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中职Web前端开发技能人才的培养

2021-04-14黄晋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证书课程体系实训

【摘要】近几年Web前端开发快速发展,人才缺口日益扩大,然而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市场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Web前端开发课程存在的问题,以我校成为“1+X证书”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为契机,结合“1+X证书”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新构建了中职Web前端开发课程体系,并依托学校自主研发的E-Online云课程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而推进复合型Web前端开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关键词】1+X  Web前端开发  课程体系  混合式教学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X证书”制度下中职Web前端开发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ZQJK018)。

【中图分类号】TP393.09-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0-0048-02

一、中职Web前端开发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重编程轻前端,课程内容独立,缺乏完整项目的连贯性

大多数学校围绕Web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分别开设了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PHP动态网站建设三门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存在着重编程轻前端的思想,课程之间内容相互独立,缺乏完整项目的连贯性,最后学生完成的Web项目虽能实现一定的功能,但是界面设计、用户体验感均不佳,学生成就感大大降低。

(二)完整开设Web前端开发课程较少

当前中职学校完整开设Web前端开发课程的比较少,大多仅仅开设网页设计与制作,较多倾向于图像化界面操作的课程,开设JavaScript、Web前端框架等复杂代码的课程比较少。一些中职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学生学习效果比较差,一是因为这些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二是这些院校的课程存在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重复、滞后等问题,学生知识、技能滞后,学习效率低下。

(三)传统课程体系教学及实训内容滞后,教学模式无法兼顾不同学生

中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滞后体现在更新周期长,课程教学内容不能與时俱进,并且由于当前的课程体系大多由学校专业负责人和教师完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度较低,没有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导致学生修完课程毕业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达到当前行业、企业、市场对人才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的要求。同时,实训项目陈旧,单个项目融合技能点少,缺少复合型,实训项目来源脱离实践,缺少实用性。

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三种方式:一是传统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将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再通过参与实训项目掌握知识,这种方式进度较为统一,无论学好还是学的差都在同一时间学习相同的内容。学生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旦错过部分内容,可能导致较难继续学习。二是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学习,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应用到中职计算机专业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学生住宿无法提前观看视频,学生学习的自律性差等。三是线上视频学习,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反复学习,同时能自己控制学习进度,但是对于中职学生却存在家里没有计算机、视频时间过长难以坚持、资源比较零散、出现错误无法独立解决等问题。

二、构建中职Web前端开发课程体系

通过分析“1+X证书”中的《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它对知识面的掌握非常广,需要拥有“html,Css,JavaScript,JQuery,Web前端框架”这五方面的能力。这5方面的知识可以成为5门对应的课程。以往的考证课程基本都是1门培训课就可以满足考证知识点的需求,但是“Web前端开发”证书需要多门课程知识点。由于课程教学计划还有其它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设,平衡多种因素,拟开出3门必修课和1门选修课来就对“Web前端开发”的工作任务和知识要求,对现在课程的体系进行优化,把“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的内容融入具体的课程内容中进行。具体对接课程如表1:

其中《网页设计与制作》主要涵盖HTML+CSS内容及HTML5+CSS3相关内容,《Web前端开发技术基础》主要讲解JavaScript+Jquery的部分内容,《Web前端开发技术实战》主要讲解多个小实例让学生关联前两门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实现考证复习的作用。《Web前端开发综合实训》作为一门选修课则主要讲解一个完整的大项目,让学生从零搭建完整的实训项目贯穿所有知识点。

三、Web前端开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

(一)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引入成果教育理念

在课程改革中引入成果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就看到课程产出,了解自己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何种能力,取得何种学习成果,有效地解决学生串联知识点困难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以项目为主线,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协作的方式完成项目。

(二)利用E-online云课程平台及超星学习通实现翻转课堂

组织课程教学相关教师在深入岗位调研和教学过程总结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教学使用的课程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课件、试题习题集、教学微课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建立教学资源库,上传所有相关课程资源供相关老师和学生下载学习;依托学校自主研发的E-Online云课程平台及超星学习通,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预习、自学和复习,也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和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放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 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有效评价及时反馈

完成整个学习情境之后进行,考查学生对整个项目情境的掌握情况。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个课时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考核,得出每个学生的《项目过程分析报告》。学生的阶段性考核采用校企共评,通过本阶段情境的综合职业能力雷达图的对比,即可了解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变化情况。

(四)实施“Web前端技术种子计划”,校企共建工作室

针对实训内容滞后的问题,可以实施“Web前端技术种子计划”,从各个年级挑选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引进相关企业成立校企研发工作室,将企业真实项目带进学校进行研发。由企业项目导师及学校教师共同培养,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专业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成果

我校作为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目前已参与了三次Web前端开发考试,其中2019年全国统一考试初级共报考23012人,实考合格率34.76%;其中我校共31人参与报名考试,通过30人,通过率高达96.77%。三次共有177人参与考试,通过率126人,平均通过率71.2%。校企研发中心成果产出成绩优异,开发了多个校内外系统,其中两项申请并获得了软件著作权。在竞赛方面,我校团队分别在2020、2021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Web前端开发项目中荣获团体二等奖1项,一等奖1项,并在2020一带一路暨金砖大赛之网站设计与开发大赛国内赛中与高职院校同台竞技,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我校也因此获得了“最佳组织奖”的荣誉称号。

五、结语

当下Web前端开发发展迅猛,中职院校应当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当中,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从而推进复合型Web前端开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周健.浅析基于Web前端开发的1+X证书的人才培养方案[J].福建茶叶,2019(8).

[2]张梅樱.Web前端开发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9(33).

作者简介:

黄晋文(1988年-),男,广东梅州人,计算机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Web前端开发、中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证书课程体系实训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收录证书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