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原发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

2021-04-14张秀翠刘坤宋鑫曲岩张海阳

肝脏 2021年3期
关键词:样癌淋巴肝细胞

张秀翠 刘坤 宋鑫 曲岩 张海阳

患者男,62岁,因肝区不适伴甲胎蛋白升高1周余,于2019年12月31日收治入院。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36年余,2014年开始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016年替换为阿德福韦酯。否认烟酒史,否认手术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余,血压控制平稳,腹部体检无殊。辅助检查:上腹部增强MRI:肝左叶占位(4.0 cm×2.4 cm),考虑肝癌可能性大(图1),肝硬化门脉高压。AFP:8 922 ng/mL。全血EB病毒核酸测定:EB壳-IgG:45.3;EB壳-IgM:<10;EB核-IgG:376;EB病毒早期抗原IgG:21.2(灰区)

治疗方法及结果:入院后完善术前常规检查,评估患者肝功能后(Child-puge A级)。2020年1月2日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肝S3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S3实质内,距肝脏表面1 cm左右,大小约3 cm左右,无包膜,切面浅黄色。病理:肝细胞癌伴坏死,肿瘤内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且表达EBER(图2),符合淋巴上皮瘤样癌表现,MVI:M0,切缘阴性。免疫组化:CK-pan(+),AFP(+),Arg-1(部分+),KI-67(80%),Vim(﹣),P63(﹣),CK5/6(﹣),PGM-1(﹣),血管内皮CD31(+),肿瘤内淋巴细胞EBER(+),PD-1(+)<1%, PDL-1(+)=10%。特染结果:网状染色示网状纤维包绕肿瘤细胞团。患者术后常规行TACE1次。目前未见复发。

图1 肝脏增强MRI动脉期(蓝色箭头处为肿瘤)

图2 肿瘤病理HE染色

讨论肝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是肝癌的一种非常少见的病理类型,分为肝细胞型(LEL-HCC)和胆管细胞型(LEL-CC)。其中肝细胞型淋巴上皮瘤样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半数患者合并肝炎、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多数患者肿瘤单发,质软,黄-白-灰相间,包膜完整[1]。

淋巴上皮瘤样癌最早发现于鼻咽癌中,后来逐渐在其他器官肿瘤中发现该类型。肝淋巴上皮瘤样癌属于肝癌中极为少见的类型,由于目前关于该病的研究多以病例报告为主,所以对于该病了解有限,根据目前现有的资料,肿瘤一般早期多见,绝大多数可行根治性手术或者肝移植等,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传统肝细胞肝癌。

淋巴上皮瘤样癌发病与EB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密切[2]。本例患者为EB病毒及乙肝病毒双重慢性感染,EBER阳性,EBER基因是EBV感染的细胞中较丰富的病毒转录物,可诱导表达自分泌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促进肿瘤生长。

另外,EBER可以上调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激活下游STAT3,导致细胞周期抑制基因P21和P27表达下调,促进肿瘤细胞的复制和迁移[3-4]。该类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特征为瘤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这代表了其在肝癌免疫中的特殊性,这一现象多数是肿瘤细胞自身增加验证基因表达,增加淋巴细胞趋化所致。本例患者进行了PD-1/PDL-1的表达检测,PDL-1表达为阳性,说明该类患者可考虑免疫治疗,但与其他器官的同类肿瘤相比表达偏低[5]。由于肝淋巴上皮瘤样癌(LEL-HCC)报道较少,特别是曾感染过EB病毒的更为稀少,希望该例患者为进一步阐明淋巴上皮瘤样癌与EB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样癌淋巴肝细胞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分析
乙肝合并肝肉瘤样癌1例及文献复习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5例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分析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