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外衣下裹藏着诗的灵魂
2021-04-13王三平
王三平
【摘要】本文主要尝试从散文化和诗化两个方面深入解读这首散文诗,并思考优化教学的途径或方法。
【关键词】场景 语言 意象 情感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0-0153-03
收录在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这首洋溢着浓浓生活气息的作品历来备受称道,读来经久弥新,该散文诗在不动声色的描写中,给我们展示了调皮可爱的孩子与美丽慈爱的母亲间流淌的融融温情、淡淡的爱:这种在日常生活中静静流淌出的温情的美,既体现在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也体现在孩子化身为金色花后想到的母亲对孩子的担忧、挂念与嗔怪。它所表达的意旨更侧重于孩子想要为母亲做点什么的小小心绪。就像本诗中写到的那样:一朵小小的金色花渴望为母亲做点什么。那么这样一种情感究竟是凭借哪些技巧表达的?教学中又该怎样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呢?
这首散文诗,不仅具有散文化重视场景呈现、重视口语化等特点,而且又有诗歌借助意象抒发情感的内核。
本散文诗具有散文化的注重场景和细节呈现的特点。正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样,是通过集中笔墨描写背影来抒发情感的,而这个背影的刻画是在四个场景中完成的,朱自清正是通过这四个场景或细节的呈现抒发他理解父亲为他所做的一切这一隐晦的情感的。无独有偶,本散文诗中,泰戈尔同样巧妙地让金色花置身于三个具体的场景之中:先将“人”进行“物化”,然后又将“物”进行“人化”,让金色花在三个场景中次第出现——第一个场景是金色化为沐浴后穿过做祷告的庭院的母亲播撒芬芳的气息;第二个场景是金色花为在窗前读《罗摩衍那》的母亲遮挡阳光;第三个场景是金色花跳到母亲的身边,求母亲讲故事给他听。这样三个耐人寻味的场景反复交织成一个个细节呈现在读者面前:当母亲沐浴后,湿发披肩,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母亲会嗅到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孩子上来的;孩子想象母亲吃完午饭,读书时,他幻化成的花的影子落在母亲的发与膝上,投印在母亲所读的书籍页面上;黄昏后到牛棚里忙碌的母亲更会讶异调皮地想求她讲故事听的孩子。正是通过这样的散文化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呈现,一个稚气未脱,又调皮可爱的孩子形象便跃然纸上了,一幅幅暖融融的画面便铺陈在了学生的面前。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默读该散文诗,找出散文诗的核心意象,并思考:作者是让这些核心意象置身于什么样的场景中进行表现的?通过默读课文,对关键句子进行勾画批注,抓住核心意象,思考并找出这些核心意象置身的场景,运用分类归纳的学习方法,紧扣选文,有助于学生学习散文化场景呈现的写法,概括出“金色花”活动的三个场景:一是为沐浴后做祷告的母亲播撒芬芳。二是为读书时的母亲遮挡阳光。三是求母亲讲故事给他听。
本散文诗的语言完全是散文化的、口语化的,虽然散句奇行,生活化的口语较多,不分行,但又具备诗歌语言的内在音韵美和节奏感。这首散文诗看似不注意韵律,其实它的韵律和节奏感更加内在而非外化。这里所说的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是指在他的散文诗中大量的使用了复合辅音,犹如我国近体诗中的平仄相间形成了明显的节奏,他还常在短行中用4音节,长行中用6和8音节,使散文诗有一种4、6、8的音韵感。本诗具有散文的外在形式,它的本质又是一首诗——一首散文化的诗。作者认为散文诗应该平淡,刻意追求生活中平淡的味道。也只有这种淡如水的生活味才能构建客观世界与自我心灵的契合,泰戈尔的散文诗具有口语化和清新质朴的风格,读来亲切自然,具有简朴的、自然的、生活的气息,不论是在他诗中的小职员的离愁,还是旅人的叹息,撑着破伞的穷教师,他都着力表现平凡的景象和普通的人物,但处处体现生活的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本诗的语言也极为洗练,有极强的口语化的特点,如“孩子,你在哪里呀?”等语言描写,虽然笔墨极为洗练,但正是因为诗人抓住了天下母亲这一典型,所以用极简练的笔墨,仅用两句语言描写就把母亲的形象活化了出来,一个找不到孩子又担心孩子的母亲的形象显露无遗,这种母亲对孩子的关爱自然地流露了出来。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深受泰戈尔这种诗风的影响,本课第二首散文诗《荷叶 母亲》也具有泰戈尔散文诗重口语化的特点。
语文离不开语言的品味,散文诗教学更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種形式去读、去品味咀嚼,只有这样,才能还语文课堂以语文味!教学中应以反复诵读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评价(从字音、停顿、情感基调等方面予以指导),要引导学生用温柔、感恩的语气读、读出散文诗中蕴藏的淡淡的温情,品味语言的美感。梳理本诗结构时要注意把握孩子的心理活动,这样才更有助于理解文意,体会孩子的调皮可爱以及想为母亲做点什么的小小心愿,感受母亲的挂念、担心与嗔怪中流露出的爱。本散文诗在结构上以疑问句统率全篇,并置了三个孩子想象的与母亲互动的生活场景。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三个耐人寻味的典型场景,准确把握散文诗的完整结构。不要拖泥带水,不要出现无意义画面,不要有多余的语言干预。此外,散文诗具有明显的间断和留白,这又区别于散文写作,作者的联想具有跳跃性,呈现出快速地场景来回切换的特点,场景的切换并不像散文那样具有明显的过渡句或段。作者巧妙避免了繁琐而代之以简洁。通过这样的跳跃和留白,会给予读者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本散文诗的结构,一个场景连接另一个场景,这种场景的切换犹如“蒙太奇”,在读者脑海中留下充满艺术美感的画面,这是散文诗独特的留白美和画面美。
