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体育电影的励志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以《追梦赤子心》为例

2021-04-14

大众文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鲁迪圣母梦想

陆 洁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美国体育电影诞生于20世纪初期,早期的体育题材电影多以喜剧形式出现,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加入励志主题,并成为体育电影的常见和重要的元素。体育电影多以真实的人物原型和经历作为创作素材,通过展现人物命运的不同阶段和特点,讲述和呈现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艰苦训练,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我或竞争对手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体育电影的励志主题,通过剧情设计,人物角色的演绎,以及视听语言等方式加以体现和强化,从而激发观看者在现实世界中追求理想和努力进取的斗志与精神,传递和传播正能量,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剧情简介

拍摄于1993年的《追梦赤子心》(Rudy),又名《鲁迪传奇》,根据真实人物的经历改编而成,是一部带有传记色彩的体育电影。影片选取了主人公鲁迪从童年到青少年再到青年的人生阶段,讲述了鲁迪从童年时的拥有梦想到青少年时一度放弃妥协但是再度追寻梦想并为之努力、不懈拼搏的奋斗历程。

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的小鲁迪,受家人影响童年时就是圣母大学橄榄球队忠实又狂热的粉丝。鲁迪从小立志要成为圣母大学橄榄球队的队员,但是他是家中兄弟几个里个头最瘦小的一个,身体条件并不出众,因此家人都不看好他的这个理想。当他向全家人宣布立志到圣母大学队打球后,他们都不以为然。高中毕业前夕,学校组织学生们去参观圣母大学,兴致勃勃登上校车的鲁迪却被老师叫下了车,告诉他这是个不太可能录取鲁迪的大学,没有必要去参观。毕业后,成绩并不理想的鲁迪选择和哥哥弗兰克一样,进入了一家人都在其中工作的钢铁厂工作。22岁生日那天,鲁迪的好友,也是鲁迪生活中唯一一个支持他的梦想的人,送了他一件印有圣母大学字样的外套,并鼓励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鲁迪深受感动并郑重地穿上了这件外套。然而接下来好友在钢铁厂工作期间突发事故意外死亡,这一事件深深触动了鲁迪,他决心改变现状,再次开始为梦想而奋斗——既是为了好友,也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女友希望结婚成家生子过安逸的小镇生活,家人也不支持鲁迪这一看似不切实际的做法,但是鲁迪还是毅然踏上了前往圣母大学的火车。

在一个神父的帮助和建议下,鲁迪用自己积蓄先上了圣母大学附近的一个圣十字学院以期取得优异成绩后转学到圣母大学并在圣母大学橄榄球队找到了一个干杂活的工作。历经艰辛和挫折后,终于在近乎绝望的时候鲁迪接到了圣母大学的接收通知并凭借顽强的斗志,被教练选入了校队的替补阵营,但却一直没有机会上场比赛。最终鲁迪在队友的支持下在一场重要比赛的最后时刻替补出场,帮助球队拿下了比赛,出现在现场的父母和家人也兴奋不已。影片结尾以字幕告诉观众:1975年之后,圣母大学队再没有人像鲁迪一样比赛时被当场抬起接受大家的欢呼。1976年,鲁迪从圣母大学毕业,他的五个弟弟也都考上了圣母大学,并顺利毕业。因此可以看出,鲁迪的经历不仅是影片剧情的励志元素,影片中其貌不扬的他也是真实故事中激励弟弟们的榜样和典范。

二、叙事特点:线性叙事并以角色冲突为主

《追梦赤子心》的叙事并不复杂,基本是有传记片特点的线性叙事,以时间顺序讲述发生事件为主线。如影片开场表现童年时的鲁迪和兄弟们一起打球,和家人观看圣母大学队橄榄球比赛。接着讲述青少年时期的鲁迪为了成为圣母大学球队一员想要报考大学,但是因成绩并不优异最终暂时放弃了梦想,走进工厂和父亲哥哥成了同事。青年时期的鲁迪因好友意外身亡深受触动,再次踏上追梦之路。

影片中的角色之间的冲突-如反对鲁迪的父母家人认为应安于现状,其女友希望成家生子的家庭生活等,其实根源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梦想的坚持和追求,人物角色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角色和观念的冲突进一步带来的是剧情冲突,如加入球队后的鲁迪认真的训练态度,曾一度引起队友的不满并向教练抱怨鲁迪把训练当成比赛了,但是最终队友们认可了鲁迪的敬业与拼搏,并以他为榜样,这种观念和行为的冲突与转变可以视为剧情冲突带来的正面效果。冲突的出现与逐一化解,推动电影剧情向前发展,直到影片结尾处的高潮出现。

