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预测及预后评估中UCH-L1、GFAP、MMP-9水平的检验价值分析

2021-04-13黄信鸿张紫玉朱婷婷沈志明廖淑琴刘燕梅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脑出血病情血清

黄信鸿,张紫玉,朱婷婷,沈志明,廖淑琴,刘燕梅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危重症疾病,常于高强度运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发生,残疾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家庭与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虽然目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种微创技术的应用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断提升,但是仍有一定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不良预后结局[1]。因此在临床治疗期间需要科学评价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过去临床主要是采用GCS 评分评价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状况,但是其存在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无法满足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与预后的要求,因此需要寻找检测效率高且准确率高的生化检验指标[2]。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hydrolase l1,UCH-L1)是一种去泛素化酶,临床研究发现脑损伤可导致该指标的升高,且反映脑损伤程度,因此在高血压脑出血病情预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临床研究发现脑损伤可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水平的升高。本文主要针对上述指标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 年7 月—2020 年3 月87例本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51 例,女36例;年龄36~78 岁,平均(56.5±4.1)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经头颅CT 和MRI 检查证实为脑出血;②发病至入院时间<12 h。排除标准:①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②病情危重预测生存时间<3 个月、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器质性疾病、颅内肿瘤患者;③妊娠期妇女。并根据GCS评分分为观察组(GCS 评分<9 分,共计35 例)与对照组(GCS评分≥9分,共计52例)。随访半年根据本次研究入选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好组(共计56例)和预后差组(共计31例)。

1.2 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在入院第2 天清晨空腹采集3~5 mL肘静脉血,并采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UCH-L1、GFAP、MMP-9 水平,严格按照设备及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UCH-L1、GFAP、MMP-9 水平的差异;⑵比较预后好组与预后差组最后一次随访时UCH-L1、GFAP、MMP-9水平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UCH-L1、GFAP、MMP-9的表达观察组血清UCH-L1、GFAP、MMP-9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UCH-L1、GFAP、MMP-9比较

2.2 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患者血清UCH-L1、GFAP、MMP-9 的表达预后差组血清UCH-L1、GFAP、MMP-9 水平均高于预后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血清UCH-L1、GFAP、MMP-9比较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由于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降压药物控制患者的血压[3]。血压控制效果不好的患者可引起多组织器官损伤,其中脑底小动脉玻璃样改变会导致血管壁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当高血压患者情绪过度激动或是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血压升高可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4]。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残疾率和死亡率,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

UCH-L1 是一种泛素蛋白水解酶,具有清除折叠错误酶以及组织蛋白的生理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体UCH-L1 水平较低,当高血压脑出血发生之后UCH-L1 水平快速升高,与神经系统损伤有密切的相关性[5]。有研究通过观察发现,高血压脑出血发生1 h 后血清UCH-L1 快速升高,且升高速度及升高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UCH-L1 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与相关文献结果一致,这说明该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GFAP 是一种以单体形式存在的丝状蛋白,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在脑出血发生之后很快进入血液,因此常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程度[7]。王东明等通过观察发现,出血量≥30 mL 患者血清GFAP明显高于出血量<30 mL的患者,且患者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手术后GFAP 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由此可见,GFAP 水平能够反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8]。

MMP-9 主要是以酶原形式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可经过蛋白酶级联而激活[9]。临床研究发现脑部手术患者术前术后MMP-9 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很多神经系统疾病患者MMP-9呈升高表达趋势,由此可见,MMP-9 水平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变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脑出血患者病情和预后情况的重要观察指标[10]。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血清UCH-L1、GFAP、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预后差组血清UCH-L1、GFAP、MMP-9 水平均高于预后好组,由此可见,随着血清UCH-L1、GFAP、MMP-9 水平的升高,病情严重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因此可通过观察上述指标来预测患者的病情状况和预后结局。

综上所述,血清UCH-L1、GFAP、MMP-9 测量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预测及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出血病情血清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血清GAD、ICA及C-P联合检测对Ⅰ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