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午睡环节中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2021-04-14黄璐欣
黄璐欣
【摘要】自理能力是幼儿从依赖成人的帮助逐步走向独立自主的萌芽期,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时期,如果没能把握住此关键期,且没有搭建供其锻炼自理能力的平台,必然会大大影响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乃至还会影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所以,对学龄前的幼儿来说,从小培养自理能力极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 午睡 培养 自理能力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0-0125-02
随着人们经济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在新世纪的孩子大多都被宠坏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都是由父母或爷爷奶奶做的,这就导致了孩子生活的依赖性和自理能力的低下。进入幼儿园后,他们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首先要帮助幼儿养成照顾自己的习惯,形成照顾自己的能力,这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让幼儿有一个更好、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环境。
一、午睡环节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的生活活动环节中,有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那就是午睡。从医疗护理的角度来看,当孩子进入睡眠,身体的各个部位,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受到了调节。午睡可以帮助幼儿消除一上午幼儿园生活所带来的疲劳,让幼儿的大脑及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又可以让幼儿养精蓄锐,为下午的幼儿园生活和游戏积蓄能量。因此,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时间表中都会根据当地《指南》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午睡这一环节。
二、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近几年有许多在校大学生因自理能力差造成的负面新闻也屡见不鲜:湖南华容的魏永康13岁上重点大学,却在20岁因自理能力差被劝退;广州某校大一新生刚开启大学生活不久,就因“无法适应独立生活”纵身跳楼,当场殒命。后续经调查,该生父母从小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自理能力的培养,使其成年后仍无法独立生活。除此之外,在北上广等发达城市,曾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过大规模的心理测评,结果显示令人堪忧,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健康水平。
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报告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分析:“教育是让每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是青年学生能够通过大学教育形成独立自主、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及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所以,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自理能力和抗压能力,尤为重要。
三、午睡环节中幼儿自理能力表现的现状
作者经过三年时间的观察和记录,以小班幼儿为例发现:
(一)幼儿动手能力弱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很差,大部分的幼儿都还不会自己穿脱衣物,分不清衣物的前后以及鞋子的左右,小便后也不会提裤子,特别是午睡环节中的脱衣、摆鞋环节,有三分之二的幼儿没有整理衣物和摆放鞋子的意识,起床后也只会坐在床边,等待老师的帮助。还有三分之一的幼儿有动手的意识,但因能力不足,导致衣裤穿反、鞋子穿错等。
(二)教师谨慎不放手
因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抵抗力较弱,老师将目光更多聚焦在幼儿的健康上,许多教师在睡前和起床时担心幼儿着凉生病,又或是担心因幼儿慢慢穿耽误时间而影响后续活动的开展,而急于给予帮助。
(三)家长包办代替多
家长缺少正确的教育理念。學龄前阶段的自主意识还未形成,成人帮其塑造占据主要位置,而幼儿自理能力的差异和其父母和长辈的教育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家庭特别是老人,往往因为怕麻烦或者觉得幼儿还小,而代替幼儿做他们自己本应做的事。如,当家长看到幼儿穿衣服有困难时,常常不是耐心地教会幼儿正确穿衣服的方法,而是直接帮他们把衣服穿好,这主要是因为家长怕麻烦,他们认为与其教他怎样穿还不如直接帮他穿好, 这样更加省时省力。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省了麻烦,却剥夺了幼儿学习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使幼儿形成了依赖心理,错过了在家中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培养的良好时机。
四、午睡环节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指南》中指出,要“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创造条件与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我们要鼓励、倡导幼儿“自己做、主动做”,幼儿在提高自理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勇于面对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些好的品质将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寻找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措施,首先要了解其年龄特点及心理需要,其次,借力游戏、活动等方式,以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幼儿乐意自理、愿意自理、主动自理,而非被迫自理。