三、角色特点:重要的次要角色

影片中有多位次要角色即配角,在鲁迪不同的人生阶段和时刻起着不同的、有时是关键性的作用。这些角色可分为支持者(鲁迪的好友、曾经对立的队友和体育馆打工的同事)、帮助者(神父,大学学长)与反对者(家人,中学老师)、分歧者(鲁迪女友)这四种。

在鲁迪早期的人生阶段,他的好友是生活中唯一支持他实现梦想的人,也是当时鲁迪平淡和略显灰色的生活中唯一的一缕阳光:他告诉鲁迪“拥有梦想让生活(变得)可以忍受”;他送给鲁迪的生日礼物并不贵重,却是鲁迪最为珍视并经常穿在身上的一件球衣外套,它象征着鲁迪的梦想之地并提醒着鲁迪为这一梦想做出努力。鲁迪加入球队后的队友们虽然一度对他的认真训练感到不满,但是在鲁迪的最后一次参赛仍是替补时,正是他们交出自己的球衣“威胁”教练愿意让鲁迪代替自己上场,最终为鲁迪争取到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出场机会。鲁迪在体育馆打工时的黑人同事,在发现鲁迪无处居住夜晚偷偷溜进体育馆休息室过夜后并没有声张,反而偷偷留下了一把房间钥匙;在鲁迪努力几年也获得不了上场机会,沮丧地想要放弃时,以看似刻薄的语言刺激和鼓励他坚持下去:你这辈子不用对任何人证明什么,除了你自己!并告诉他自己曾是球队一员却因伤无法再继续打比赛的真相。

鲁迪离家来到圣母大学所在小城时,并没有很清楚的努力方向,正是神父指点他可以先在社区学院学习,成绩优异后再申请转入圣母大学,使得鲁迪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很快明确了如何向梦想前进。在学院学习期间的学长同学则在学习上了给予了鲁迪很大的帮助。

和很多体育电影类似,这部电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派角色或是竞争对手角色,反对者角色主要以鲁迪的家人和中学老师为主,鉴于鲁迪并不出众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父亲告诉他“追逐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只能让你和周围的人心痛”。即使在鲁迪准备离家去为梦想奋斗时,父亲的观点仍然是:圣母大学是给有钱人、聪明人和伟大的运动员准备的,不是给我们这样的家庭。把鲁迪叫下开往圣母大学参观的校车的老师,告诉他“不是每个人都要去上大学的”;而鲁迪的哥哥自己安于现状的在小镇工作生活,也经常对弟弟的“痴心妄想”冷嘲热讽。鲁迪的女友虽然没有明确反对鲁迪离家追求梦想的做法,但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结婚成家这样的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两人对生活目标的差异使女孩最终在鲁迪离家后成了鲁迪哥哥的女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片中的几类角色中,在亲情和爱情方面,鲁迪的家人和女友本应是最坚强的后盾,反而给他带来的多是打击和否定,而支持和理解以及帮助,则来自非亲属关系的朋友与同学或队友,这种角色特点也更好地体现了鲁迪奋斗道路上的艰难与不易。

影片最后鲁迪的父母和哥哥在体育场观看了他的比赛,起立为他欢呼鼓掌,父亲还骄傲地向周围的观众强调着那个球员是自己的儿子等情节,则很好的表现了家人态度的转变,最终接受和认可了鲁迪执着梦想的做法,既符合观众的心理和情感预期,也为影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视听语言的运用:音乐与镜头的变化

电影音乐可以在不同的剧情和人物环节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如烘托和营造氛围,表达和抒发人物情感等。镜头运用的不同视角,也有助于刻画人物角色,表现剧情发展方向。在影片后半部分的情节里,鲁迪申请圣母大学一次次被拒,在最后一次申请(如果再次失败将最终无缘圣母大学)后,鲁迪再次收到了大学的信件,坐在校园湖边的他打开信件,读到了最终被录取的内容,百感交集地抬起头。此时响起了舒缓的背景音乐,镜头则从鲁迪的侧面慢慢转到鲁迪身后,观众的视野里呈现的是鲁迪的背影和他面前宽广的湖面,阳光下水波荡漾微微泛起金色的光芒以及岸边的绿树丛林,这一优美的自然风光也预示和象征着鲁迪终于迎来的新生活的开始和一个更为广阔的崭新世界。

