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白酒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文献综述
2021-04-13曾蕾魏敏
曾蕾 魏敏
【摘要】地方课程是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国内宜宾白酒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近年来宜宾白酒文化和地方课程资源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同时,据此也得出现阶段该研究领域存在如下的不足之处:宜宾白酒文化研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宏观理论和微观应用两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地方课程资源的跨学科、跨领域开发与应用研究有待拓展;宜宾白酒文化资源在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作用有待凸显。
【关键词】白酒文化 地方课程资源 文化传承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酒史研究中心课题2021年度规划项目(ZGJS2021-16)。
【中图分类号】G648.9;TS9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0-0172-03
宜賓白酒文化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酒文化地方课程资源。挖掘宜宾优秀白酒文化课程资源,传承好宜宾优秀白酒文化,对促进中国优秀酒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宜宾白酒文化地方课程资源的前期研究进行梳理,明确当前该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为宜宾白酒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学理支撑。
一、有关宜宾白酒文化研究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人们创造的一切物质、行为和精神现象及其关系的总和。[1] “宜宾白酒文化”是指宜宾地区与白酒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相关的文化成分及其内涵。通过了解学界有关宜宾白酒文化研究现状,可从政策导向、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等方面总结现有研究成果。
(一)政策导向。
从政策导向看,宜宾白酒文化“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为白酒文化保护传承提供政策保障。如,国家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宜宾市政府《宜宾市白酒历史文化保护条例》(2019)制定颁发,旨在通过立法形式传承和弘扬宜宾白酒历史文化,加强新形势下中国特色酒文化教育,做好宜宾白酒文化的政策保护;中国酒文化学院(2012)、中国白酒学院(2017)分别在宜宾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创办成立,为白酒产业和区域协同发展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及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宜宾白酒龙头企业五粮液集团牵头成立五粮液文化研究院(2019),从高站位推动民族品牌、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构建起行业性交流平台。以上成果分别从政府、科研、产业、高等院校、社会等方面促进宜宾白酒文化的保护传承,对宜宾白酒文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保障。
(二)理论研究。
从理论研究看,研究内容呈现多样性,涉及宜宾白酒文化内涵、历史文化、技艺文化等学术内容。如郑永乐、丁天锡论文(1995)介绍了汉代出土的一系列与就相关的文物背后反映出的秦汉时期宜宾以酒待客、以酒践行等酒文化活动,说明了宜宾白酒文化产生的必要性,也进一步证明了宜宾酒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其悠久历史[2];凌受勋专著《宜宾酒文化史》(2012)叙述了宜宾地区从古代到现在酒文化的发生发展,首次构建了宜宾酒文化的基本骨架,填补了宜宾酒文化无史的空白[3];陈丹秀硕士论文(2018)系统阐释了宜宾流杯池及其摩崖石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严格和遗产价值,探讨了宜宾流杯池与诗酒文化的渊源。[4]以上成果分别从宜宾白酒文化的历史文物、酒业发展历史、文化胜迹等角度对宜宾白酒文化进行探索,除此之外还有对宜宾白酒文化的礼仪、技艺、地标建筑及相关历史背景研究等,丰富了学界对宜宾白酒文化的研究材料,为后期宜宾白酒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
(三)实践探索。
从实践探索看,宜宾白酒文化的跨学科渗透研究面广、涉及领域丰富,深入到食品科学与工程、经济与管理等学科。如吕晓莉、刘大桥论文(2009)提出了建设宜宾酒类食品集中发展区、专用原料、销售基地建设, 加快宜宾酒史馆等措施,加强酒文化的传播和研究[5]从食品研究方面对宜宾白酒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厚的研究和探讨,对宜宾白酒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了合理探究。刘中国中英版专著《米兰随想》(2016)以米兰世博会为契机,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叙述展现了五粮液企业文化的百年光辉发展历程,是中国酒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一步,[6]对宜宾白酒文化发展中的世界发展方式和历史契机的把握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上成果从酒类食品产业、品牌酒企文化等多角度展开了研究,还有从宜宾旅游资源角度入手,再加上对经济发展趋势概述等方面融合宜宾白酒文化的实践探索,提升了宜宾白酒文化的社会经济价值,为后期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由此可见,当前阶段的宜宾白酒文化研究在相关政策及区域建设条件扶持下开展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很好地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该领域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促进了宜宾白酒文化研究的繁荣,进一步推动区域文化纵深协调发展。
二、有关地方课程资源研究
一般来说,地方课程资源包括具有地方教育价值、能够构成地方课程的资源要素和能够促进地方课程实施的必要要素。[7]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是地方课程建设的核心及关键。本研究“地方课程资源”特指建设宜宾白酒文化地方课程的所有相关要素。有关地方课程资源,学界已有以下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一)政策导向。
从政策导向看,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政策依据充分,顺应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如,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课程改革具体目标,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2015)结合四川省具体实际,规范了地方课程开发、管理机制,鼓励各教育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加强对地方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研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以上成果从国家、地方政府层面立法保障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本研究提供必要政策保障,也引起了学术界对该领域的关注与探讨,从而推动该领域研究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二)理论研究。
