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对听障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些策略

2021-04-13冯志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听障学生语文教学语言

冯志娟

【摘要】听力障碍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听力缺陷,大部分学生丧失了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他们的语言和言语发展较普通学生很滞后,聋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听障学生克服听力障碍而导致的学习语言的困难,提高和发展听障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聋校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针对不同学段的听障学生发展语言文字的需要提出了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听障学生  语文教学  发展  语言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4-0093-02

一、优化教材内容,达到学以致用

多年来语文学科在聋校占的课时最多,花的精力最大,但效率不高,学生读写能力始终得不到根本提高。遣词造句常常词不达意,作文常靠死记硬背,如背不出或忘记了则一字写不出或者词不达意,阅读题如果不是书上老师讲过的,一部分学生则不会审题,敷衍了事。走出校门无法用通顺的书面语与人交流、对话。聋校语文教学中“读不懂”“说不全”“听不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聋校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听障学生学习语言的特殊性。一方面,大部分聋校的教师在教学时受到普通教育的影响,脱离听障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用普通教育的要求和普通教育的方法来进行聋校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对听障学生学习的特殊性了解和研究得不够。听障学生因为听力障碍产生的最大的缺陷是语言缺陷,因此,聋校语文教学的突出任务是补偿听障学生的语言缺陷,把发展听障学生的语言放在首位,才能为听障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聋校语文教学必须以这个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需要我们进行适当的选择和补充。

重视语文教材的整编。教师在拿到教材后先要全面了解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对于语文教材中与听障学生不适合学习或过于陈旧的内容,要适当地进行删减,并增加一些教材中没有却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如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儿歌、口语,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与时俱进的文章和弘扬家国情怀的一些题材的内容,通过这些浅显易学、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聋生的语言形成,提高其使用语言沟通的能力。

二、改变教堂教学模式,突出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一)在体验中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体验”,这足以表明了学生“学”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方法与过程,要想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教师必须努力创造学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课堂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语文课堂中,可变单纯的问答为其它多种形式的学。在学习《彩虹》一课时,教学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对着阳光喷水,再用笔记录下看到的情景,在课文学习时,才能真正体验爸爸给明明变彩虹的这一个生动的过程。在学习《春天》《我们的校园》这些课文时可带领学生去大自然和校园里身临其境的感受课文内容。生活化的学习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更是培养聋生美学情感、健全人格的过程。其次,运用一些情景剧教学模式,如教学《老山羊请客》时,给孩子们戴上各种动物的头饰,准备一些学具,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进行情景表演,能使学生置身其间,仿佛自己就是那只老山羊,而课文的难点在边演边学中就自然地解决了。师生就在情境中进行着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综合调动了聋生的视觉、触觉、运动觉,使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理解、学习和运用语言,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及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活动化

在教学中营造一定的生活场景,使语言教学和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决定教学。让他们在真实、自然的场景中感受、领悟和运用语言,让聋生能在不同的场合中,面对不同的对象,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情达意,使聋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积极。如学习完《公园的一角》,让学生以一名“小导游”的身份,按移步换景的顺序介绍凉亭周围的景物。这其实是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由于是当“小导游”,学生对这个复述充满了兴趣,面对大家落落大方。而且由于这种复述必须对课文语言加以整理和组合,因此学生在介绍中学会了按方位有顺序的叙述的语言表达方法。然后,因势利导,又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学校,将课本知识很有趣味地转化为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强化阅读训练,发展聋生语言

广泛的课内外阅读,能发展听障生的语言能力,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所以提高听障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教师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还能与教材内容相适应并进行适当延伸的阅读材料推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鼓励他们在日常的聊天时间可以将阅读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和好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或者,在摘录本上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在写作的时候可以适当应用,将“抄来”的知识真正内化成自己的。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无论在看图写话或者片段练习中就有内容可写了。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膽怯怕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用亲切和蔼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课前和学生进行一些简短、有趣的谈话,使师生间的隔阂和距离缩到最短。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自然轻松、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积极学习情感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学习热情或兴趣的学生,或比那些对学习感到焦虑、恐惧的学生学习得轻松。第三,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放大每个学生的优点,多给学生鼓励,多一些肯定或赞美的评价语,让学生感受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五、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聋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对于听障学生来讲,单靠看口形、看手语很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出现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补偿了听觉缺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教学课文《荷花》时,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荷花的各种形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短短几句话把荷花的形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可是,对于听障学生来讲,这段文字只是一串冰冷的文字符号而已,他们并不会在眼前浮现出美丽的荷花图,更不会感悟到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只用白描的手法,短短几句话就将荷花的美和生动完全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而借助课件,通过展示一些荷花的动态和静态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学生就能将文字和画面结合起来理解荷花之美了。在课后小练笔时,他们写美丽的牡丹花时,就能学以致用,“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运用得自然而恰到好处。另外,教师在平时孩子们的学校生活的场景中,捕捉一些有趣的镜头,拍摄一些短视频,如操场上活动的场景、食堂里就餐的情境、同学间助人为乐的现象等,教学时穿插这些短视频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很活跃,也显得有话可写了。同时,利用手机上微信、家校联系钉钉群等,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试着让学生回复一些消息,学生也会表现得很踊跃,虽然有时的回复内容不是很流畅,可是孩子们运用文字的想法很强烈,在回复出现语病的时候,教师随时进行纠正,下次,再有意让他们回复相同的内容时,他们就已经悄悄地改正了。

六、培养聋生写的习惯,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在聋校教学中“重讲轻练,重教轻学”,强调了听障学生语言能力训练,忽视了学生用合理恰当的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课堂教学多是字、词、句的分析讲解,而忽略了语言实用能力的培养,使听障学生學习语文后仍然“有话说不出”,尤其是学生书面语的表达常常颠三倒四,跟不上手语、口语。例如听障学生们写的句子:“我看见一位阿姨把脸盆洒水。”“下雪了,地上结冰了,我在冰滑。”“我长大了,毕业完了,要去广州工打”。因此,要让聋生多写多练,及时纠正这些现象。如:每天摘录十个词语,包括拼音和词义。每天写三个句子,必须通顺完整,并用手语打出来,师生共同找出手语和书面语的异同做修改。每天都有写日记的习惯,篇幅长短不限但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修改。学生们在一起很喜欢聊天,他们在聊天时会有一些自己的手语习惯,作为老师也不一定都能看得清楚,在课堂中可要求学生把聊天内容写下来,他们会表现得很有兴趣,会写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内容,透过他们写的内容可看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也能更加了解学生的语言习惯。另外,抓时机写作文,教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作文指导。如借助学校进行的各项活动(文艺表演、体育活动、参观活动),学生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家里的事情、重大节日等进行作文指导和训练。

总之,聋校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坚持学习新课标的理念,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并且建立在听障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特点和教学心理学的基础上,针对听力障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听障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他们的情感渴望,使他们在最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习得最实用的语言。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2]陈军.《现代特教研究》,中国文化出版社

猜你喜欢

听障学生语文教学语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及其专业设置情况
听障学生自残行为的成因与对策
聋人教育中的手语与文字结合模式的研究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小学科学课堂中提高听障学生注意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