文、数字学术、数字化、战略规划等相关报告,本次数字学术支持调查报告《数字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角色》也包含在内。RLUK网站为用户提供该调查报告的完整版本的下载地址,以及与报告发布相关的新闻链接[10],方便用户学习与使用。

(4)实践指导意义显著。《数字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角色》报告收集了多个RLUK成员馆及机构的数字学术研究计划和支持实践,对于当前高校图书馆学习研究RLUK成员馆数字学术支持实践,应对大数据时代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带来的挑战具有指导意义。

2 核心内容

2.1 RLUK成员馆是提供数字学术支持的主体

在本次调查的19项数字学术活动中,图书馆对馆藏及馆藏发现(如元数据创建、模拟材料数字化/成像等)相关的数字学术活动最有信心,也最有经验。受访图书馆表示,可以很好地支持数字馆藏制作、策展与保存等有关的7项数字学术活动;对其他12项侧重于技术先进性或精确度高的数字学术活动缺乏信心,如内容编码、可视化、统计分析。由于这些数字学术活动常发生在图书馆之外,受访图书馆表示,研究人员可以在该校其他部门找到相关的服务与支持。各类机构提供的数字学术活动,如表1所示。RLUK成员馆与数字学术支持合作伙伴所支持的数字学术活动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也揭示了图书馆与馆外各类机构间合作的重要性。RLUK 调查结果与ARL、CONUL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不同。例如,与ARL北美高校图书馆同行相比,RLUK 成员馆较少支持GIS 与数字成图(RLUK 26%,ARL 89%)、项目规划(RLUK 48%,ARL 84%)以及数字学术软件开发(RLUK 26%,ARL 48%)等数字学术活动。

表1 馆内外各类机构提供较多支持的数字学术活动

2.2 RLUK成员馆为数字学术支持提供人员保障

RLUK的调查将数字学术支持人员划分为9类,具体类型及主要负责工作见表2。其中,回答此问题的成员馆都表示,图书馆员支持所有类型的数字学术活动。图书馆员与档案员几乎支持所有类型的数字学术活动,特别是馆藏发现与保存工作,支持员工与其他专业人员主要围绕系统设计与内容编码等侧重于技术的数字学术活动提供支持。另外,在一些图书馆,研究生助理在技术复杂的数字学术活动方面可提供有价值的支持。

(1)数字学术支持人员职位新、类型多。在RLUK成员馆提供的82个职位中,34个职位名称中有“数字”(digital),4个职位名称中有“数字学术”(digital scholarship),9个职位名称中有“馆员”(librarian),6 个“档案员”(archivist)。从资历看,3人担任高级职位(副董事),31人担任管理职位(经理或团队负责人),12人担任助理或职员。从工作与从事数字学术服务时间看,82个职位由3 种类型组成:已存在的、重新定义的、新创建的。其中,37 个(占45%)是已存在的、具备合适技能的职位,24个(占29%)职位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个人数字学术活动而重新定义的,21个(占26%)职位是新创建的。在这些职位人员中,一些人员(如数字体验经理)的工作中心为数字学术活动;对于另一些人员(如特色馆藏与档案主管),数字学术活动只是其工作职责的一部分。

图8为燃气轮机涡轮两种浇注系统图[9]。采用图8(a)所示的浇注系统,当浇注温度高时轴出现疏松,浇注温度低时叶片充型困难且轴心存在显微疏松的缺陷,故需优化。图样上Φ46 mm轴导致合金液流通通道和补缩通道明显不足。为增加对轴的补缩,将轴增大到Φ60 mm,再采用机械加工至图纸尺寸;由于球形浇冒口的补缩能力大于锥形,能提供更大的静压头以及充型动压头,故采用球形浇冒口。优化后浇注系统见图8(b)。

表2 数字学术支持人员类型及其主要负责工作

(2)数字学术服务人员分布部门类型多。RLUK成员馆数字学术支持人员分布部门有4种类型:图书馆各部门、图书馆数字学术团队、图书馆单一部门的一部分、图书馆数字学术中心/实验室,部门分布详情及主要负责的工作见表3。RLUK成员馆数字学术服务一般是由多部门人员或团队共同参与完成,依赖于图书馆内外高度的团队合作。例如,一个数字学术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将由一个服务评估与开发团队负责,数字化与数字馆藏制作工作将由特色馆藏与档案部门负责,数字策展与管理将由学术交流团队负责。另外,数字出版等活动可能由高校出版社提供支持,数据库和软件开发可能由图书馆技术团队提供支持,统计分析与可视化由数字技能小组提供技术支持。这种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模式反映了馆内外合作的水平与潜力,也提升了图书馆数字学术支持的能力。