从理论研究看,学界有关地方课程的理论体系较为完备,研究问题多聚集于地方课程的一般原理性研究。如:孟凡丽博士论文(2003)探究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课程概念及其课程价值认识、开发机制、资源选择等地方课程开发与运行的基本问题,以求理论研究服务课程改革实践[8];许礼光论文(2019)以苏科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为例,从敏锐捕捉教学改革动向,建立高水平的编者队伍,促进教材持续创新,极推动并融入地方课程的建设及大力加强一线教师培训工作五个方面提出了在地方课程建设的一些启示和建议。[9] 王建虎硕士论文(2008)以我国新疆地区特色出发,将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信息化为研究对象,试图构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机制、筛选模型以及描述与转化模型[10]。以上成果从地方课程资源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开发机制、经验系统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还有基于地方文化特色进行资源开发、提供地方特色的开发机制、还有对不同科目的特色课程理论建议等。总而言之,当下階段对于地方课程的理论研究颇为全面,研究内容也较为丰富,为本研究从基础理论角度提供一定学理支持和参考价值。
(三)实践探索。
从地方课程的实践探索看,学界对多领域的地方课程资源探索实践已趋于成熟,且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其中大多研究成果可投入实际教学。如,辜伟节论文(2002)由课程改革引发思考,简述了地方课程的基本理念,从明确价值取向为前提、确立设计理念为灵魂、培育教师能力为关键、挖掘课程资源为保障四个方面做出论述,阐发了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导向;[11] 仲捷敏硕士论文(2019)从苏州特有的文化名人资源出发,结合语文课程开发原则,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开发途径及方法并就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实践提供了一定实践经验;[12]以上成果从课程开发思路、不同学科渗透、地方特色文化开发措施等方面探索完善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基于此,还有对于地方课程与当地文化结合以及对音乐、美术、历史等各科目的具体结合,可为本研究在研究中提供切实具体的经验指导和实践参考。
据此可得,为顺应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学界对地方课程的理论研究已较为充分,实践探索逐步完善,进一步丰富了学术研究范围,拓宽了学术研究深度,为后续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基础。
三、研究述评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表明学界当前有关宜宾白酒文化和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可为宜宾白酒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学理支持和实践参考。但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有待学界进一步探索完善。
第一,现阶段宜宾白酒文化研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宏观理论研究和微观应用研究有待加强。虽然宜宾白酒文化在历史文物、酒业发展历史、文化胜迹等方面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酒品牌、酒旅融合、酒文化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者多为酒文化研究相关的科研机构和部分高等院校人员,研究于宜宾白酒文化的教育能力的开发存在学科和专业的不平衡,宜宾白酒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宜宾白酒资源出发,切实开发其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特性,推动对宜宾白酒文化的功能深刻的认知,达到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全面性。
第二,地方课程资源的跨学科、跨领域开发与应用研究有待拓展。目前,宜宾白酒文化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现虽有从宜宾地方语文课程资源、高中生物学古蔺酒文化校本课程等角度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传承酒文化。但是将宜宾白酒文化与地方课程资源相结合的研究甚少,对于区域特色及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相对较为缺失,没有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基础教育的教育功能,对其进行必要的文化传递。本研究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角度切入传承宜宾白酒文化,扩大了现有阶段对于宜宾白酒文化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推广宜宾白酒文化的研究深度,对弘扬和传承宜宾白酒文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三,宜宾白酒文化资源在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作用有待凸显。虽然宜宾白酒文化资源丰富,不同学者也从不同学科、领域不断挖掘宜宾白酒文化特质,但是从酒品牌企业、白酒包装设计、文物遗迹等方面弘扬和传承宜宾白酒文化的作用有限,不能再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文化功能,也没有很好地凸显其重要的文化特性以及特色。已有研究中有关宜宾白酒文化传承与基础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本研究从宜宾白酒文化的基础教育功能出发,凸显当前宜宾白酒文化对当地地方文化资源的引领作用,对其进行更加纵深的认识,促使其走向进一步的繁荣。
综上所言,学术界关于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研究视角较广,但从教育学视角出发,探索宜宾白酒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不足,宜宾白酒文化的文化引领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展现,其背后丰富的教育及地方区域特色尚未得到更加纵深的发掘。所以,不管是酒文化的传承普及,还是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都值得学界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探索。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四川省大力支持“川酒振兴”战略背景之下,开展宜宾白酒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可以充分发掘宜宾白酒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课程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实现地方本土文化的教育价值,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全根.酒文化的内涵与外延[J].宜宾学院学报,2012,12(2):16-21.
[2]郑永乐,丁天锡.从汉代出土文物看宜宾的酒文化[J].四川文物,1995(4):44-46.
[3]凌受勋,宜宾酒文化史[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2.
[4]陈丹秀.宜宾宋代流杯池及其摩崖石刻遗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
[5]中共宜宾市委讲师团课题组,吕晓莉,刘大桥,沈华.加快建设宜宾酒类食品基地 着力培育宜宾酒类食品产业[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1):50-53.
[6]刘中国.米兰随想[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7]王建虎,潘伟民.地方课程资源概念的厘清[J].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117-120.
[8]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9]许礼光.关于地方课程教材开发与建设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9(6):136-139.
[10]王建虎.论新疆地方课程资源的信息化[D].新疆师范大学,2008.
[11]辜伟节.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50-53.
[12]仲捷敏.苏州文化名人与语文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苏州大学,2019.
作者简介:
曾蕾(1997年-),女,汉族,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地方文化发展。
魏敏(1995年-),女,汉族,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地方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