本散文诗是借助意象来抒发情感的。蕴含创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称之为意象,这首散文诗的核心意象一览无遗,即:金色花,可诗人为什么要选取这个意象呢?用这一意象又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
作者深受东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古印度的宗教文化,“梵我合一”精神对泰戈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其散文诗具有很明显的神学特点。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一种金黄色小花,作者以此来隐喻孩子,即是明显体现,再者金黄色是圣洁的、温暖的、纯洁的颜色,那不正象征着伟大、纯洁、无私、高尚的母爱吗?身残志坚的当代作家史铁生曾在《秋天的思念》中通过一段细腻的刻画,用颜色各异的花来象征圣洁、无私的母爱,同样,金色花为母亲播撒芬芳,为母亲遮挡阳光,不让母亲担心。这不正是孩子想为母亲做点什么的情感流露吗?不正象征着孩子对于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的回馈吗?
泰戈尔作为诗坛宿将,他选取这一简单而又丰富的意象要表现怎样的诗的精神内核呢?古语云:“诗言志”,又云:“志者情之所之也”。很明显,诗的精神内核就是言志抒情,但是诗歌的抒情不是热情疾呼、放声高歌,而是利用形象的力量有节制地进行抒情,运用意象有节制地抒发情感不失为最佳手段。譬如那首已经成为经典的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元代散曲大家马致远的《秋思》,是通过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等意象的自然呈现来抒发乡关之思,羁旅之愁的。金色花不就是这天真可爱的孩子吗?它有花一般美丽的外表,鲜活灵动的身姿,温馨袭人的花香,还有点调皮,想法奇特,但它心灵圣洁,有着赤子般高尚无邪的心灵。在它生活的世界里,处处都是阳光、爱和美。本诗就这样,通过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活动,把孩子的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而另一个重要人物母亲虽然只是在最后说了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是一句充满爱昵的嗔怪。其实,母亲从始至终都是在跟孩子活动着的,只是没有明写而已。母亲沐浴时、做祷告时、读书时、去牛棚给我讲故事时等,这些平凡、美丽琐细的日常家务事以及对神的虔诚对文化生活的执着,都是通过孩子的口吻表现出来的,这里不仅可以看出她的慈祥可爱,而且也可以看出她的精神丰满充实;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孩子的表述体会到这位母亲的美丽:沐浴后闪烁着金色光芒的秀发,虔诚祷告与认真读书的轮廓是如此美好。孩子是一位天使,孩子想象的母亲和他的互动构成了一幅幅温情又唯美的画面。孩子和母亲是诗中的主体形象,而这两个意象组合和高度凝炼的典型,便使得孩子和母亲的形象得到升华:鲜活可爱、美丽伟大;也使得诗的画面感和深遂意境得到完美的统一。诗篇洋溢着真挚的母爱和纯洁的童心,是美与爱的化身。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核心意象,反复咀嚼品味语言,深入感受平淡生活中流露出的融融温情,体会生活中流淌出的母子之爱。抓住核心意象——金色花,并找准孩子想象化身为金色花之后的一系列心理描写的关键句子,如孩子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要将自己的身影投印在母亲所读的书籍上。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变成孩子的模样给母亲以惊喜等,进行反刍、品味;品味孩子在母爱的感召下,对母亲也有着深深的眷恋,想为母亲做点什么。比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我对妈妈的依恋之情,关爱之情。当母亲走到做祷告的庭院时,“我”散发清香却不让她知道。当母亲读书时,要将自己的身影投印在母亲所读的书籍上,为母亲读书时遮挡阳光。这些都体现了我对母亲的一种细腻的依恋与无声的关爱。诗歌最后一段“我不告诉你,妈妈。”这体现了孩子的顽皮、淘气,非常贴合人物的年龄特征。再引导学生找出孩子所想象的母亲的语言描写,如:“孩子,你在哪里呀?”“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诗中描写了“妈妈”的一系列活动:工作、沐浴、祷告、读书、拿灯到牛棚去、讲故事等。她的活动始终贯穿着孩子的生活,作者在诗中通过母亲找不到孩子的焦急、担忧和孩子出现在她面前的惊喜和嗔怪,写出了母亲的心和孩子始终在一起,也从侧面烘托出了伟大的母爱。比如第二自然段中,当“我”和“妈妈”玩捉迷藏,妈妈因找不到我而焦急地喊“孩子,你在哪儿呀 ?”从这一句简短的话中,我们就能体现到孩子是母亲心头的一块肉,是她永远的牵挂。而孩子却在那里匿笑,一声不响。