表3 数字学术支持人员部门分布及主要工作

2.3 成立专门的数字学术服务部门

英国研究型图书馆正处于与科研人员建立合作关系,并参与其科研过程的转型期。许多图书馆正在从“服务提供者”向“科研伙伴”的角色转变,并探索加快这一转变的各种方法。比如,为支持数字学术活动,有些图书馆建立数字学术团队(Library DS team)、数字学术空间/中心(Library DS centre/hub/lab)、数字学术资源。在27个反馈图书馆中,11个(占41%)设置有专门的数字学术/人文团队、网络或部门,7个(占26%)设置有数字学术中心。虽然这对图书馆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总体上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并有利于图书馆与机构内其他学术部门等合作开展数字学术服务。RLUK 调查结果与ARL、CONUL 的调查结果有许多共同之处,这3项调查都强调图书馆成立独立部门在提供数字学术服务的重要性。与北美(占59%)、爱尔兰(占36%)的调查结果相比,RLUK成员馆处于中等水平。

2.4 数字学术服务人员存在技能缺口

在“哪种技能缺口最大”和“哪种技能最需要提高”问题上,RLUK成员馆数字学术服务人员在高技能活动领域的技能缺口较大(见表4),主要集中在4 个领域:可视化、计算文本分析/支持、GIS 与数字成图、统计分析/支持。这也是RLUK 成员馆不太可能提供数字学术支持的领域,但可从校内其他部门得到支持。由于4类数字学术活动在校内其他部门可以得到支持,因此不被RLUK成员馆视为重点支持的领域。关于最需要提高的技能,受访图书馆认为,计算文本分析/支持、数字保存这两类数字学术活动是最需要改进的。目前可视化、统计分析/支持、数字策展与管理等活动通常是由校内其他部门提供支持,但图书馆希望在这些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另外,本次调查中未调查的活动:打印、运动捕捉、数字保护、人工智能等相关数字学术活动技能也存在一定差距,也被认为是需要改进的领域。

表4 RLUK成员馆数字学术服务人员存在技能缺口的领域

2.5 人文学科需求最多,青年研究人员提供支持最多

在“不同学科研究人员或实践者多久到图书馆寻求数字学术支持”的问题上,向图书馆寻求数字学术支持最多的是人文学科研究人员,其次是社会科学学科、创意与表演艺术学科、STEM学科(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见表5)。最不可能向图书馆寻求数字学术支持的研究人员为STEM学科的研究人员,他们甚至比机构外的社会团体或公众更少来图书馆寻求数字学术支持。并且,所有反馈图书馆都表示,人文学科研究人员会到图书馆寻求数字学术支持。ARL 调查也显示,图书馆收到人文学科研究人员的数字学术支持请求的频率要更高一些,来自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人员的请求频率要低一些,这与本次调查的结果大体一致。大部分RLUK 成员馆表示,机构外的个人与团体会不定期向图书馆寻找数字学术支持。尽管有7个(占26%)反馈图书馆表示,机构外公司与第三方从未向图书馆寻求数字学术支持。另外,本次调查问卷中还设置了“不同类型用户多久到图书馆提供数字学术支持”这一问题,调查发现:图书馆最有可能获得青年研究人员提供的数字学术支持,本科生与授课型硕士研究生最不可能提供支持。除了与其他图书馆合作,在“是否参与过机构外组织的数字学术活动开发与提供”问题上,16 个(占59%)馆表示曾参加过机构外组织的数字学术活动开发及联合活动,比如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白玫瑰高校联盟(White Rose)、英国高校图书馆联盟(SCURL)、英国国家与高校图书馆协会(SCONUL)下属的麦西亚合作网(Mercian Collaboration)及北部合作网(the Northern Collaboration)等组织的数字学术活动。

