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对接机制研究

2021-04-14邱希阳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园林工程职业技能

【摘要】实现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的有效对接,是“1+X”证书制度落实的内在要求,也是制度实施的关键所在。文章在概括介绍“1+X”证书制度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对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接机制有效构建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为专业对应的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的有效对接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参考。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职业标准  教学标准  对接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0-0141-02

国务院2019年2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推进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开启了“1+X”证书制度中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对接的新步伐[1]。虽然近两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下的职业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努力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但在实际的衔接效果方面,仍然差强人意。基于此,有必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构建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对接机制,以稳定的机制来保证职业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一、“1+X”证书制度概述

“1+X”证书制度是近年来我国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的新的教育制度和模式。在该模式中,“1”为专业学历证书,“X”为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虽然同属于证书,但专业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功能不同,其中,学历证书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的经历及学习过程情况的证明;职业技能证书是证明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就目前的职业教育而言,职业技能证书多是学校或者校外社会机构或者团体为学生发放的等级证书,主要意义在于肯定学生具有某方面的专业特长[3]。就两者的关系来说,学历证书是基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对学生职业发展的进一步补充和拓展。

二、“1+X”证书制度下浙江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现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对接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1+X”证书制度的指导下,浙江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围绕学历证书与职业等级证书相结合的方向和目标开展了深入性的探索和尝试。虽然促进了学生努力获得尽可能多的职业等级证书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关于落实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对接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欠缺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职业证书相关的专业知识点分散

目前,浙江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可以获取的证书主要有建设岗位人员证书如园林施工员证,也园林绿化工种证书如绿化工、育苗工、盆景工、花卉工等证书。虽然同属于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证书,但这些证书考查的知识侧重点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使得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证书相关的专业知识点比较多且较为分散[4]。显然,职业证书相关的专业知识点分散的情况,使得各类证书对应的知识点难以在同一教材和教学活动中完全呈现出來,进而增加了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对接的难度。

(二)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同

“1+X”证书制度实施的目的在于提高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能力和效果。虽然将职业技能的要求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深化学生对职业对应的知识和技能的接触、理解,但由于教学工作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并重,且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而职业技能培训侧重于职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两者在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方面存在不同,导致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标准难与教学标准实现顺利的对接和融合。

三、浙江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构建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对接机制的具体策略

构建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对接机制,是“1+X”制度下浙江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新方向、新要求和新目标。针对上述明确的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对接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相关主体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构建科学的标准对接机制。

(一)推动教学标准主动对接职业标准

从本质上来说,浙江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够适应园林工程技术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学校的教学标准应当主动对接行业发展的职业标准,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职业标准,才能够实现顺利的就业,也才能够体现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价值和意义[5]。教学主体应当摆脱传统教学思维和方式的限制,以职业标准为主导,对教学标准进行相应的细化和调整。在这方面,高职院校要采取以“行动导向,理实交融,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本地区的园林绿化单位开展深度的合作,共同研究制定课证融通的“1”+“X”人才培养方案,并听取单位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及课程设置的建议,实现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有效对接。

(二)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以单独的模块进行划分和落实,确保不同职业等级证书对应的要求在教学课程中均能够有完整、科学的体验,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各类职业等级证书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应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和指导下,深入园林工程技术工作一线开展专业调研,并根据调研内容和结果重新构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具备的园林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重构以“园林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流程为导向”的“1+X”课程体系。同时,教师要注意完善各类课程的标准,以“X”个职业能力为模块,将“X”个职业登记证书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进“1+X”模块化的课程之中。

(三)更新专业课程教学标准

教学标准,是教师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践的思想和行为指南。对于多数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师来说,其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选择与应用方面主要遵循的就是教学标准。在积极落实“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将职业等级证书要求学生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内容融入到新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标准中,以新标准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来督促和推动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合。在专业课程教学标准更新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与等级证书考查内容相关的课程的前后衔接性,确保课程内容与证书考核标准的内容相对接,避免出现课程重复设置的问题。例如,为确保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能够真正传授给学生与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证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职业等级证书的要求,高职院校可以围绕“1+X”证书制度的要求,探索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标准,以此来促进产教融合理念在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对接方面的应用。

(四)构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课程库

通过上文介绍可以看出,目前高职院校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可以考取多种类型的职业等级证书,并且学生在决定考取证书方面重点考虑的就是证书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价值和影响。受职业生涯規划差异的影响,不同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类型证书的需求,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和教师要构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课程库,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的专项课程,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灵活、多样的选择。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开设园林工程施工证、市政园林造价员证、高级绿化施工证、高级苗圃施工证等证书相对应的课程,通过课程与职业等级证书的一一对应来促进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的对应关系。同时,各门专项课程的开发教师,除了根据职业标准设计和制作相应的课程内容以外,还要深入到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一线,与岗位人员进行深度的交流,了解园林工程技术类工作开展对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方面的要求,将这些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的专项课程的内容保持持续的更新和完善,以适应职业标准的动态变化调整要求。

四、结语

“1+X”证书制度是国家出于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而提出的职业教育新要求,其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和方向。针对当前浙江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对接效果欠佳的实际情况,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职业证书相关的专业知识点分散、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同两方面,因此,相关主体要结合两个标准对接的问题和难点,结合“1+X”证书制度的相关要求,积极探索构建新的对接机制,促进标准的深度融合,真正提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能力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学英,耿旭.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合研究:基于英国BTEC的思考[J].职教论坛,2020,36(10):47-51.

[2]刘双平.“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路径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0(9):74-75+81.

[3]戴春平,刘小园.高职院校基于标准体系建设的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0(4):116-119.

[4]刘咏梅.“1+X”证书制度下构建对接职业标准课程体系重构探析——以水利工程专业为例[J].湖南水利水电,2020(2):41-43.

[5]林夕宝,余景波,刘美云.1+X证书制度下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0(1):4-11.

作者简介:

邱希阳(1980年-),男,浙江金华人,高级工程师,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乡村设计。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园林工程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