(一)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开设生活活动
根据《纲要》和《规程》的要求,根据小班年龄特点,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季节情况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内容分解到活动里,我们保证每周二下午都有一节生活活动。
(二)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提升幼儿自理能力意识
1.创编出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强化幼儿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具有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他们爱模仿,所以以内容简单、琅琅上口,易于阅读和理解的儿歌为切入点,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学习。如,穿裤子时可以配上儿歌“小火车穿山洞”:“两只脚丫钻洞洞,左脚钻进左洞洞,右脚钻进右洞洞。嘟嘟嘟,嘟嘟嘟,两列火车出山洞!”儿歌形象地把整个穿裤过程描写出来,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按步骤练习,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穿裤的过程,也不会出现不知先穿哪条裤腿这样的情况。如果幼儿在穿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难度,可以通过多念几个“嘟嘟嘟,嘟嘟嘟”控制“钻”的时间,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增强幼儿完成动作的信心。
2.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自理能力的兴趣
在幼儿自理能力逐步形成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开展“小竞赛”来进行巩固,并根据竞赛结果对个别幼儿进行针对性指导。竞赛时我们要注意根据幼儿能力来进行编组,把能力相对较弱、较强的幼儿归类分组,较弱组操作要求可以适当降低,如,不对操作时间进行限制,更多以鼓励的态度接纳幼儿的点滴进步。使即使能力较弱的幼儿也愿意向能干的小朋友学习。提前将比赛内容告知家庭,让幼儿在家人的辅助下多多练习,并用小奖品引导幼儿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从而不断地促使大家提升自理能力。
在午睡环节中,教师如发现个别幼儿有较为明显的进步,也应及时加以鼓励,对个别进步不显著的幼儿,应该给幼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学着用欣赏的眼光激励幼儿,等待幼儿。
3.定期评比,增强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
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我们可以将竞赛评比固定下来,定期开展,在主题曲设置“能干宝宝”板块,可以根据各自班级幼儿的特点及喜好来设置比赛项目。用幼儿理解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加幼儿的参与度。还可引导幼儿自己设置比赛内容或奖品,促使幼儿增强自理能力,提升自我服务的信心。
(三)树立观念,一日活动有贯穿
午睡环节照看幼儿的大多是保育教师,要充分挖掘保育教师的教育机制,引导她们从生活阿姨变为有智慧的教育者,鼓励她们积极动脑,主动解决问题。如小班幼儿穿鞋很困难,常常找不到自己的鞋子,或是左右脚穿反也浑然不知。对此,我们组织保育教师就这个问题开展讨论,寻求不同解决办法,让问题的发现者成为矛盾的解决者,让保育老师带着问题开展工作,并利用下班时间分组查阅资料,再组织大家开展讨论,剖析问题寻找策略。最终达成一致,将锻炼的机会还给幼儿,总结出锻炼幼儿穿鞋的三个小方法。这样由下而上得出的策略更容易让老师们执行到工作中,也让午睡起床环节成为了锻炼幼儿自理能力的又一个平台。
(四)家园协同,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要通过家园联系栏、班级群、宣传平台多渠道引导家长掌握科学锻炼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并认识到锻炼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同时,教师应该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给幼儿穿着一些容易穿脱的服装。尽可能将动手的机会还给幼儿,并积极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一起“静待花开”。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家园携手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养成,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陪幼儿一起进步的毅力。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伴随人获益终生,教师一定要和家庭密切沟通,随时调整培养策略,让幼儿在宽松、适宜的氛围中不断进步。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家园目标统一是原则,悉心的指导是沃土,鼓励的语言是营养,轻松的氛围是暖棚,放手不包办是雨露,耐心和等待是阳光,只有这样,幼儿的独立自主才能在家园携手的环境下迎着朝霞茁壮成长。
我们常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們要做有智慧的教育,在幼儿阶段把握住个体一生中人格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搭建起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的空间,引导幼儿逐步掌握各种自我服务能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王桂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之我见[J].科学中国人,2014(9S):300-300.
[2]程华.浅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C].2015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3]国家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4]黄丽霞.感恩于心,知恩于行——幼儿园午睡环节实施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J].才智,2020,4(14):4.
[5]蔡娟.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浅析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