表5 不同类型研究人员到图书馆寻求数字学术支持的频率

2.6 数字学术服务资金来源广泛

在图书馆“是否有资金专门用于数字学术支持”的问题上,RLUK成员馆列出了11种资金来源,“图书馆总预算”“研究人员捐款”“图书馆获得的基金”为主要资金来源。只有4个馆设有专门的资金资助数字学术活动。22 个馆表示,“研究人员捐款”决定了图书馆是否与研究人员合作开展数字学术活动,仅有7个馆数字学术活动资金来源于“上级机构的学术部门资金”。另外,“机构外研究人员支付的费用”“机构内研究人员支付的费用”也是数字学术服务的资金来源之一。由支持数字学术活动的资金看,虽然RLUK成员馆已经意识到数字学术活动的重要性,数字学术服务也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大多数馆仍然没有专门针对数字学术服务项目设立专门的资金款项。过于依赖项目资金使得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很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与ARL、CONUL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这3项调查都证实扩大图书馆总预算对于支持数字学术服务项目的重要性。同时也证实,图书馆与研究人员合作不仅为数字学术活动提供信息,而且常常有助于其获取资助。与北美(占48%)、爱尔兰(占46%)调查结果相比,作为数字学术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RLUK成员馆(占81%)接受研究人员捐款处于较高水平。与RLUK调查结果一样,ARL的调查也证实了数字学术活动的“混合资助格局”,其中“一次性捐款”(ARL 42%;RLUK 37%)、“捐赠基金”(ARL 25%;RLUK 30%)和“数字学术专项预算”(ARL 23%;RLUK 15%)是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见表6。

表6 RLUK成员馆数字学术服务的资金来源

2.7 数字学术服务评估并不广泛

在“是否已开展数字学术活动支持能力的评估”问题上,27个馆作出了回答。服务评估工作结果有助于图书馆及时调整或改变数字学术服务项目,促进数字学术服务发展。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学术服务评估并未引起RLUK成员馆的高度重视。仅有3个馆对数字学术活动支持能力进行评估;12个馆没有进行任何评估;6个馆表示正在计划,但还没有正式开展评估;4个馆表示,经过数字学术支持能力评估,将对该项服务、组织、工作人员职责等进行调整;8个馆表示不会对其服务作出任何改变。与北美(49%)、爱尔兰(18%)的调查结果相比,RLUK成员馆(11%)开展的数字学术活动支持能力评估并不广泛。本次调查使用与北美地区、爱尔兰图书馆相类似的评估方法,主要使用定量和定性方法,详见表7。

表7 RLUK成员馆数字学术服务能力的评估情况

2.8 馆藏资源数字转型

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为数字学术活动开展提供了可能性,数字化馆藏资源也是数字学术活动的产物。图书馆数字馆藏资源包括原生数字馆藏资源(born digital collections)和数字化馆藏资源(digitised collections)两种类型。本次调查问卷的第8个部分为RLUK成员馆馆藏资源的数字转型情况,只面向SCLN成员馆开放;调查内容涉及4个方面。

(1)数字馆藏资源的规模与未来增长领域。就数字馆藏资源的规模而言,与原生数字馆藏相比,RLUK成员馆通过对传统馆藏资源数字化转化而来的数字化馆藏资源规模更大。每个馆数字化馆藏资源的平均累计容量达到75TB,而原生数字馆藏的平均累计容量仅为4.04TB。尽管如此,RLUK成员馆认为,未来馆藏增长的最大领域与原生数字资源有关,并预期未来馆藏增长领域涉及试听材料、数据集等。

(2)原生数字馆藏资源的收集格式与来源。就原生数字馆藏资源的收集格式而言,RLUK成员馆倾向于收集基于文本的文档(如Word 文档、PDF文件)、电子表格(如Excel文档)、演示文稿(如Power Point文档)、试听材料和数据集等格式。就“图书馆所收集的原生数字馆藏资源的来源”而言,受访图书馆表示原生数字馆藏资源主要来源于学术部门、中央高校/母机构、学术研究者个人以及机构外的第三方等,详见表8。

