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2021-04-14张彩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综合应用趣味性教学小学语文

张彩霞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深化,小学语文教学应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授课方式,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提升育人质量。趣味性教学作为当前时兴的一种授课形式,其主旨在于重构课程内容、教学流程,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多样的教学形式,加强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发其参与到学习中的主动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将针对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小学语文  综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1-0090-02

语文是小学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较高的文学素养,还可在无形中促使其发展出正确、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小学生后续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兴趣作为学生展开高效语文学习的动力,应受到每位教育者的关注,为此,我们应积极研究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全方位提升语文教学综合水平。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资源匮乏,学生主动性不足

在既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授课内容主要是教材知识,很少有人能借助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导致其趣味性不足。在此背景下,学生难以保持较高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另外,很多教师会将主要授课内容放在字词、句式、修辞等知识的教学上,难以对相应知识做到有效拓展,进而让小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死板、枯燥之感,这也是影响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的一大因素。

(二)教学形式固化,学生理解困难

在小学语文课堂,我们最常见到的教学流程是阅读课文—讲解字词—课堂背诵—课后习题。在这样极为固化的教学形式下,很难凸显出语文学科的趣味性,教师也很少能对现有授课形式展开革新,导致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凸显。尤其在讲解一些艺术性、思想性较强的内容时,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内涵,极大影响了语文学科的育人效果。

(三)教学深度不够,学生思维浅薄

受到诸多层面因素的影响,小学教师在实施语文学科授课时,教学深度十分有限,小学生通常只是满足于对教材内表面知识的理解,缺乏对所学内容的深刻思考,导致其思维能力、思维水平较为浅薄,不利于其后续进行更深层次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实际授课中,部分教师虽能引入一些网络上的辅助资源,但这些资源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教育性,难以满足小学生深度思考的学习需求,阻碍了他们对自身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阻碍。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策略

(一)引入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兴趣

在将趣味性教学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时,我们要重视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形式,能极大丰富教学内容、授课形式,对激发学生兴趣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既往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导致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常会出现左顾右盼、交头接耳等情况,甚至一些学生还会在教师授课时睡觉。这些情况的出现除了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对教师的授课心态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将多媒体设备引入小学语文课堂,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图像化、视频化处理,而后将其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这样能大幅拓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更为高效地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趣味性。

例如,在实施《鸟的天堂》授课时,我们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非洲草原、南美雨林中的鸟类视频,并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以此激发他们的对本课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观看视频时,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集中到视频内容中,在视频播放结束后,很多学生都显得意犹未尽,这也凸显出了多媒体视频对学生的吸引力。此时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我们能发现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也在无形中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借助微课视频,增强学生理解

在实施趣味性教学时,我们除了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应关注其对知识的理解,只有让其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才能凸显出小学语文学科的育人效果。为此,我们可以以微课视频展开教学工作,通过短小精悍的微课,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相应知识产生更为深入思考,使其更为全面、系统地理解所学内容,提升学习效果。在设计微课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微课的时长。一般来说,若是设计的微课过长,小学生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微课上,从而影响其对微课的理解和学习效率,难以凸顯出微课的育人效果。同样地,若是设计的微课过短,教师很难在微课中融入必要的知识内容,从而影响微课视频的教育价值。为此,我们可将微课时长控制在3~5分钟左右,以此更好地凸显出教育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水平。

例如,在实施《赵州桥》这一课的教学时,很多学生对于赵州桥的相关故事、建造特色缺乏理解,这会对其后续学习课文内容产生一定阻碍。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赵州桥简述”的微课,让学生从建造背景、文化内涵等层面,对赵州桥有个较为全面的认知,从而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仅如此,在学生结合微课展开学习时,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望会大幅提升,这对其后续更深入地学习课文内容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实施趣味性教学时引入微课视频对提升教学质量十分关键,它能在保证教学生动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三)开展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参与

在将趣味性教学运用到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课堂活动提起关注。实际上,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大多较为活泼,有非常旺盛的精力,教师要对他们的特点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准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入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教学中,通过开展课堂活动的方式,增强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感,使其更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提升语文课堂趣味性。

在实施课堂活动前,我们要将小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此保证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将那些对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定义为学优生,把那些学习主动性不足、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划定为后进生,介于学优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学生为普通生,而后秉承同组异质的原则将其进行分组。通过合理分组,能大幅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质量,促使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实施《陶罐和铁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课堂活动,让其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材中的故事内容扮演出来,以此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为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扮演辅助角色,比如挖掘陶罐的人,或者是旁白等,以此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为活动注入新的动力。在课堂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活动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他们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和想法分享出来,和本组的同学交流、沟通,进而逐渐增强他们对相应知识内容的理解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四)构建自学平台,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在趣味性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以此不断增强其参与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完善其语文知识体系。实际上,很多教师在完成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后,很少关注他们的课后时间。若是学生不能对这些课余时间合理应用,将极大阻碍他们的语文学习质量提升。为此,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内外展开知识学习,将趣味性教学进行有效延伸,打破学生与知识间的时空壁垒,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课堂中用到的教学辅助视频、微课上传到自学平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趣味性、生动性,激发他们参与到自主学习的兴趣。另外,部分学生在展开自主学习时,会因为难以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而影响自学效率,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自主学习平台上添加一个“互动”模块,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疑惑分享给同学、老师,以此保证他们的学习效率,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此外,为提升自学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开放部分权限,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文章、视频、图片等分享到自学平台上,让其他学生能够看到相应的内容,以此增强他们使用自学平台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做到全员参与、共同成长。长此以往,学生将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其逐渐完善自身的语文知识体系,提升语文趣味性教学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为提升趣味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效果,我們可以从引入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兴趣;借助微课视频,增强学生理解;开展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构建自学平台,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等层面入手,以此在无形中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虹润.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9):115-116.

[2]杨佳钰.趣味教学,逸趣横生——关于小学语文游戏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28-129.

[3]臧艳红.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5):124-126.

猜你喜欢

综合应用趣味性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拓展渠道,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