影片的另一个片段中,一直没有上场机会的鲁迪再一次没有在出场名单里找到自己的名字。他来到比赛场地独自坐在看台上,看着空旷的球场,镜头以鲁迪的视角俯拍空无一人的球场,在很大的橄榄球场地衬托下,鲁迪的身影显得更加孤独弱小,这一画面很好的表现了鲁迪此时的失望、沮丧与茫然无助。而当受到鼓舞重返训练场时,同样的地点-球场,镜头以奔跑前行的鲁迪的主观视角近景呈现站成两队欢迎他归来的队友们,营造出了热烈而友好的氛围,队友们成为支持和理解鲁迪的战友,不再巨大空旷的球场,不再孤单无助的鲁迪,继续着他的奋斗与拼搏。

影片临近结尾时,上场时间仅有几十秒的鲁迪快速奔跑着,镜头的剪辑和切换速度明显加快:记分牌和分数的显示,两队球员们的激烈对抗,看台上包括鲁迪家人在内的紧张的观众们,在激昂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突出了体育竞技比赛的扣人心弦的特点,为鲁迪所在球队的最终胜利也是全片的高潮情节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五、场景的变化:人生轨迹的变化

依照鲁迪不同的人生轨迹,影片前半段的场景主要以鲁迪生活的小镇,中学校园,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的钢厂为主,后半段场景以鲁迪学习、打工、训练和生活的社区学院,体育场馆,圣母大学为主。两个不同地区的场景,呈现了鲁迪从产生梦想、一度被迫放弃梦想到再次追求梦想的人生历程。虽然场景有所变化,但是不变的是鲁迪认真和执着的人生态度以及面对挑战和挫折不肯低头的精神和勇气,正是这种贯穿始终的拼搏精神,成了该片励志主题的最好标注。而小镇,校园,体育场这些观众们熟悉的场景,也很容易使观众在欣赏电影时融入剧情的发展中并理解人物角色的命运走向。

校园既是影片人物角色的生活学习的场景,也是他梦想实现的必经之地(社区校园)和终点(圣母大学)的象征符号。而体育场则是鲁迪践行梦想的最终场所,它不仅意味和象征了橄榄球这一体育运动和比赛,也是鲁迪人生中这场和时间赛跑般的比赛的发生地:从在体育场打工维持生活缴纳学习费用,到参加训练为上场比赛而积蓄能量和提高能力,直到最终上场的几十秒,体育场是鲁迪人生拼搏的起点和终点。可以说校园和体育场这两个场景,对于影片的励志主题,起着重要的呈现作用。

六、价值取向-为梦想努力拼搏

影片中的鲁迪在众人眼中并不是天赋异禀的年轻人,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成功才显得更具深意。和很多体育电影中主角最终取得胜利不同的是,鲁迪在最后被派上球场时,球队已经稳操胜券。但是依旧努力拼搏的鲁迪仍然帮助球队获得了分数,这几十秒的努力和成绩同样与众不同。可以说直到影片结束时鲁迪都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巨大成功,他能被大家抬起绕场接受众人的欢呼,更多的是因为人们对他梦想的认可与鼓励。

影片值得我们深思的不仅是对梦想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也有天赋与努力,成功的含义等一些价值取向的探讨和挖掘。正如鲁迪在即将上场时所说:为迎接此刻,我一生都时刻准备着!鲁迪之所以能赢得我们的理解、尊重和掌声,不在于他最终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他一直为实现梦想,克服了各种阻碍和困境,忍受了各种挫折与嘲讽,让时间和事实证明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无论天赋高低,只要脚踏实地的努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就能够成为现实。

七、结语

体育电影特有的振奋精神,激发斗志等特点,使这一类型具备了不同于其他类型电影的特殊魅力。《追梦赤子心》中没有主角光环、平凡而朴实的人物角色,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种种经历,其励志的主题通过角色、场景、视听语言、叙事等方式得以体现和加强。同时,该片以真人真事为素材来源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更好地提升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故事内容和场景贴近观众生活,使得我们欣赏电影时很好的融入电影剧情中,对人物角色有更深的理解和认可,并在观影之余受到激励和鼓舞。相信这部二十多年前的体育电影,其生命力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相反,它会继续激励和鼓舞心怀梦想的人们去奋斗和拼搏。

猜你喜欢

鲁迪圣母梦想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梦想
梦想
印度 圣母节
健身转移器
不给礼物就捣蛋
无腿少年成运动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