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1-04-13王贵秀
王贵秀
【摘要】审美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之一,是语文教学主体组成部分,将审美教育视为附加任务是不正确的。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在于三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发展学生思想品质。通过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关注几个策略:把握精神与物质两个审美方向、重视情境运用、注意关联生活、引导审美迁移。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审美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8-0112-02
一、审美教育的意义作用
(一)促进综合素养发展
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很明显,审美位列其中。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核心素养就会出现发展不均衡、不全面的问题。不仅如此,审美,其实是几乎所有学科的“公共”素养——比如美术、音乐,明显是以审美为学习的支撑;再如体育,审美能力对学生参与体育也具有显性影响。如学习体操,有审美能力的学生可以将动作表现得更美;又如数学,审美素养对于学习几何知识很有助益——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是对于语文,而且对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发展也是有益和必要的。
(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审美与学习语文、应用语文有直接的相关性。审美素养高低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产生明显影响。比如带领学生学习《四季之美》,当读到“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时,有审美能力的学生马上就能领悟到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而如果学生缺少这种审美判断能力,通过文字不能在头脑中构建美的情境,或者是并不认为这个景色是美的,那么,就不能深刻地把握文章赞美生活、享受生活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再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亲的习作,而学生不能捕捉到父亲坚毅、执着、朴实等方面的品质之美,就只能是罗列父亲的一些行为、外貌,作文出现“没有真情实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显然有利于其语文的学和用。
(三)发展学生思想品质
审美通常还与思想品质有相关性,而且,审美本身就包含着精神思想审美方向,即便是物质、感官方面的审美,也会与思想品质产生关联。比如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表面上只是罗列了乡下人家生活环境和生活场景,构建了一个农家闲适、幸福、自然、和谐的生活美景,但实际上,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引导,就可以将他们的思维由对景象的视觉审美迁移到热爱家乡、感恩生活的思想审美层次上,从而建立相应的思想品质。
二、审美教育的策略方法
(一)把握两个方向
审美包括两个方向,一是精神方面的审美,二是物质方面的审美。有些教师对审美的概念缺少系统研究,就会出现对审美教育方向上把握不清的现象。基于人的常态思维习惯,不少教师一提到审美,就认为是物质方面的审美,即视觉、听觉等感官所产生的审美活动。而另有一小部分教师会将审美限定在精神角度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认为语文不是美术、音乐,审美应是精神层面的。这两种倾向都不正确,偏重一方,会影响学生审美素养的均衡发展,也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因为,语文所学习的文本,除说明、议论类文体,多是情景交融的,以物为依托来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即“托物言志”“以事说理”“借景生情”等。所以,无论是从学生审美素养均衡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精神和物质两个方向的审美教育应该并重,或由物质到精神,或由精神到物质。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桂花雨》的时候,教师不应在让学生简单阅读后即提炼中心思想,而是先带大家对与桂花有关的象、事进行审美,向大家展示桂花树的照片(或视频)、让大家嗅一嗅桂花的香气(可带一捧干桂花到教室),再让大家想象作者摇桂花树“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生动、有趣场景。在学生在外形、香味、行为三个角度对桂花产生了亲近、喜爱的情感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品读宋代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把桂花这个小审美对象放到“江南”这个大环境中去,由桂花的审美导出对家乡整体风物的审美,从而建立精神层次的审美——热爱家乡。
(二)重视情境运用
正如上面所述,语文学习或应用的审美活动多是精神情感方向的审美与物质感官方向的审美共存、互生的,不像美术学科可以从纯视觉角度审美,也不像思政课可以单独将精神审美提炼出来。语文的审美教育通常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由物质到精神,或由精神到物质(比如写作时先立意再构思、选材)。这就对教学方法有了一种客观需求——情景交融、意境互生。而与这种需求最对应的教法,就是情境法。
比如,在带领学习学习《珍珠鸟》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很少有人见到过这种小巧的鸟——在城市鲜见鸟类,在农村也不一定能见到,而在动物园中珍珠鸟既不珍贵、又体形小,也不得见——学生如果仅靠自己的想象,是很难在头脑中建立起生動形象的。这一课,就可以使用情境法:教师从网络上搜集有关珍珠鸟的照片、科普视频,经过整理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上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有了这个情境,即便教师不再进行思想上的审美引领,学生也能产生喜爱珍珠鸟的情感,从而形成“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审美观。
(三)注意关联生活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带领学生的思维跳出教材、文本,与他们的生活进行关联,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情境教学法。只是,情境由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语言描述等向学生呈现,变为了调动学生自身经验、经历由其自己在内心生成。这种情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内源性。是学生亲眼看到过、亲身经历过的,比教师展示的情境更真实、更直观、更亲切,对其体现出来的审美特质学生内心认同度更高;第二,自构型。由于每名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差异性,即便是同一生活场景,因观察的视角和心理的不同也有差异,因而,生活情境是一种个性化的情境,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从而满足学生个性特质和个性成长需求。
还如《珍珠鸟》这一课,教师除了在帮助学生解读课文时使用了图片、视频等情境外,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同学们,大家大概都有过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吧?谁来说一说,自己养过什么小动物?……嗯,你养过小猫,他养过小狗……这位同学养过观赏鱼……嗯,你老家养着一些鸡、鸭。”在调动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后,教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把自己饲养小动物的经历挑有趣的、印象深的讲给同学听。因为是亲历,在交流之后所生成的对小动物的审美情感,自然比领悟作者与珍珠鸟的情感要深刻得多。
(四)引导审美迁移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使这种审美素养体现在学习成果或行为上,而不仅仅是使学生能够感知美、欣赏美、判断美(这种层次的审美,可以称之为“应试”式审美。也就是具有这种审美能力的学生可以保证在答题时正确解读文本、正确判断价值观点,但并不一定保证能助力学生的学习或实践)。因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还需要注意引领学生进行审美素养的迁移,使这种审美能力转化为真实、有效的实践力。
结合语文教学,可以重点关注两个策略。一是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在学了《乡下人家》后,教师建议学生回家后以家庭周边为对象进行模仿式观察,“看一看自家的房前屋后,有什么植物、有什么动物,都是什么样子?在这个环境中,人们是怎样的生活场景?”按照课文的结构(不同内容)去观察生活,尝试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美、提炼美。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从解读课文中所学到的审美观点转化为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现、提炼美的能力;二是安排学生写作。写作可以与实践活动整合起来。即,在学生进行了观察生活的审美活动之后,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提炼出来的写成文。还如《乡下人家》,在学生回家进行了观察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习作。写作与实践观察活动的不同是,学生不仅要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场景,而且要从这种审美发现中去提炼出精神审美因素(即,立意)——通过这个过程,完成了精神思想方面审美素养的实践性迁移。
综上所述,审美既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之一,同时也是语文学习和运用的基本路径,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能,而不是附加的“渗透”任务。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在于三点: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发展学生思想品质。通过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可重点关注几个策略要点:均衡把握精神与物质两个审美方向、重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注意关联学生生活以及引导审美实践性迁移。
参考文献:
[1]王旭.談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J]. 科学中国人,2014(12):210-210.
[2]李沙.解读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价值[J]. 读天下(综合),2020(5):1-1.
[3]韦玲.浅析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1):210.
[4]樊艳菊.浅析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