这不正是孩子天真、调皮的习性吗?还有当“我”重新变成人形站在“妈妈”的面前,求她跟我讲故事时,“妈妈”由不见孩子惶急的心情一下子变成又惊又喜。“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话语中含着嗔怪。就是这种嗔怪——一个“坏”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我的浓浓的母爱”。而此时“我”却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幅多么温情的母子画面,也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深入感受本散文诗中静静流淌的母子温情的画面,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和爱的熏陶。
本诗的精神内核仍是抒情,但他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并不是依托诗歌固有的最为传统的意象的罗列来呈现的,而是巧妙地发挥了散文诗的特点,更多地向散文的技巧求助。所以本诗却是让意象在场景或者细节的活动中来抒发情感的。而且是以散文化的、口语化的语言来抒情的,母子情深这一丰富又耐人寻味的主题得以自然而然地升华。
教学本诗时要深入体现教材编写意图,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较阅读、拓展阅读等,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对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维拓展训练。
一是冰心虽然受到泰戈尔的很大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诗风的相似性,冰心的作品也主要以歌颂自然、儿童和爱为主题,也追求语言的生活化和口语化,主张含蓄隽永,泰戈尔受到神学思想,尤其是梵学思想的影响的泛爱哲学在《金色花》中也有所体现,但冰心更重要的是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爱的哲学和“进步新思潮”影响的新女性,她的作品很少看到有单纯“颂神”的身影。
二是本散文诗是从孩子角度写的,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不声不响地想为母亲做点什么,并和母亲亲密互动。那么本课的第二首散文诗《荷叶 母亲》则是冰心在雷雨夜看到红莲被风雨所侵,击打得左右敧斜时心绪不宁,回头时却发现宽大的荷叶勇敢地覆在红莲上面,为它遮挡风雨,作者由此联想到了“勇敢慈怜”的母爱。《乡愁是一只孤独的鸟》主要写了一只孤独的鸟对故乡的无比思念。可见《金色花》以想象为依托,主要描绘了一幅幅母子情深的画面,暖暖温情洋溢笔尖。而《荷叶 母亲》则主要通过联想来赞美“勇敢慈怜”的母爱。《乡愁是一只孤独的鸟》则以隐喻贯穿始终,以一只孤独的鸟隐喻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乡的绵绵思念,读来给人以淡淡的哀愁。
三是结合《纸船——寄母亲》做适度拓展阅读。远赴他乡求学的游子对母亲的思念,更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学习这种将思念母亲的情感寄托于具体的事物的写法。这首诗立意独特新颖,作者将抽象又复杂的情感进行物化,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细腻、生动、含蓄、蕴藉地加以表达,抒发了游子对母亲无尽的思念。该诗有一种浓浓的惆怅,诗人用温润的笔调写出了对母亲的思念,就算风吹雨打也不放弃,继续叠着纸船,学生也会不禁为她心的执着所打动,产生共鸣,会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位出国留学的学子对母亲的思念。这样的拓展阅读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进行比较性的鉴赏阅读,不仅能培养审美,塑造人格,更能开阔视野、启迪思维。
散文詩是穿着散文华美外衣的诗,它的本质是诗。这就是解读散文诗的一把钥匙,它既有散文化注重场景呈现、细节刻画、口语化强等特点,又有诗歌借助意象表现情感,跳跃性强的特征,二者含而有之,融于一体。融合了诗的抒情性与散文场景呈现的特点。本质上是诗,有诗的情感、想象和联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但形式上上保留有散文性的细节,披着散文化外衣,更加注重内在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其篇幅短小别致,着重表现社会生活的点滴感悟,于平淡中见真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这点一以贯之,通过默读、品读、赏读、比较阅读、拓展阅读等途径联系、比较、分析,并进行深度解读,才可能会为学生打开散文诗的神秘之门,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先斌.以文学本位思想来组织文学作品教学——初中文学作品教学内容选择刍议[A].2010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C].2010-10-01
[2]吴文军.论泰戈尔的思想及其中国影响[R].天津师范大学, 2009-05-23
[3]阳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8).
[4]陶应宏.文学经典教学的微课设计研究[R].重庆师范大学, 2016-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