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教学法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2021-04-13石飞宇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8期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石飞宇

【摘要】隨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对语文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中职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教学法作为一种比较实用的教学方式,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能够满足语文教学的需求。因此,本文从任务教学概述的角度出发,分析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的缺点,并且给出基于任务教学法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  中职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8-0118-02

在2020年1月19日教育部给出了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了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改革,特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1]。基于这种状况,中职语文教学的工作更应当发挥教学策略的重要作用,将任务教学法引入其中,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任务教学法的概述

任务教学法实际上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用一个或者多个具体的教学任务体现出来,将学习者的所有学习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用任务作为主线将其置于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从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方法。任务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将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格外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形成的价值观念等内容。任务教学法的实施有具体的步骤,一般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在任务前尤其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任务中尤其注重任务的设置和学习之间的合作学习状况,而在任务后则更加重视学生在任务教学法当中取得的成果和具体的评价反馈等。

二、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的缺点

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的缺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缺点。虽然大多数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但是仍然有部分中职教师仍然采取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生硬无趣,还会使学生感觉在生产线上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一样,不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2]。同时,有些学生意识到语文课程的一成不变,使得中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长期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会更加容易走神或者开小差。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大多数都将学生限制在课堂当中,学生长期都处于教室这种单一的环境之中,很容易对外界的风吹草动加以关注,尤其是当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时候,就更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从而不能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将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限制在语文课堂当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很难扩大阅读的范围,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会使学生不能正确地认知语文知识学习的内在价值。

另外一方面,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在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自身作为课堂的中心,教师主导课堂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格外紧张。尤其是在还有可能受到传统思想的引导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胶着,时常会站在对立面上,这样一来就不能使师生之间进行良性的沟通和交流。在这种状况下,语文课堂的氛围就会变得比较紧张和沉闷,学生在碰到有疑惑的问题时,不敢积极主动地向教师请教,教师不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不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真实的想法。当学生面临学习的困难时,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能掌握到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大部分中职学生都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在只接触教材和课内阅读的情况下,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范围和认识事物的视野就会变得相当狭窄,不利于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并且,如果学生的这种语文学习状况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导致学生难以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到相应的知识,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差。

三、基于任务教学法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任务教学法的关键点就在于任务,中职教师要让学生结合一定的学习任务来学习相应的语文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身心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还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基于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的缺点,实施基于任务教学法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一)科学的设置学习任务

任务作为任务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中职教师应当先保证任务设置的科学性。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科学性任务,能够提升自身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虽然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已经在尝试改变教学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深远持久,因此中职教师应当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任务的设置时,应当围绕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仅能够清楚的掌握学生哪部分学习内容感兴趣,还能够把握好语文教学任务设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3]。同时,中职教师在进行任务设置的时候,还应当把握准确性原则。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师正在逐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但是在时间的长期侵蚀下,教师要想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假如教师在不断的转变过程中,直接实施任务教学法,很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反而会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为了应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可以在设置相应的任务之前,先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这样在设置任务的时候可以参考相应的目标与计划,这样一来任务的设置就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也将任务教学法的真正作用发挥了出来,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举个例子来讲,中职语文教师在教授《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文章时,事先设置了三个目标,分别是“我的空中楼阁有什么内涵?”“小屋和周围环境有什么区别?”“作者和小屋外在环境有什么样的区别?”学生要根据课文的整体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独立的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组成相应的小组,这样对第二个目标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最后,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将空中楼阁的内涵归纳出来,并且让学生再次进行文章的阅读,进而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利用一个个小的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探究相应的课文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场景,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创建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学习情景

中职语文教师在具体使用任务教学的时候,需要依靠构造情景来创设学习环境。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将学习任务和实际的环境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探索的兴趣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将教学的目标明确下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语文当中的语言和文字的魅力,从而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教师在为学生创建相应的学习情景时,应当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特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保证学生在阅读相關的文章内容时,能够积极地思考相关问题,从而获得心灵和精神层面上的满足。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作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语文教学内容的美妙。

举个例子来讲,中职语文教师在教《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朱自清对该部分景色的描写相当美妙。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作用,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去构建散文中的优美景色和意境。如,散文中详细地描写了荷花、荷叶、月光、月色和荷塘以及杨柳等景物,使其呈现出一片静谧和美好。并且在文中还采取了远景和近景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荷塘月色的具体状况。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图片或者音乐等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出相应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散文中描写的具体景物或者画面来挑选合适的音乐、图片等,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对美好的事物形成更加完整的认知。

(三)开展任务教学法的相关活动

中职语文教师积极地开展任务教学法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和思考,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还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师的各个学习任务。任务教学法的相关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文章中各个角色的内心变化,探索其变化和原因和具体的行为举止等,从而形成对文章更加全面的认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会得到培养,并且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举个例子来讲,以《鸿门宴》为例,教师可以对每个角色进行清楚地划分,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每一个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都有更加清晰地认知和理解,从而能够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任务教学法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需要明确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的缺点,从而给出合理的策略,如科学的设置学习任务、创建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学习情景、开展任务教学法的相关活动等。

参考文献:

[1]石小雨.语文任务教学法应用策略[J].作家天地,2021(28):78-79.

[2]甘红丽.任务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8):144.

[3]朱敏敏.任务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9(9):70.

猜你喜欢

任务教学法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任务教学法在文秘英语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任务教学法在网站开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