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孕育一片新天地
2021-04-13刘仓颉
刘仓颉
编者按:
近百年前,我党曾在鄂北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与当时的鄂豫皖、湘鄂西同属湖北三大重点苏区。当年的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临时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就在现宜城市板桥店镇新街村。在这里,党带领人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起义,形成了枣西和随北红色割据区域,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北总队,并且在战争中成长壮大了第一支正规部队——中國工农红军第九军第二十六师。昔日的战火已经远去,红色的故土依然伫立在那里。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让我们走近新街那片红土地,感受那段风起潮涌的峥嵘岁月。
红色名片
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临时省苏维埃政府及红九军二十六师指挥所驻地旧址,位于现宜城市板桥店镇新街村的老集市及周边自然村落,是鄂豫边区革命的中心和军事后方。
新街,不是一条街,而是座落在大洪山西麓、长北山南侧,襄、枣、宜三县交界地带的一个其貌不扬的小集镇。然而,近百年前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驻地就在这里,其所创建的鄂豫边革命根据地,与当时的鄂豫皖、湘鄂西同属湖北三大重点苏区,领导过轰轰烈烈的鄂豫边区土地革命战争。如今,这里已成为缅怀先烈的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
阳春三月,山花烂漫。来到当年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旧址,一座青砖黛瓦的四合小院,掩映在绿树丛中,这就是宜城人民修建的“鄂豫边革命纪念馆”。伫立馆前,遥望远方,昔日的战火硝烟已经化成平淡而宁静的山村生活,离我们渐渐远去。观看馆内的“红星照耀鄂豫边”主题展览,仿佛时光回溯。那段艰苦卓绝、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在心中回荡,久久不能平息。
烽火点燃鄂豫边
从肖楚女播撒革命火种,到程克绳创建中共鄂北第一个党小组;从大革命失败,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浴火重生。点点星火,唤醒了民众觉悟和斗争精神,积累了革命力量,点燃了鄂北地区土地革命的烽火。
1927年8月,八七会议后,中央派李富春、陆沉来到鄂北,在枣阳组建了中共鄂北特别委员会,重点恢复和建立遭到破坏的各级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起义,形成了枣西和随北红色割据区域,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北总队。
在中共鄂北特委领导下,鄂北地区革命运动持续高涨。枣阳蔡阳铺起义,枣、襄、光、谷、均五县暴动等一系列军事斗争,纵横在襄阳、枣阳、宜城、钟祥、随县和周边地带,创建起面积达27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的襄枣宜革命根据地。
与此同时,豫西南的革命形势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30年10月上旬,为了适应鄂北、豫西南地区武装斗争形势的需要,加强党对鄂豫边区的领导,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将鄂北特委、豫西南特委合并的指示,两特委在邓县白落堰召开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中共鄂豫边区特别委员会,直属中央领导,下设南阳、襄阳、光化3个中心县委,管辖21县,机关设在河南省的南阳。
鄂豫边区的革命形势,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震惊和恐慌,他们调集了五十一师等军队和大批地方民团,大肆围剿革命武装,血洗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鄂豫边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敌我力量悬殊,形势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鄂豫边区革命委员会和鄂豫边区特委,分别于1931年5月下旬和12月初,由白区迁到宜城新街。
新街地处国民党统治较为薄弱的襄阳、枣阳、宜城交界地带,东、北、西群山环抱可作屏障,宜东入汉最大的支流莺河穿境而过,带来南部丘陵河谷的丰饶。加之这里的人民在大革命时期掀起反对封建统治、打倒土豪劣绅、取消苛捐杂税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建立有宜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中共党组织和秘密革命武装宜东赤卫总队,有着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建立苏维埃政权基础。
1932年2月2日,鄂豫边特委将特委改组为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鄂豫边革命委员会改组为鄂豫边区临时省苏维埃政府,内设土地、经济、文化、军事、肃反、裁判6个委员会,加1个警卫队。从此,新街成了鄂豫边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襄枣宜根据地由此进入鼎盛时期,豫西南的革命形势快速发展,红色政权波及湖北的襄阳、枣阳、宜城、钟祥、随县、南漳、保康、光化、谷城、均县、房县、郧县、郧西、竹山、竹溪和河南的南阳、内乡、唐河、泌阳、桐柏、方城、新野、邓县、镇平、南召、淅川、社旗、舞阳等28县。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和沉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共鄂豫边区党委始终把武装建设作为军事斗争的重中之重,除了发展起各地赤卫队地方武装,更为重要的是在战争中成长壮大了第一支正规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第二十六师。
红九军二十六师的前身是1930年4月组建的鄂北红军游击队第13大队。5月14日蔡阳铺起义成功的当天,该大队整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第五总队。6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的指令,这支队伍在襄阳县黄龙垱陶山庙再次进行整编,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第二十六师,进入红军正规编制序列,下设5个总队和1个手枪队,共1500余人,600多支枪。从此,这支革命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英勇作战,为开辟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立下了不朽功勋。不仅取得过翟家古城保卫战的胜利,还南征钟祥丰乐河、长寿店、洋梓,北上攻占唐河县城等,取得大小战斗40多次,歼敌1300多人,缴获长短枪320多支的辉煌战绩,而且涌现出程克绳、余益庵、谢耀武、杨秀阡、张星江、袁书堂、范家义、杨世健等一批可歌可泣的革命英烈和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尤其是程克绳,被开国将帅贺龙、许光达誉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军事将领、鄂北革命武装和鄂北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
