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德育课程改革新动向
——“道德学科化”的背景、发展与启示

2021-04-13薛博文

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学科

文∣薛博文

当下世界各国中小学在道德教育方面均采用直接模式和间接模式两种教育方式。直接模式主要是将德育课程设置为学校的正式课程,制定教科书和课程大纲来实施系统化的道德教育,以俄罗斯和我国为代表;间接模式则不设具体课程,而是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所有课程当中,主要以美国为代表。[1]日本在战后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模式上主要借鉴美国,因此其道德教育采用间接模式,学校教育当中并不设德育课程,而是以每周一课时的“道德时间”作为其主要德育教学方式,同时以班主任教师的主题班会和辅助读物来促进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但随着近年来日本校园欺凌等道德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道德时间”的德育效果呈现日渐下滑的趋势,日本政府开始着手对德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改革核心是将“道德时间”转变为正式的德育课程,使之成为与国语、数学等科目同等地位的正式学科,即“道德学科化”,并自2018年起陆续在中小学分段实施,从而开启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新发展。[2]

一、日本德育课程的发展轨迹

出于对战争时期日本德育课程中存在的军国主义及极端国家主义思想的摒弃和反省,同时受到美国学校不设道德教育课程的影响,日本战后德育课程的地位被大幅度削弱,仅以“道德时间”活动而存在,且完全没有相应的教材、专任教师及评价方式等。同时,为纠正和克服战争时期的专制道德,其德育内容更是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对社会公德的培养。然而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国民长期处于富裕安定的生活之中,再加上少子化、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教育功能严重退化,学校教育更为关注升学率,也导致升学压力带来恶性竞争,从而衍生出校园欺凌、逃学、青少年犯罪及自杀等问题,青少年道德水平低下,学校道德教育匮乏演变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基于此,日本政府在近年来各项咨询报告和审议会议上,均提出将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正式课程当中的建议。1998年的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纪要指出,道德教育只靠每周一个小时的“道德时间”根本无法实现德育目标,难以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道德影响,因此需要借助学校整体的教育活动来加以实现。[3]文部科学省在之后发布的年度教育白皮书中也提出,要充实与振兴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和开发道德教育的课程与活动。此外,2007年的教育再生会议第二次报告也同样建议强化德育的作用,实行必要和合适的德育课程,要在“道德时间”基础上明确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模式,以助于应对日益严重的校园欺凌现象与青少年犯罪问题。[4]因此,日本社会各界均认为有切实必要将道德从“活动”位置转换为“课程”位置,从而更好地推动日本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发展。

二、日本“道德学科化”改革的提出背景及内在动因

实际上,日本各界对于将道德教育学科化的呼声持续不断,但由于“中教审”此前认为经审定的德育教材仍不完备,且尚未探索出合适的德育评价模式,使得道德教育学科化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阶段。但是,德育课程的不完善一直是日本学校教育的沉疴旧病,2011年10月,日本滋贺县一名不堪忍受校园欺凌的中学生自杀事件再次成为“道德教育学科化”的导火索,次年文部科学省即采纳实施德育学科课程的建议。2013年初,日本政府召开“教育再生实行会议”,特别指出现阶段实施的道德教育的指导方法与内容未有统一标准,导致因学校和教师的不同而出现德育成效悬殊的现象,因此强调要加强改善道德教育,并提出将“道德时间”转为特别的学科课程的报告。针对上述建议和报告,2014年“中教审”经过十次审议,发表了题为“有关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报告会,报告指出要以修改教育法规和课程标准为基点来充实和改善道德教育,试图借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合力来共同提升道德教育的水平和意识。之后的2015年,文部科学省根据“中教审”的报告从教育基本法和课程标准着手,对《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则》和《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修订,要求小学从平成30年(2018年),初中从平成31年(2019年),高中从令和2年(2020年)起开设“特别的学科:道德”,作为学校的正式课程予以实施。由此日本的道德教育正式由实践活动转为学科课程。[5]

学校是推动学生学会自立于社会,培养人性和社会性,以及厘清价值观念,并分辨善恶美丑的场所,而学校教育中能够养成学生自主自立、育成价值观和是非能力的重要手段就是道德教育。透过学校而实施的道德教育,即是让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日后身处社会当中所需的基本道德意识,例如社会生活当中的规范制度、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承接等。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也必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有必要加以落实和重视。因此,日本此次“道德学科化”进程最为鲜明的特征,即是强化道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当中的地位,试图采用正式课程教育的方式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此外,为加快道德课程的学科化发展,对道德教育课程大纲的设计、相关教材的审定,以及授课内容、指导方法,都作出了严格而详细的规定,同时要求对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师培养也作出新的改善方案。

三、“道德学科化”课程改革内容与构想

(一)特别的学科课程:道德

在日本文部科学省最新颁布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以下简称《指导要领》)中,道德课程被定位为学校课程中的“特殊学科”,因此道德教育被承认是一门正式课程。但这一点与传统课程大不相同,因为在道德学科课程当中,其授课教师的资格并不需要获取,并且学生的修习内容和成绩也难以被量化评估。[6]此外,《指导要领》还指出道德教育除作为学校特别课程之外,仍需要透过整个学校教学活动来进行,即同时需要在其他各门学科课程当中加以渗透和培养,这一点亦与其他课程大不相同。更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要领》中,语文、数学等常规课程归为一章并分列各节,而特殊学科道德教育课程则另立一章,由此可以看出道德教育在传统课程这一框架体系当中仍存在难以嵌入的性质。[7]基于此,日本试图将道德教育彻底转变为学校正式课程的前路仍旧曲折,还需要在师资培养、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上做出发展、改善和提高。

