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转型背景下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2021-04-14李宏叶臣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李宏 叶臣

【摘要】在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数学作为应用科学的基础,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举措,在教学转型中突出“应用”,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  独立学院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dependent College to application?鄄oriented university, mathematics, as the basis of Applied Science, its teaching reform is impera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measures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and assessment method, so as to highlight “application” in the teaching transformation, and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of training application?鄄oriented talents.

【Keywords】applied transformation; Independent Colleges; Advanced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课题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KT202016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1-0132-03

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自201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其中特别指出:“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学校时定位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明确独立学院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1-2]。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除了掌握基本理论,还必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数学是本科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理论课和必修课,作为应用工具渗透到各个应用学科。然而对于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讲,这门课程是枯燥无味的,没有太大的兴趣的,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不知道所学为何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转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使高等数学课程能够实现更好地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的目标,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转型所要进行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

当前面向全国各种层次的本科生的高等数学教材各种各样,很多独立学院选用的都是最经典的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的教材,是作为考研数学的权威参考教材。经典教材更加注重的是高等数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逻辑方面的严密性,编排方面的严谨性[3-4]。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仍然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进行安排,这样对于总体水平不高的独立学院学生来讲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习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同时教学内容与专业的相关性不大,学生不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数学知识与专业之间的联系,不知道所学为何用,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二)教师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绝大多数教师依然采取的是“多媒体课件+黑板”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多媒体课件也是常年固定不变的。虽然有部分教师自建了网络课程,但由于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很多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这一便捷的方式去拓展教学内容和巩固教学效果。

(三)课程考核方式

数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很多高校在考虑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都在做着各种形式的改革,期末考核也由单一的期末一卷定成绩逐渐改革为期末和平时成绩综合给出总评。但由于课程自身特点、条件限制等原因,大多数教师只是根据作业和考勤情况给出学生平时表现成绩,这样的评定不仅不够全面,而且很难从本质上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与应用能力。

二、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优化教学内容,强调应用

1.选用或者编写合适的高等数学教材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材选取和编写上,需要以應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组织理论体系时,以能够应用知识为目的。通过对知识的来源、意义的介绍,强调数学概念来源于实际生活;通过对实际应用案例和知识的应用的介绍,将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只有做出这样的转变,才能适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特点。

2.弱化学科体系,强化基础和能力培养

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淡化“以学科为核心”的严密的知识体系,淡化知识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作为首要标准,精选和强化对于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能知识。具体包括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各个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中所列的能力与素质的形成所必需的知识,以及对今后的岗位中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有作用的知识。

3.调整适合专业的教学大纲

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也不同。首先应研究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了解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应用的要求,重点是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哪些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必要,应增加和加强,哪些内容可适当删减,力求与专业紧密结合,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比如,对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专业需加强傅里叶变换、傅里叶级数等教学要求;计算机专业需加强近似计算等;经济管理类专业需加强边际函数、弹性等专业课常接触的知识。

4.融入与生活和专业相关的应用案例和数学建模思想

高等数学课程中的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定理,都是有其实际背景的,教师可以在讲述概念的引入环节时,通过创设与抽象概念连接紧密的实际问题的情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教师在讲解定理时,可以选择一个与该定理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以加深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应用案例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作为教学素材,融入到具体的理论教学中,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学习高等数学,学习高等数学的意义在哪里。同时,有趣的应用案例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来说,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世界中种种复杂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高等数学教学的最重要的目标。而高等数学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逐步具有数学建模的概念和意识。随着数学模型的构造和问题的解决,学生会逐步养成探索科学的态度,慢慢形成数学思维,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兴趣

1.课堂上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坚持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通过视频、动画、课件等改善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定理的相关推理证明,题目的解题步骤依然采取板书形式。学生在教师板书的过程中,能够去思考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对解题的方法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完整规范的解题步骤也一目了然。利用互联网寻找与数学相关的有趣的故事或者漫画的形式,给学生进行授课,利用生动有趣的画面,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这种幽默有趣的方式,直观或者间接地表达教师想要传达的教学本质和其内在的思想内容,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了解。

2.课后师生交流平台的搭建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交流平台越来越多,交流也越来越方便。通过QQ、微信、钉钉、云课堂等搭建有效的师生交流平台,开设网络直播课、播放应用案例讲解的录课视频、重难点的教学视频、线上答疑等,任课教师也可将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的相关教学课件、习题的解题过程、单元测试练习等发布在平台上共享,学生自行下载学习、演练,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习效果。

(三)改革考核方式,提升能力

可以更加重视过程性考核,改变“一考定结果”的终结性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可以尽量全面化,考核形式可以尽量多样化,考核总评成绩的构成尽量合理化,将课下的应用案例视频学习、单元测验练习和课下小组作业都纳入平时成绩考核体系。课下小组作业可以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可以是论文形式,需要小组进行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写一篇小论文;也可以是报告形式,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做好章节总结、方法总结等。在注重过程考核,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独立学院的学生的课程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而相應的教学课时越来越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越来越低,面对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都在寻求解决方案。以上几点是笔者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许多方面还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深入地研究和进一步地完善。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任课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获得以及创新思维的形成。应用型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对独立学院的教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总之,应用型独立学院的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 0151113_218942.html.

[2]黄炳超.新形势下我国独立学院转型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8):5-8.

[3]莫国良,吴明华.国外应用性微积分教材的特色及其启示[J].高等数学研究,2008,11(4):91-94.

[4]潘全如,屠文伟,章婷芳.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J].高等数学研究,2010,13(5):14-17.

作者简介:

李宏(1977年11月-),女,硕士,讲师,从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研究。

叶臣(1974年-),男,硕士,副教授,从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