军民鱼水情谊深
前方,党领导革命队伍奋勇杀敌;后方,新街人民为这支红军部队的建设和后勤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当地热心向导的带领下,我们沿着新街北部的山谷蜿蜒而上,来到一个丛林掩蔽的山洞,这就是红九军二十六师的指挥所苏家洞。幽深的山洞高大空阔,当年的石凳、石桌隐约可见,可以想见当年这里的一片紧张和繁忙,红军将领们在昏暗的马灯和松明子下制定了一系列作战计划。在苏家洞周边的村落,散布着红军枪炮厂、子弹厂、被服厂等兵工厂,还有红军前方医院和后方医院。
当地苏维埃组织劳动妇女解放会、少年先锋队、红色补充军、童子团、贫农团和雇农工会、互济会等群众组织,分别担负巡逻边界、打击窜犯苏区的敌人,配合红军和赤卫队打仗、运送和转移伤员,站岗放哨、盘查过路行人,发动群众做军鞋、缝军服等任务,一方面为红军提供安全和生活物资保障,一些重伤员就直接寄养在老百姓家里;另一方面帮助兵工厂采购和输送生产物资材料。
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苏区与老百姓建立起鱼水般的情谊。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在新街一带方圆上百平方公里无人不知。人们不仅熟悉他,而且喜爱他,亲切地称他“余聋子”。他,就是当年曾任红九军二十六师师长的余益庵。
1976年12月,曾任中国盲聋哑人协会主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的余益庵,最后一次回到这片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望老苏区人民,慰问烈军属,寻访当年的苏区医院、红军兵工厂遗址。冒着刺骨的寒风在战友们的墓前肃立默哀,他真诚地对当地的领导说,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是这里的百姓给了苏维埃红色政权和人民军队极大的拥护和支持。在一次次历险中,都是当地的百姓冒着杀头的危险,千方百计地掩护我们脱离险境。停顿了一下,他接着动情地说,希望在死后,能把自己的骨灰安葬在新街附近的扁石岩上,陪伴死去的战友。
1932年6月,蒋介石“齐头并进”“分进合击”,在对中央苏区和各地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的危急情况下,中央派到鄂豫边区的新任领导沈宗源,由于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结果变成失败后的右倾逃跑主义,丢失了鄂豫边苏区。党的组织大都遭到破坏,苏维埃政权被摧毁,苏区1万多群众惨遭杀害。6月底,鄂豫边临时省委机关被迫离开宜城新街,迁往白区南阳,转入地下工作。
鄂豫边苏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第一次冲破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劳动人民成了土地的主人。苏区存在的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是她像汉水的波涛,荡污涤浊;像青山的松涛,摧枯拉朽。边区人民不畏强暴、不怕挫折、不惜牺牲、前赴后继、奋发进取的精神,必将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人民谋幸福、為民族谋复兴的不竭动力。
(文中部分史料来源:襄阳市档案馆)
延伸阅读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伟大实践
李福新
鄂豫边区鄂北革命根据地是襄(阳)枣(阳)宜(城)和均(县)房(县)南(漳)保(康)谷(城)两块革命根据地的统称,中心在宜城市新街村。它于1930年6月建成,到1932年6月完全丧失。虽然其存在时间只有两年,但它却是鄂豫边区革命斗争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页,是我党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伟大实践。
农民起义是鄂北革命形势得到根本扭转的关键
1927年8月,在革命处于危急时刻,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会议指出,共产党在现实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然而,鄂豫边苏区却将工作重点放到了策动国民党军队的兵变上,致使鄂北的秋收起义未能如期举行。
9月上旬,鄂北特委认真吸取了前段工作的教训,改变了斗争策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动农民起义上,鄂北的革命形势很快发生了根本转变。首先是枣阳县的程坡、蔡阳铺、七方岗和襄阳县的双沟、张集等地农民武装万余人,一举拿下了枣阳县隆兴寺区署和团防局,创建了以枣西翟家古城为中心的红色割据区域。接着是随县工农革命军大队和各地工农自卫大队,先后打垮了祝林店和青苔镇等地反动武装,成立了祝林和青苔两个区革命委员会,创建了两块红色割据区域。枣阳、随县秋收起义的成功,充分显示了农民中蕴藏的伟大力量,增强了其他地方党组织发动农民起义的信心和决心。一时间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鄂北大地。
鄂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一次生动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践课
早在井岗山根据地创建中,毛泽东同志就初步形成了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土地革命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930年1月,他又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进一步提出“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回顾鄂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鄂北特委及后来的鄂豫边区特委所采取的方针、政策、步骤、方法,正符合了毛泽东同志这一伟大理论的要求。
第一,鄂北特委是在经历两次兵变失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后才取得枣阳、随县、襄阳等地秋收起义的胜利。第二,鄂北的革命武装是由农民自卫武装“红会”、“硬社”等,到农民游击队、赤卫队、工农革命军,最后到工农红军一路走来的。第三,鄂北革命根据地是由游击区、小块红色割据区域,到初具规模,而后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扩大。第四,鄂北根据地政权建设是由乡到区、县、省逐级发展和完善的。第五,根据地内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如此等等,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理论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是革命胜利之本。鄂北革命根据地在创建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化整为零,插枪隐蔽,秘密割据,集零为整,伺机而起,大举扩展”的独特模式,既是鄂北人民鲜血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对毛泽东同志“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作者系宜城市原文化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