(二)道德教育的目标

文部科学省原先发布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规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性”,而“道德时间”则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两者目标定义的不同曾引起混乱和争议,并成为此次道德教育学科化的讨论焦点。在以往的解释当中,“道德性”被阐释为“人本来的生存状态或者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存方式而去采取道德行为的一种人格特性”,而“道德实践能力”则是指“作为人类具有追求更好生活方式的能力,每一个儿童都有思考自己生存方式的道德价值的自觉性,有能够自觉地选择和实践正确价值行为的基本道德素养”。[8]这种句型复杂、表述模糊的定义给中小学一线教师带来极大的困扰,因为难以区分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别。因此,在“中教审”最新修订的《指导要领》当中,“道德性”和“道德实践能力”被合并为“道德能力”,实现了概念定义上的统一,并将道德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判断能力,最终实现学生道德素养发展和升华。

(三)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构想

从文部科学省新修订公布的《指导要领》关于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来看,其基本结构仍然是沿用之前“道德时间”的课程结构,仅仅是把部分主题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各年级段的课程内容的具体项目依旧分为“与自身相关”的问题、“与他人相关”的问题、“与自然界环境相关”的问题、“与社会集体相关”的问题。

“与自身相关”即关乎本身的事情,关注自身存在状态,以及为实现自身向往的生活而必备的道德行为。“与他人相关”则是自己和别人相关联的事情,主要从构建和谐关系的角度出发,强调与他人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道德行为。“与自然界环境相关”是自身与自然界环境或崇高的事物有关的事情,能够从自然界等崇高的事物当中感悟人生,从而发展高尚的道德行为。“与社会集体相关”是从自身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的角度看待问题,体认作为社会或集体的一员所应有的道德行为。[9]总的来说,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以自己为中心,从而传播到熟悉的他人、群体和社会,甚至于超越人类,其中存在的顺序性也是恰到好处的。可以说,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所包含的四个方面完全涵盖了个人在日常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历和体验到的内容,通过这四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其道德意识、推动其道德行为、塑造其道德人格。中小学道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日本道德教育课程内容要点与构成表

(四)道德教育课程实施策略

首先,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趋于完善和多样化,在教学指导方法上不再限于传统的只靠讲故事、说道德的授课模式,规避直接给予学生结论的灌输式指导方法,增加道德体验活动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层次,同时设置能够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反思的道德引领形式。其中,语言交流活动的增强与以往形成巨大差别,通过增加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对话的机会,培养他们判断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其次,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法,适当采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指导方法或情境扮演法,帮助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经验性学习。此外,在授课内容上采取弹性的授课模式,降低课时课标的限制,不强制规定每节课时完成的内容,给予教师更大的自由操作性。

再次,相对原先只有“道德时间”“心灵笔记”,文部科学省计划全面改编现有的道德教育教科书并尽快编写全国统一的审定教科书,同时加强教科书道德教育内容的充实提升和价值澄清,补充大量历史事件和伟人事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认同感。除此之外,现今社会更为关注的校园欺凌问题、环境保护和信息安全等具有时代特色的问题,也同时编入教科书。

最后,在道德教育课程的评估方面,《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解说(道德篇)》指出,有必要持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道德成长情况,并努力将其应用于指导,但不应根据量化数字来进行道德评估,应采用“以记录为主”的评价模式,结合观察法、对话法和自我评价及互评等方法,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正确、真实和公正地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同时,要实现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用评价的结果去检验核实教学水平,使两者相互促进,学校也要借助于听课、研修等方式来发展教师的评价水平。[10]

四、结论

从日本推动“特别的学科:道德”课程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日本道德教育课程设立的背景与学生行为问题增加及全球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强调要让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培育具有善良品格及社会性,充满同情心、感恩心,重视奉献精神,主张公平正义,重视社会相关规定和基本伦理道德,热爱本国文化,拥有极高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又能够活跃于国际交流舞台的日本人。因此,道德教育课程转为正式的学校课程,确保道德课程有其特定的教育时间和方法,并通过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来贯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

虽然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日本学校教育中的正式课程,但争议却从未停息。首先,日本有专家认为,改善当下社会道德缺失的关键在于整顿完善道德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协作能力,而不应完全寄希望于课程实施的方法转变。其次,此次课程化改革的导火线是日益猖獗的校园欺凌现象,深层原因是为了改变道德滑坡的社会现状。但是不少专家认为,这种课程化、学科化的道德教育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不大,校园欺凌等社会问题往往牵扯各种复杂因素并需要和学生进行全身心的沟通,简单地试图通过实施道德教育难以取得成效。再次,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道德指导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也不是朝夕之功。最后,道德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与操作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加以探讨,如何把握学生真正的道德发展水平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要避免流于形式。

道德教育课程化发展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此次课程化改革被视作日本道德教育的重要转折和新起点,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自此将显著地影响日本教育的进程和日本人人格形成过程。同时,日本此次道德教育课程改革也会对我国新修订实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超学科”来啦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