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

2021-04-13陈宏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8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陈宏丽

【摘要】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理课堂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价值观,从各个教学环节和多个角度探究地理课程思政化的途径,结合教学设计,挖掘思政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然完成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增强地理课堂思政教育的吸引力,达成地理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8-0054-02

“课程思政”的提出,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国家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学教师,需要对课程思政的新育人观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中学地理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进行环境的教育,进行有关乡土地理的认知和情感的教育。其实地理课程思政教育包括的内涵更加广泛。地理课程思政教育既包括环境保护意识、乡土认知、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包含爱国主义、民族奋斗自强等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全球视野、科学人文素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等方面。课程思政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构建了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素养共同提升的综合教育理念。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培养好学生的家国情怀,国情认知,了解建国以来的建设成就,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课堂思政的建设的重要内容[1]。所以国家从新时代大背景出发,提出从高校到中小学,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教学的主阵地。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地理课程包含了宇宙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在自然、人文和区域的授课内容上包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中学地理课程的四个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思政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的养成密切相关。中学地理教师在课程教学环节和内容方法创新的各个方面加强思政教育,有助于发挥地理课程的独特优势,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的新时代接班人。

中学地理教师首先要立足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和大纲,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研究教材中的思政教学元素,总结地理课堂上进行思政教学的体会和方法,促进教师更好地发挥地理思政的教育作用[2]。

一、通过多种渠道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内容

(一)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在备课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内容、教学思想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结合丰富的课内外知识,结合我国生活生产实践,通过多种渠道方式挖掘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课程和思政紧密相关,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

(二)时政要闻中的思政内容和地理现象的结合

在时政要闻和热点问题中,蕴含着大量的地理知识,及时挖掘新鲜的时政要闻中的地理思政素材,会增加地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例如在讲到湘教版必修一的3.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时,两则重大新闻里正好有关于大气分层的地理知识。在课堂上的及时渗透讲解,让学生倍感自豪和振奋。

(三)获取旅行和研学体验中的各种思政素材

自身旅行经验和研学体验的讲解,在思政教学中也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建设家乡的情怀。例如在讲授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时,穿插讲解了一段张掖旅行的经历。展示张掖的湿地,张掖的蔬菜基地和退牧还草的戈壁滩的现状以及平山湖旅游景区的开发状况,体现了国家对荒漠化的治理和决心。同时他人在旅行研学中发布的文字图片也可以作为思政教学的素材。

作为地理老师,我们通过生活实践促使学生思考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

(四)挖掘相关学科的思政素材,形成大学科思政教育的优势

政、史、地学科相互联系紧密。大学科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和綜合思维的培养。在大学科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将更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

例如以人教版必修三3.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内容里,是以我国长江为例。教材中呈现“战国时期”“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等文字。在讲这些内容时,教学设计加入了《宋书》记载的一段文字:(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

(一)情景导入和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演讲朗诵

例如在讲喀斯特地貌时,教师在上课前导入了贵州交通建设图片,同时提问:“大家知道在贵州建设交通道路的难度吗。”在讲解完喀斯特地貌的内容后,学生对喀斯特地貌上建设交通的难度有了深刻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我国在交通建设方面的自豪感和对脱贫攻坚的政策的深刻理解。在讲解湘江水回环、泥沙淤沉堆积而成的江洲风景区橘子洲头时,朗诵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使课堂荡气回肠。

(二)自主探究活动中的层层设问激发学生思考

在田纳西河案例探究学习活动中,了解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背景和综合开发的特点,明确了河流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在课堂讨论中提出问题:我国河流众多,实现梯级开发的河流有哪些?在教材阅读材料中有珠江流域红水河的梯级开发,还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黄河上游的梯级开发,松花江,长江支流龙溪河的梯级开发,乌江支流猫跳河的梯级开发等。同时又提问梯级开发的利和弊,流域综合开发的内容有哪些,这些案例的展示,既激发了学生对我国河流开发的巨大成就的自豪感,也注重思考河流梯级开发的生态利弊的思考和对河流综合利用和治理的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思政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展示课件,超链接视频和动画时,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课件视频或制作微课,突出强调思政教育的内容主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地理思政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地理课思政教学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观看地理纪录片来进行思政教育。例如《美丽中国》纪录片,从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方面,全景描述了从极北赫哲人的生活到西南的桂林船上人家和苗寨风光,从藏羚羊到秦岭野生大熊猫、云南的亚洲象等,是地理课堂上很好的爱国思政素材。

三、结语

总之,在地理课堂的主阵地上,每个教师都应充分重视地理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的育人效应,努力挖掘地理课程思政内容和元素,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政教育生动有说服力。使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怀得到提升,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的人地价值观。让学生成为更好的为国家服务以及热爱环境建设家乡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红岩.浅议高中地理的学习技巧[J].教育现代化,2015(12):408.

[2]陈永燕.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读写算,2018(7):176.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