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时期小学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行动策略

2021-04-13卢艳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时期小学

卢艳艳

【摘要】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劳动教育提出新时代的新要求的同时,明确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提出全面构建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中来,结合时代特色和地方实际,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时期小学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课程策略、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等行动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新时期  小学  劳动教育  行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3-0193-02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时期小学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课程策略

(一)课程设计系统

为实现劳动教育的系统育人目标,把劳动教育纳入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中来,结合时代特色和地方实际,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调整为劳动教育的三个目标维度:自主管理、社会参与和文化传承。三个核心素养的维度下,也相應目标化为各主题活动项目,根据活动项目,制定了典型性的活动主题。根据时代特点、学生实际、本土文化和生活日常,以核心素养为理论背景,开展三类(自主管理、社会参与、文化传承)五项(自我管理、健康生活、职业体验、社会公益、广府文化)典型性、系列性的小学生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形成序列性强、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有别于以往传统劳动教育侧重劳动技能的培养,本课题目标更侧重于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的培养。在研究期间,因疫情原因,部分课程在网络进行。整个研究中,共整理主题活动设计20份,活动案例36份,12个活动微课视频。这些设计、案例、微课,囊括了低中高各年段的三类五项的主题劳动教育,也体现了劳动教育的系列性和序列性。

(二)课时安排保证

劳动教育的课时安排,是劳动教育课程化的重要保证。《意见》中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根据国家的文件和市区的课程安排,结合原本课程中的“地方课”“综合实践课”“思品课”“班会队会课”等课程安排,与跨学科,如美术与广彩、舞狮与体育、粤曲与音乐等的统筹融合,保证不同学科的课题组成员,都能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课内劳动教育课。课后劳动作业的布置,《121劳动习惯养成表》等,配合劳动教育微课视频,即使因疫情在家期间,学生也能保证相应的劳动教育课。

(三)线上线下结合

线上线下的教学也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课题研究过程中,后期疫情的原因,改进了线下学习的策略,使劳动教育线上主题活动课程变成主要阵地。

1.云课程,指引方向。2020年2月17日开始,结合疫情和学生的需求,每周推送一节劳动教育系列微课,根据课题研究的框架,结合介绍了疫情期间全国抗疫英雄守护生命的劳动,也指引了劳动技能的方法学习。班级孩子们认真收看,学习劳动知识技能,感受劳动的伟大和美丽。

2.云活动,搭建平台。为了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班级开展了系列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搭建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提升育人实效。开展“呵护生命小天使”“家庭小主人”“美味小厨神”“创意小达人”“劳动榜样”等劳动主题活动。每天班级都会在作业展示同学劳动的照片,每周线上班会表扬“劳动小能手”,每月班级评选“劳动之星”,引导孩子们向榜样学习,在劳动中做最好的自己。

3.云实践,体验成长。实施“劳动打卡,我坚持”“劳动技能,我爱学”“劳动主播,我成长”“劳动分享,我快乐”等劳动学习和劳动展示的主题活动。

劳动是快乐的,分享则让这种快乐得到加倍。孩子们通过拍视频、写周记等方式,分享自己的劳动感受,让劳动的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劳动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时期小学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激趣的多样化

劳动教育开始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每项劳动教育的主题,是根据时代特点、学生实际、本土文化和生活日常而开发的。激起学生对劳动主题的学习兴趣,其策略是多样化的。

以语言描述、情境激趣。例如家务劳动,创设情境,以家庭为背景,先疑问导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学习劳动的兴趣。

以实物展示、视觉激趣。例如自主管理中的“健康生活”,生命体验种子、养蚕、无土栽培等,以具体的实物展示,激起对生命的好奇心,进而从看到做,感受劳动在生命之美中起到的作用。

以实地参观,参与激趣。例如社会参与中的“社会公益”,义工义买,走进社区、养老院,实地参观、参与,融入其中参与劳动。

以活动推进,体验激趣。例如文化传承中的“醒狮文化”,从体验开始,设置活动内容,以终为始,推进对“醒狮文化”的认识,继而训练,最终走上汇演舞台。

(二)推进的具体化

首先是方法的指导必须细致。例如三年级“自我管理”《洗头发,我能行》微课设计中,对洗头的方法,作了重点和具体的介绍:

洗头发六步:(1)洗头发前先用梳子把头发梳平顺,尤其是长头发的女生。(2)用水把头发淋湿,洗头前用手试一下水温。(3)涂洗发剂。取适量的洗发剂倒在手掌上,一般一个硬币大小的量就可以了,加水、轻揉、起泡再涂抹在头发上。(4)搓洗。时间在三分钟左右,用手指在头上轻揉,可以按照从后脑勺向额头的顺序,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保护我们的头。(5)冲洗。用温水洗干净,直到把洗发剂冲洗干净。如果觉得头发比较脏,可重复第3和第4步。(6)抹干。用干毛巾擦干,再用梳子顺整齐。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风机把头发吹干,以免感冒。

在习惯的培养上,也要具体化。

(三)展示的精彩化

劳动教育的过程呈现和成果展示因其外显性变得非常精彩。把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过程展示和成果展示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激起学生的成就感。常用的过程和成果展示有拍照、画报、形成画册、微信等班级平台展示、公众号、美篇推送、实物展示、实地操作和评比等等。

(四)家校共育

广州市教育局近日出台《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本课题的五项主题活动都非常重视家校共育,在活动实践、展示及评价中以多种方式引入家长资源。如职业认识、职业体验、认识醒狮文化、廣彩文化等主题活动中,在联系资源、组织参观、家长进课堂等方面都获得了大力协助。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时期小学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评价策略

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评价是多元性的,需要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更需要激励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班级里的“雏鹰争章”,家庭里的“小厨师”等,都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劳动活动中培养热爱劳动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过程性评价由家长、老师、自我、同伴形成,成果性评价有班群展示、朋友圈点赞、制作纪念册、发布微信公众号、学校展示等,这些评价都是激励性的,可以不评比、不奖励,最后的成就感来自内心和氛围。最后,学生制作的画册,家长和孩子过程性的图片、视频,纪念册、公众号等形成众多的展示、宣传资料。

(一)知识性评价重劳动意识

知识性评价是针对劳动认识的,当然,也可以把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等劳动素养通过知识性评价进行总结和巩固。如“广府文化”知识抢答;“博物馆知多少”等,旨在通过知识的学习,增强对劳动的认识,培养劳动热情和尊重劳动。

(二)操作性评价重劳动技能

《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会,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因此,操作性是劳动教育的特性。劳动技能的重复操作,成为熟练的劳作技巧,是对劳动教育效果的评价。

对于操作性评价,家校举行的例如叠衣、做菜等操作性强、工具不多的现场展示或友谊赛,能促进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操作过程视频录制,班级、校际交流展示,也能激起学生劳动热情,加强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

线上线下操作性评价也是重要的手段。在方法指导环节中,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在视频中学习方法,并学以致用。在操作环节中,学生各自积极分享自己的作品,拍照录制劳动操作的视频,并且互相点评和激励,共同进步,兴趣盎然,收获成就感。在展示环节中,学生对劳动学习进行实时性检测,生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家校合作,共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三)过程性评价重劳动意志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参与主题活动整个过程中的评价。评价来自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系列和序列,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感受、家长、教师、同伴的评价,能体现孩子劳动习惯、劳动品质。

(四)综合性评价重劳动精神

综合性评价是对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立体评价,可以是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个体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劳动素养方面的过程性、总结性评价。群体评价是对进行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学生群体的总体评价。通过综合总结,在实践中归纳总结,教师、学生和课程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1-3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新时期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