(3)数字化馆藏资源的收集与管理。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是RLUK成员馆间在未来可合作的领域,7个(占23%)馆表示数字化馆藏资源是其与其他机构合作的数字化建设项目的一部分,12个(占40%)馆表示有兴趣参与这些数字化建设项目。关于馆藏数字化建设的动机,23个(占77%)馆表示将传统馆藏资源数字化供用户访问与使用是其进行馆藏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动机。25个(占83%)馆表示资源在一个特定项目中的再利用或使用是他们进行数字转型的“重要的”或“非常重要的”动机。另外,16个(占63%)馆表示,在进行数字化建设项目时,其他机构的馆藏资源是否已实现数字转型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或“非常重要的”。因此,RLUK成员馆可在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表8 RLUK成员馆收集的原生数字馆藏资源格式与来源

(4)数字转型面临的挑战。本调查还探讨了图书馆在收集与管理数字馆藏资源等方面的主要挑战。调查发现,在获取和管理数字馆藏方面主要挑战为资金(占93%)、工作人员的技能和培训(占83%)、系统的可用性(占63%),硬件与基础设施(占 57%)、组织参与(占 57%)、认证与产权(占53%)。未来数字学术活动的范围与多样性将继续增加,期望图书馆工作人员拥有所有技能来应对这个过程中的所有挑战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图书馆应继续与本机构的其他院系或部门、外部合作者紧密合作,也可采购商业产品或服务。

3 启示

3.1 建立专门的数字学术服务团队与部门

为支持数字学术活动,RLUK成员馆重视建立数学学术服务部门(团队)或数字学术中心(空间),以更好地扮演“科研伙伴”角色。我国高校图书馆为支持各学科的学术研究,已设置学科馆员,但较少设置数字学术支持人员。开展数字学术服务是大势所趋,高校图书馆应针对本校的数字学术活动现状,评估本校的数字学术支持需求,结合本馆自身工作与人员情况,设立合适的数字学术支持岗位,并注意相关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已具备数字学术支持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考虑自身单独建立,或与本校其他科研部门联合建立专门的数学学术服务部门及数字学术中心。数字学术服务部门或中心应具备支持个人数字学术活动的条件,应能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具有一定资格与能力的人员,配备一定的软硬件设施,为研究人员提供先进设备、专门软件、协作空间和专业知识,协助各类数字学术活动的开展。

3.2 率先开展人文学科的数字学术服务

RLUK调查显示,人文学科研究人员的数字学术支持请求的频率要更高一些。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应深入了解人文学科数字学术研究者的特点和需求,从而为数字学术服务提供参考。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咨询服务,深度不足。高校图书馆馆员应深入科研当中,可以主动与人文学科研究人员联系,了解他们数字学术研究的现状,率先开展人文学科的数字学术服务。图书馆可以首先面向人文学科的研究人员举办有关数字学术研究工具与方法的讲座、培训及研习班,推广有关数字学术研究的技术和经验;然后,以本馆数字资源为切入点,协助其使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可视化甚至梳理,参与到研究人员的研究中,甚至成为其合作伙伴。

3.3 重视数字学术服务资金的筹集

开展数字学术服务,需配备先进设备、专门软件、协作空间和专业人员,这就需要资金筹集。RLUK成员馆通过图书馆总预算、研究人员捐款、图书馆获得的基金、上级机构的学术部门资金、数字学术专项预算等多种渠道为数字学术服务提供资金保障。我国高校图书馆首先应从总预算中为数字学术服务划拨出一定数额,或针对数字学术服务项目设立专门的资金款项;其次,争取研究人员数字学术项目的资金支持,与研究人员合作开展数字学术活动;加强校内外合作,或加入数字学术研究联盟或类似RLUK的研究型图书馆合作组织,争取多方创造共同利益,获得技术工具、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3.4 建立数字馆藏资源建设及共享机制

数字学术研究的广泛开展依赖于数字技术与工具的介入、数字资源的开放与共享。RLUK数字学术服务调查显示,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多个图书馆之间未来合作的重要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已拥有十分丰富的馆藏资源,并存在重叠。面对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成本不断飙升,高校图书馆可立足高校图书馆联盟或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数字资源建设工程,与联盟内其他成员进行分工协作,共同规划、建设,这样既可以避免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又可缓解数字馆藏资源获取和管理方面最大挑战——资金。

猜你喜欢

学术活动馆藏学术
学会秘书长丘秉焱参加广东省科协第二十届学术活动月开幕式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学术活动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学术动态
中国力学学会2021 年学术活动计划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