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对安吉白茶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021-04-13赖建红孙万春
金 月 赖建红* 孙万春 曹 芸
(1.安吉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安吉 3133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杭州 310021)
茶叶是浙江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茶产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安吉白茶”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金叶子”。随着茶产业带来的巨大收益,不合理施肥方式导致茶园土壤出现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茶叶产量和品质[1,2]。对此已有学者研究了茶园高效施肥技术、有机肥施用技术等,指出不同种类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3],有机肥比例达到50%以上可显著提高茶叶品质[4]。但除了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改良土壤外,还有学者指出通过稻草、玉米秸秆覆盖可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5],对低龄茶园行间覆盖农作物秸秆更具明显的生态效应[6];人工种草可显著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7]。为探索适宜浙北茶区优质高效的土壤肥力管理模式,本研究以白叶一号为对象,开展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试验,研究其对安吉白茶产量、品质以及土壤肥力和植被环境的影响,评估不同模式的效果,为茶园推广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位于浙江省安吉县丘陵茶园,茶树品种为白叶一号,5龄茶园,茶园土壤类型为黄红壤,土壤养分pH 4.06,全氮1.56 g/kg,有效磷34.53 mg/kg,速效钾457 mg/kg,有机质33.43 g/kg,土壤肥力中等。试验用商品有机肥由安吉富民有机肥有限公司提供,氮(N)、磷(P2O5)、钾(K2O)含量分别为2.3%、3.0%、1.0%;专用肥由浙江巨隆化肥有限公司提供,氮(N)、磷(P2O5)、钾(K2O)含量分别为22%、8%、16%。鼠茅草由山东莱阳市天宇商贸有限公司提供,秸秆由当地水稻种植户提供。
1.2 试验设计
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的成龄茶园进行大区试验,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667 m2:CK(常规模式),250 kg/667 m2有机肥,60 kg/667 m2专用肥;T1(秸秆覆盖模式),250 kg/667 m2有机肥,60 kg/667 m2专用肥,覆盖稻草1000 kg/667 m2;T2(种植鼠茅草模式),250 kg/667 m2有机肥,60 kg/667 m2专用肥,播种鼠茅草1.5 kg/667 m2。有机肥全部作基肥于10月份一次性施用;专用肥一基一追,65%作基肥10月份和有机肥同时施用,35%作追肥于5月份施用,施肥方式为开沟施肥,施后覆盖。
1.3 试验方法
茶叶和土壤采集、测定:每个处理围出30 m2的采样区,从2020年3月25日-4月14日,每2d采一次,共采集11次,采集标准为一芽二叶,每次记录茶叶鲜叶产量;同时采集春茶样品,用微波炉高温杀青2 min,50~60 ℃下烘干制成干茶样品用于品质指标测定。土壤于春茶采摘结束后采集耕作层0~20 cm土样。干茶样品测定叶绿素、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酚氨比、水浸出物等品质指标,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微生物指标。叶绿素含量采用混合液萃取法测定;茶多酚采用福林酚显色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酸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水浸出物采用重量法测定;氮、磷、钾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钼兰比色法、火焰光度法测定[9]。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CO2释放率的测定采用MicroRESPTM方法[8]。
地表植被采集、测定:在茶行空隙处划出1 m2的区域,采集所有地上植被,包括鼠茅草和杂草,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鲜生物量。地上植被用烘箱在105 ℃下杀青30 min,60 ℃下烘干,称干重,测定氮磷钾养分含量。干样粉碎后,经浓H2SO4-H2O2消煮,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含量,用钒钼黄比色法测定全磷含量,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全钾含量[9]。植被养分生物固定量=养分含量×植被生物量(干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对安吉白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如表1可知,与CK相比,T1和T2处理的茶叶鲜叶产量分别增加4.22%和5.82%,说明通过秸秆覆盖和种植鼠茅草能提高茶叶鲜叶产量,其中种植鼠茅草模式下产量最高。茶多酚和氨基酸是决定茶汤味道的主要物质,两者比例协调方能使茶汤鲜爽且韵味凸显,一般来说酚氨低,茶汤鲜爽度高,品质相对较高。从茶叶品质影响分析可知,与CK相比,T1和T2处理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差不大,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T2处理茶叶的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5.16%和6.70%;茶叶的酚氨比均有所降低,T1和T2处理酚氨比分别为2.49和2.57,提升了茶叶品质;叶绿素总量没有差异,对“安吉白茶”品质特征中的叶白脉翠没有影响。
表1 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对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原料标准是一芽二叶)
