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工人,别让“目标导向”害了你

2021-04-14苏自己

人人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目标导向个人成长安慰剂

■苏自己

小军今年刚刚大学毕业,是个新得不能再新的职场新人。现任领导经常教育他们,要求他们拿出120%的时间和精力做工作,并拿出目标导向、任务导向等理论证实自己所言不虚。

有目标导向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自控力,他们会竭尽全力达成目标,会在遇到问题时努力思考,寻找资源,不轻言放弃。

而有任务导向的人,只关注领导给自己安排了什么任务,只关注几点下班,我只要完成了你给我安排的任务就行,不管是否达成目标。

小军听到之后,心里产生两种感觉:前辈说得对啊,聚焦目标然后努力去做,的确更有价值,然后一头扎了进去。但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他又总是隐隐地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

“竭尽全力”其实很可怕

竭尽全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些词语在我们的文化中应该属于褒义词的范围,每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拼命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心生崇拜。

但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的人都知道,能量是守恒的,当一个人在一个领域拼命的时候,他必然消耗了其它领域的能量。

所以,所谓的竭尽全力,指的就是你把一天24小时全部用来做一件事,而放弃掉其它很多事情。

比如当你熬夜的时候,你就在把自己大脑和心脏的健康作为成本;当你加班不回家的时候,你就在把你和家人的关系当作成本;当你在朋友圈拼命发广告的时候,你就在把你和朋友们的关系当作成本。

所以此时此刻,我们有必要重新看待“竭尽全力”对个人的含义。它是否意味着人们把健康、朋友、个人成长、生活、家人、孩子作为代价,而把自己的一切都安放在工作上呢?

如果从社会角色的角度来看,它是否意味着我们把自己身上所有的角色都丢掉,然后只留下“打工人”这一个角色。

这与“女人结婚就必须相夫教子”的观念属于一丘之貉,本质上是对一个人社会角色的剥夺。更重要的是,一个竭尽全力的人,其实往往对工作是不负责任的。

状态导向其实也很重要

心理学家发现,很多心理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比如今天的我们对“胖”并不接纳,所以很多人因为自己胖而重新激活了“低自尊”的体验,为胖感到自卑。

那么在工作上,我们的文化依然尊崇“努力”这个维度。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定义努力的指标,却是一个人的工作时间够长和边界不清。

6 点钟下班,你8 点走就是努力;在家做着饭,领导一个电话立马关火去改ppt就是努力。这样的“努力”中总是透露出一种“辛苦感”,仿佛我越辛苦,我就越努力。

其实换个角度看,认真工作的标准,除了增加时长,还能提高效率。别人2 个小时做一件事,你一个半小时就做好了,比他下班早,但比他做的工作更多,这也是在好好对待工作呀。

要想提高效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你自己的状态。优秀的“打工人”一定是把自己最佳状态献给工作的人。你的最佳状态,其实正是朝九晚五,每周五天。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内去规划工作,在工作的时间内去工作,保持认真的态度,做高效率的“打工人”,而不是每天无精打采,日日加班,却做不出什么成绩。

所谓的努力,其实是一种安慰剂

既然效率很低,为什么很多人还在拼命呢?因为他们给这种疲倦赋予了新的意义——因为我很痛苦,所以我很有价值。

古语有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很多人十分认同。但是古人提倡的是在有目标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目标去奋斗的路上吃苦,而不是单纯的吃苦就是好的。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苦= 好”。单纯的为了吃苦而吃苦,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某种程度上说,你通过这种吃苦产生的一种“我很努力”的错觉。这时候,最终结果对你来说就不重要了,因为只要你吃苦,你就能够获得满足感。这时候,你的幻想世界里充满积极的结果与“正能量”的东西。

苦难带来价值感和希望。打个比喻,就像是你去做推拿,师傅说“越疼越有效果”一样,你对疼痛有了新的理解方式,于是你就乐在其中。

更重要的是,你的努力,其实成了你老板的安慰剂,他虽然没有看到结果(这需要很强的延迟满足能力),但是看到你拼命的样子,他就已经“得到棉花糖”了。

要有目标,而且不止一个

知道自己对“痛苦”上瘾之后,又该怎么办呢?难道我们要把自己的目标丢掉不成?

并非如此,你仍需要给自己设置目标,但要设置一堆相互关联的目标。

工作领域你可以设置一组目标,比如你的职业技能达到什么水平,你阅读专业书籍达到多少数量,你的工资达到什么水平,你在这个单位的职级达到什么水平。

除了工作,还要有爱。

比如,5 年之后,你希望你的家庭发展成什么样子?继续单身?结婚?还是生个娃出来?

个人成长方面,你希望自己体重降低多少?平板支撑能够坚持到几分钟?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

爱好方面,你希望自己今年拿下几首歌曲的弹唱?搞定哪一段舞蹈?等等等等。

你的目标越多,支持你生活下去的动力就越强;你的目标越丰富,你获得价值感的渠道就越多。

当你目标丰富的时候,你就不会追求痛苦工作产生的“我很努力”的错觉了。或许你会发现,生活远比你想象得精彩。

猜你喜欢

目标导向个人成长安慰剂
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神药”有时真管用
为什么假冒“神药”有时真管用
跟踪导练(3)
跟踪导练(三)2
人才密集型行业中的制度建设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研究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理论及干预研究
目标导向在班集体管理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对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