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思考

2021-04-14沈雯婧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出路心理健康教育困境

沈雯婧

【摘要】在幼儿成长阶段,身心健康能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所以做好幼儿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根据研究发现,很多幼儿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幼儿的成长。所以也应该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创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充分运用游戏教学形式,组织集体活动,关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另外还要做好家园合作,从而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教育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0-0127-02

一、幼儿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情绪情感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幼儿真实情况选择科学的方法。首先需要进行情绪感情教育,帮助幼儿控制自己的情绪,将内心想法通过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最终达到行为和情绪保持一致的良好状态。幼儿教师需要充分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保证幼儿是在积极乐观的状态下进行学。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家长需要观察幼儿的喜怒哀乐,当幼儿在负面情绪中,家长需要积极调整幼儿的心态。另外,幼儿在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需要重点学习面对不同环境合理控制情绪的方法,保证自己的情绪能够良好发展,只有这样,幼儿在面对任何情绪时都能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去生活[1]。与此同时,如果幼儿的情绪变化多端,时好时坏,教师和家长需要对此情况充分了解,切身去了解幼儿情绪变化多端的原因,只有这样设身处地地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为幼儿调整情绪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促进不良情绪得到控制。

(二)人际关系

社交能力是幼儿与人交往和相处的必要技能。但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当前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经常是封闭状态。可是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交际能力。当前,在幼儿成长阶段,家长和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幼儿的交际能力,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都需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心态,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需要经常开展各种团体活动,让幼儿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团体生活的乐趣,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沟通时,讓同伴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且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人,长久下来就能在幼儿园内形成良好的社交关系,为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今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方式问题

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下幼儿心理健康的缺失是主要问题。当前,幼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孩子只要吃饱喝足就能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重点放在了衣食住行上,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很多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不到培养,情感表达也相对欠缺。另外,在幼儿园教育中,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存在表面。比如,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只重视活动的特点,缺乏对幼儿身心特点的关注;关注身体功能,没有关注德育教育;关注动作技能达成度,没有考虑幼儿身体的差异性等错误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要求,导致幼儿在学习的黄金时期没有进行意志力和心理健康的培养,长久下来,会影响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2]。

(二)缺乏社交能力的教育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所接触的人和事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幼儿园中,主要通过教师与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产生人际关系教育。可是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通常情况下,幼儿因为年龄小,所以在没有家人的陪伴下,面对陌生人或者事情会非常地畏惧,希望受到外人的关注和理解。可是很多教师在面对幼儿关系时,会给幼儿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缺乏亲和力,很多情况下都是由自我认知出发,导致幼儿经常处于被动状态,长久下来幼儿会产生畏惧感,缺乏安全感,最后会发生心理焦虑以及不安情绪等问题。在面对陌生环境下,会产生畏惧感。其次是幼幼之间缺少积极的互动让幼儿有孤单感。幼儿是由家庭走向学校的,也就是从家庭生活转变成了集体生活,可是在新的环境背景下,没有家长的陪伴,加上幼儿的年纪小,欠缺交际能力,造成很多幼儿在学校没有可以互动的对象,特别是回到家里得到家人的宠爱之后,心理产生了落差,在幼儿园会感到非常孤独,长久下来,如果没有积极引导,则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

三、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出路

(一)创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

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创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既符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要求,同时对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需要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环境,这也是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条件。其次,教师与幼儿之间必须是交际平等关系,在与幼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出发,促进师生感情。同时也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进行教学[3]。第三,教师需要多鼓励幼儿,提升他们自信心,促进性格更加活泼开朗,幼儿缺乏理解力,所以教师在和幼儿相处的时候,需要一定的耐心。因此为了促师幼和谐互动对于教师也要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教师需要学习专业的知识,保证心理学教育的科学性。其次,幼儿园也需要定期培训教师,提升教师心理辅导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和幼儿关系更加和谐。实践出真理,教师需要不断实践和研究,才能促进对幼儿心理状态做到真正地了解。最后,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开设心理咨询机构,促进家长对幼儿心理状态的了解,同时幼儿园也可以开展幼儿心理教育活动。

(二)以游戏的形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既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念,也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在游戏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其获得最大的快乐和满足感。教师在游戏设计中需要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游戏相结合,促进幼儿对参与游戏的积极性,缓解心理压力,通过游戏宣泄情感[4]。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小朋友展开合作,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促进幼儿对集体的认知。

(三)以集体的形式开展活动提升品德

集体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依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要求,应该对幼儿的社会性进行培养,这是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为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积极发展,需要教师进行干预,通过参与集体活动,要让幼儿明白团结精神的重要性。教师在培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活动,保证每一位幼儿能够通过集体活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比如带领学生进行“两人三腿”活动,有助于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对自我肯定的积极情感,幼儿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全面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希望能夠做到最好,但是每个幼儿对于事情的认知和兴趣爱好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学习中会遇到困难,久而久之,就会让他们产生畏难心理,自信心严重被打击,甚至开始自我怀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促进自信心的发展,可以以互动的形式进行教学,加深幼儿对知识的印象,同时提升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另外,如果幼儿在学习中出现了错误,教师也不应该批评,而是采用鼓励或者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5]。

(五)家庭配合学校,提升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家校合一是培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幼儿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尤为重要的,通过配合幼儿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必须保持亲密的联系,通过相关的教育活动,促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内容做一个真正了解。同时,幼儿回到家中,家长也可以采取学校的教育形式引导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保证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积极性发展,家长也能够知道幼儿发展的真实情况,提升幼儿心理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心理健康问题是幼儿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阶段,很多幼儿在心理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可能是因为和同学的相处,可能是因为家庭内部原因,所以学校和家庭之间必须产生紧密的联系,结合幼儿自身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发展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瑞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26.

[2]朱敏娟.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教师,2018(9):52-53.

[3]王红.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9(7):80-81.

[4]何珊珊.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渗透路径分析[J].学子:理论版,2020(3):45-46.

[5]曹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9(8):78.

猜你喜欢

出路心理健康教育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