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策略

2021-04-13邢妍慧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特长生初中美术培养策略

邢妍慧

【摘要】初中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的重要艺术学科,这一阶段的有效教学对夯实美術基础、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均有积极意义。而美术特长生作为未来艺术创作的储备军,其培养方法与策略显得更加重要。笔者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再加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谈一谈对初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认识,期望与更多教育同仁切磋和讨论。

【关键词】初中美术  特长生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160-02

新形势下的初中美术教育活动以调动兴趣、培养能力、增强审美为根本目标。而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下,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有关美术特长生的培养问题也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课题内容。从中学阶段开始培养美术特长生,夯实美术创作基础,为未来艺术发展提供储备人才,推动我国美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培养初中美术特长生的主要策略包括以下几点:

1.培养兴趣,夯实基础

美术特长生的教育活动应从培养兴趣、夯实基础为切入点,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技法的前提下,继续深造学习。因此初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原则,合理规划培养方案,例如,七年级以培养兴趣为主,先练习简单的手工制作、绘制卡通等活动,渗透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八年级开始接触素描,了解素描知识,掌握素描方法,激活绘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以外,还要进一步学习水彩画、彩铅画、水粉画的技能技法,提高色彩应用意识,逐步走向美术特长训练的正轨;九年级以拔高训练为主,继续发挥学生的美术特长,开展中国画教学活动,掌握创作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初步体验中国画的精髓。有了扎实的美术基本功,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美术创作的热情与动力,为美术特长生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

2.合理规划,保障效率

美术特长生的成长与进步是循序渐进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过程;美术教师作为特长生的领路人,要做好示范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训练进程,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美术创作思路、掌握美术创作技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首先,合理规划,保障训练效率。根据每个特长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明确不同阶段的训练内容、训练目标及具体要求,动态观察每个学生在训练中表现出的问题,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方法与策略,克服缺点;其次,制定多元化的训练方案,培养特长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例如交替采用默写、观察、临摹和写生等不同方法,结合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能力,安排训练内容;最后,采取校内外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带领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在网上浏览名家作品、研究专业美术知识、参观美术展览等,这种多样性、立体化的美术活动有利于提高特长生的专业水平。

3.创设氛围,多元实践

初中美术特长生基本对美术创作较为感兴趣,但是受到年龄、思想与经验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他们的美术创作积极性并不稳定,需要美术教师多加引导,创设浓厚的美术创造氛围,让特长生全身心地投入美术创作和自主探究活动中,通过多元实践形成浓厚的兴趣,产生训练动力。一方面,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点不同,制定差异化的绘画方向,鼓励学生用好手中的画笔,大胆地开动想象力与创造力,用绘画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由于中学生缺乏扎实的美术基础,所以美术教学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画和想象画,由浅入深地训练,更利于培养美术兴趣、提高美术技能;另一方面,让美术特长生的技能有用武之地,鼓励他们创造更多有新意的美术作品并积极参加比赛,定期展示作品、交流创作经验,在切磋与沟通中激发灵感。

4.持之以恒,提升素质

对于美术特长生的培养不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动向。首先,中学生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美术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困难重重的,单靠兴趣的支撑很难坚持到底,所以对于美术特长生,我们还要关注他们的良好意志品质,培养务实精神,确保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养成良好的绘画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其次,由于特长生独具美术创作天赋,在教师、同学和家长的声声赞扬下,他们可能产生骄傲心理,甚至自以为是,不能沉下心来夯实基本功,这种错误心理对他们提升美术创作能力非常不利。因此美术特长生的辅导还要从心理层面着手,通过鉴赏名家名画、参加比赛活动、兄弟学校切磋和交流绘画经验等多种形式,让他们认识到“人外有人”,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不能因为眼前的小成就而不思进取、停滞不前,还需继续坚持、继续努力,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能力。另外,美术创作能力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要学生手、眼、脑等多重感官协调并用,而面对枯燥的训练过程以及高难度的技能技巧,很多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半途而废,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耐心地鼓励和开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突破自我。

由上文可见,初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任重道远,想要更好地发挥特长生的美术优势,挖掘美术发展潜力,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培训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切入点,执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与教育方法,培养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让每个美术特长生都能发光发热,为自己的人生“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5.利用实践性课程教学方法,通过模仿与汲取完成美术课程教学训练

在初中美术的日常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通常会将一个班级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内容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阶段内容往往参照的是大部分学生的平均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学习接受能力进行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学知识内容在接受范围内,或是正好符合他们的学习阶段内容。但对于美术特长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内容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天才美术绘画能力对于知识的需求与渴望。基于此,作为美术教师来说,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课程内容结束后,可以针对这一部分美术特长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对其进行另外的集中式实践训练教学,针对他们的特长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培训。在培训过程当中,美术教师为了将他们的美术潜能更好地挖掘出来,实现他们美术绘画能力最大程度的提升,可以通过借助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进行现场视频教学,通过播放或者演示一些教师的日常作画手法和过程,让学生在感悟中通过对教师握笔姿势、绘画手势以及绘画习惯的模仿与学习,汲取到更多的美术绘画技巧和手法,并将自己完成的绘画作品与临摹美术教师的绘画作品进行对比,并从中找到自己在美术作品上存在的不足与欠缺,并学会主动的去改进,通过评价与自我评价,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绘画作品,使其更加生动完美。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扩散性思维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命题与绘画,然后在作品完成后,在教师予以的诚恳评价基础上进行改善与优化,同时供其他学生模仿使用,让水平一般的学生与自己一同进步,让自己在不断的比较当中,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自主地进行修改与完善,督促自己不断的学习与进步。通过大量的实践性教学研究,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可取的,而且对于特长生的美术技能培养和美术认知的丰富上有非常有利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6.美术专业特长生不仅要美术能力强,还要注重专业文化课成绩的提升,做到两者一手抓

很多特长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家长以及相关教育机构为了升学率,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专项技能成绩是与美术成绩是相辅相成的存在的,在进行艺术生升学考试中,只有两项成绩都达到升学分数线才能被录取。但是,以往的美术特长生的教学中,相关教学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艺术工作教育部门因为没有很好地协调好文化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过于偏重对文化课的成绩,忽视了对专业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导致传统的专科教学升学率一直不理想;同时,过于注重专业课程教学,忽视学生的文化课程教学,也是导致学生素质不能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教学误区,与学生的个性化、全面性的健康发展教育目标有很大的出入与不同,因此,只有在进行学生的教学管理中,只要将文化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两者融合才一起,两者共同并重的情况下,才是使相关艺术类教育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实施条件。

7.在进行初中美术特长生的技能培养方面,要从学生的基本素描结构技能掌握情况入手

在进行美术教学中,不管是后期的色彩静物绘画还是人物速写,都是以熟知物体的基本结构为绘画基础的。在静物的教学主要从集合的形体概念去分析物体的机构、掌握集合体的明暗关系,对物体的明暗关系进行充分的理解与概括,通过主次分析,突出绘画主体等。在进行几何物体的分析中,教师可以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通过资质美术教具的方法,将几何形体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结构部分,组合而成。例如,将圆锥分为五部分,或者是三部分构成,通过分解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美术绘画作品参照物的结构构成方式,并通过明暗关系,突出静物的的主体。常见的美术教具原料通常以石膏体为主,结构立体性更加的鲜明,在灯管的照射下,明暗面更加清晰,利于学生理解,更能锻炼特长生的美术能力和知识的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峰.初中美术特长生个性化教育现状及措施[J].读与写,2018(9):256.

[2]王春晖.初中美术特长生辅导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73.

猜你喜欢

特长生初中美术培养策略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