2.2 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对茶园植被环境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3个处理均有植被生物量存在,其中T1处理生物量最少,T2处理生物量最高,CK处理虽生物量较高,但杂草种类繁杂,出现与茶树争肥现象严重。采用常规种植模式的茶园,其鲜生物量为370.85 kg/667 m2,干重47.35 kg/667 m2。种植鼠茅草处理(T2),鼠茅草的生物量达1099.22 kg/667 m2,干重173.11 kg/667 m2,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分别是CK 的2.96倍和3.66倍,生物量增加十分明显,鼠茅草自然枯萎后覆盖茶园避免了其它杂草的生长,在夏秋季起到了很好的保湿降温作用。采用秸秆覆盖处理(T1),杂草的鲜生物量仅为39.72 kg/667 m2,干重5.99 kg/667 m2,杂草生物量鲜重和干重比CK减少89.29%和87.35%,说明覆盖秸秆可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
由表2可知,T2处理生物固定氮磷钾量分别达5.21 kg/667 m2、0.64 kg/667 m2、5.29 kg/667 m2,在枯萎倒伏后,可自然降解回归茶园土壤,增加茶园土壤的氮磷钾养分与有机质含量。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减少氮磷钾养分吸收量89.40%、83.33%、91.28%,能较好的控制杂草生长所携带走的养分。
表2 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对茶园生长植被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从表3中可见,与CK相比,T1和T2处理茶园土壤的pH和养分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有机质含量最为明显,分别提高3.79 g/kg和12.94 g/kg,其它土壤养分含量差异不大,主要是由于上一年度的绿肥鼠茅草与秸秆等有机物料分解后,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促使土壤肥力提升。
表3 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对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2.3 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指标多样性的影响
微生物有不同的代谢方式和生理功能,所以它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及和其他的生物进行相互作用[10-11]。利用 Shannon-Winner 香农多样性指数(H′)分析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的影响,可以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类型的多与少,即功能多样性。一般来说,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物种越多,香农多样性指数越高,群落多样性越好。Evenness value Pielou均匀度指标E表示土壤微生物不同种群分布的均匀程度。由表4可知,不同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匀度指数(E)均表现为显著差异,T2处理均匀度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香农指数(H′)表现为T2>CK>T1,T2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香农指数(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种植绿肥鼠茅草使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T1。
平均CO2释放率可以作为微生物整体性的有效指标,反映微生物群落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平均CO2释放率越高,表明土壤中微生物活性越高,底物代谢的能力越强。不同处理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表现为T2>CK>T1,T2处理的平均CO2释放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1处理与CK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通过种植鼠茅草可以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底物的代谢能力。
表4 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小结
本试验表明,秸秆覆盖和种植鼠茅草模式均能提高安吉白茶产量,同时两者均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茶叶品质,其中种植鼠茅草模式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5.16%和6.70%,内涵物质更加丰富。采用常规种植模式的茶园,土壤表面有一定量的杂草生长,在管理中要增加除草作业,增加市场成本;种植鼠茅草模式其植被生物量鲜重和干重最大,分别是常规模式的2.96倍和3.66倍,能有效增加地表覆盖度,其固定的氮磷钾养分最高,枯萎倒伏后可自然降解回归茶园土壤,增加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提高12.94 g/kg;同时鼠茅草在5月下旬开始成熟,倒伏的鼠茅草能在夏季光照强气温高下降低茶树“日灼"的伤害和高温土壤水分的蒸腾,保持茶园土壤水分,减少热旱害造成的损失。采用秸秆覆盖模式植被生物量最少,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秸秆腐烂降解后也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秸秆覆盖和种植鼠茅草相比,种植鼠茅草更能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高微生物活性。综合表明,秸秆覆盖和种植鼠茅草模式均能提高安吉白茶产量和品质,并对土壤环境及肥力有促进作用,同时两者均能抑制茶园其他杂草的生长,起到保水增墒的作用,免除了中耕除草带来的水土流失和增加市场成本风险,是当前茶园管理值得推广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