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1-04-13林诗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9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林诗玲

【摘要】高中生物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研究的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生物,包括人类自己。所以,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回归到生活的本质。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运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这对学生今后在生物领域的持续成长,以及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概述,生活化教學对高中生物课堂的重要意义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等几个主要角度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9-0124-02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现实世界为基础,能够有效促进师生及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可以展示以生活为中心的学习情境的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以教师的生活或对学生生活的臆测为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高中生物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够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极大提升教学质量。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目前,生活化教学正在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模式,并在这种模式之下形成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中有很多都适用于高中生物学科,成为高中生物学科加入这一潮流,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资源。从目标来说,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要让学生在以下方面有所成长:能够利用生物知识产生对生物世界科学客观的理解,增强生命意识,并将相应的意识与能力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与以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的高中生物教学相比,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显然能够取得更加全面且深入的教学效果。

为了有效应用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教师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在理论上的价值,增强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然后再找到适合于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方法,要瞄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出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学科的作用。特别要注意将比较抽象的生物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比较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体验。如果条件具备的话,还可以将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总之,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模式,关键在于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至于具体采取何种教学技术手段或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灵活确定。

二、生活化教学对高中生物课堂的重要意义

在上文对生活化教学的概述中,已经涉及到了该种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作用。这里针对其意义展开进一步的阐述。首先,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符合时代发展及当代高中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已经被广泛注意到,正在变得越来越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考试成绩不再是判断人才的唯一标准,实际能力才是现在人们所关注的对象。而当代高中生更加追求个性,也不愿意接受以往过于死板的教学活动,对于他们无法理解其实际作用的知识技能缺少学习的动力。生活化教学可以较好地应对上述情况。其次,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是该门学科实现改革创新,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必然途径。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应试教育理念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大行其道,很多学校和教师所关心的都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课本知识与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相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使得学生只掌握了大量与现实需要无法紧密衔接起来的理论知识。这严重影响了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扭转上述局面,促进学校和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三、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1.生活元素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上,由于教学的机械性,很难引起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希望生物成绩给自己“拖后腿”,而不是真的愿意主动参与到生物知识的探究之中。这样必然不会实现真正高效且深入的学习成果,学生除了掌握很多解题技巧之外,对于生物学科的认识其实仍然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这种学习模式,即使学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学习成绩,也不能视为教学的成功。教师应该通过积极应用生活元素,把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真正激发出来,这是他们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升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教师应该从这里延伸出去,用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来举例。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在当代青少年心中,对袁隆平等扎根科研一线,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普遍存在浓厚的憧憬之情,但并不是特别熟悉他们的事迹。教师介绍的这些内容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这些故事与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追求对知识及其意义的深入理解。

2.生活资源丰富学习内容

在生活化教学中,生活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在上文的例子中,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故事就是学生从生活中了解到的。应用生活资源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种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提升自己运用生活资源的水平,一方面要注意对此类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保证应用的时候能够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后还要尽可能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调动起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自行寻找生活资源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生活资源成为学生学习内容的有益补充。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生命历程时,教师可以将之与人类对于衰老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目前该类研究属于生物学科的前沿领域,一直都有新的发现产生,都可能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教师对此类研究及其未来前景的介绍,能够极大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高中生正处于比较敏感,对自身思考越来越深入的阶段,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师也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由学生自己思考该部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存在哪些联系,自己会产生各种联想,然后搜集资料信息,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生活情境启发学习思维

上文已经提到,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在上文的例子中,教师虽然没有直接构建生活情境,但所介绍的内容本身就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联想自行构建出某种情境。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资源,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或他们对生活的了解来构建情境。在学生面对他们体验过的情况时,会有更加强烈的兴趣去进行探索,激活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要给学生的思维发挥作用创造时间和机会。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解释“组成细胞的分子”时,教师可以为三种主要营养物质创造一个生活情境。因为这三种营养物质也是学生在日常饮食中所主要摄入的营养。比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询问他们的日常饮食习惯,平时喜欢吃什么。然后从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的角度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思考他们自己的饮食是否健康?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饮食,使之更加合理?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展开交流讨论,最后加以总结提炼。这样不仅能够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分析,对学生的健康生活真正发挥出作用。

4.生活活动促进学习实践

高中生物知识的有效学习除了要为学生开辟更多可能的人生道路之外,还是为了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有效应用这些知识,帮助学生从生命的角度更好地认识自己、社會和这个世界。这就是上文所说,高中生物学科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为了推动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的应用,教师应该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实践。在实践中,教师要以所学知识为核心,充分考虑实践活动的实用性及可行性,能够马上发挥作用,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某种认识,或者学生有办法进行生活验证。例如,在学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时,教师可以与社区卫生部门或者体检机构等单位展开合作,由他们向学生介绍从医学健康的角度怎样认识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还可以利用高中生群体中可能出现的贫血或血钾低等情况,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探索。学生得到探索的结果后,教师再负责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完善收获,对学生努力的成果进行充分的肯定,最后请学生在生活中注意健康问题,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能够直接对学生的生活发挥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的知识实践。

总之,生活化教学对于提升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着巨大帮助。大家对此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深刻的理解,积极探索有效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完善生活化教学模式,让生物学科在高中生的成长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英水,陈欣.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 2017, 24(5):3.

[2]谢建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J].生物学教学,2006,31(1):15-16.

[3]周凤琴.浅析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9):1.

[4]张会娟.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刍议[J].情感读本, 2016(4):1.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